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心如歌     
A开学初,一年级的一位老师请假,我去代两天的课。这一天的早自习,我把校徽发给学生。他们第一次戴校徽,个个都很兴奋,我教他们怎么戴,好些学生戴得很低,我提醒他们戴高些,这样好看。等到第一节上课时,我首先就发现坐在第一排的小何胸前的校徽不见了。我觉得奇怪,问他:“小何,你的校徽呢,怎么没戴啊?”他很得意地指着戴在肩膀上的校徽说:“老师,您说要戴高一些,我戴在这里比他们都高!”坐在一旁的东东也抢着说:“老师,刚才下课时,小何把衣服脱下来戴的,我不好意思脱,就没戴在肩膀上了!”看着他们俩那满脸天真的样子,我不禁笑出声来。B那次,…  相似文献   

2.
开心一页     
童稚趣语 ——儿子,我的眼镜怎么不见了? ——我给小花猫戴上了。 ——我的眼镜怎么能给小花猫戴呢? ——我想让小花猫捉老鼠时看得清楚点呗。  相似文献   

3.
有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魏书生老师的回答是:  相似文献   

4.
孙秀侠 《辅导员》2009,(13):17-18
“老师,别人背课文又快又准,我怎么就不能呢?难道我的脑瓜不如人家吗?” “老师,现在不是提倡‘减负’吗?怎么还要背诵呢?”  相似文献   

5.
如今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出门时会戴上帽子或耳套,以防止耳朵被冻坏。在古代,人们怎么护耳防冻呢?其实,古人早就发明了护耳神器,还取了一个十分温馨的名字——暖耳。  相似文献   

6.
了解教师和学生。这是鼓励他们的第一步,否则你怎么知道有什么不同呢?比如说一个总是很早来校的老师,怎么突然来晚了呢?在操场上,在饭堂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你应该深入到师生中去,看一看他们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你们是否曾经被老师或者父母批评过:你的注意力怎么不集中呢!  相似文献   

8.
笑话小超市     
《特区教育》2011,(12):38-38
每天不洗脸 老师:你怎么每天不洗脸?吃的早餐渣还在脸上呢。 小学生:老师,那你猜猜我吃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校徽的“安全感”。从不佩戴校徽的李老师,最近一反常态,每天上下班时间都要把校徽戴在胸前。这引起了同行们的纳闷。 “李老师,你从来不愿戴校徽,现在怎么也突然戴上啦?”“报告你们一个信息,佩戴校徽,具有安全感。”“什么安全感?”“据小偷供认:在公交车上,他们从不偷戴校徽的。”“为什么?”“戴校徽的不是穷教书的就是穷学生,没油水。”  相似文献   

10.
曾读过一个故事:一个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这个女生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让她坐下了,很随意地说了一句话——真笨,跟小猪一样,言外之意是把这个女生比作小猪。其实老师当时说这话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顺口带了出来。但是这个学生越想越觉得不对:猪那么脏,那么胖,老师怎么能将自己比作猪呢?  相似文献   

11.
<正>铁扇老师:"同学们,学过《火烧云》以后,你们还有问题吗?"牛娃站起来:"老师,火烧云是怎么生出来的呢?"嗯……这个嘛……"铁扇老师戴上老花镜,翻了半天参考书,慢条斯理地念:"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朝霞或晚霞。有时候,没有云,天边也会出现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托班体育活动中,老师请保育员给每一个小朋友都戴上一个头饰。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可不一会就有四五个小朋友摘下了头饰,边看边说,根本不听老师讲。有的小朋友是老师刚给他戴上,他随手就摘下来。我走过去问:“你怎么不戴呀!”她小嘴一撅:“太疼了!”在以往的3~4岁幼儿活动过程中,老师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总是把直观形象的头饰戴在幼儿头上。今天托班的老师也采取这种办法,我感到不适合。其一,2~3岁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还不能理解头饰与自己的关系,因此在活动中尤其是在分角色  相似文献   

13.
每次语文课堂教学,我们总希望全班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领带动下思维活跃,情绪高涨,人人参与,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但每次课堂总有部分受了冷落的学生,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该怎么引导这部分学生呢?本文将结合实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魏书生老师的回答是:"我喜欢这样思考问题:每件事至少有100种做法。请仔细想一想,有哪一件事没有100种乃至上千种做法呢?  相似文献   

15.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21):I0002-I0002
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6.
有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7.
曾经听到许多老师这样说:“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让老师不知道怎么教了,他们的心根本无法靠近。”甚至有的班主任老师也说:“做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感觉越来越难当,学生怎么不肯接受我呢?是学生难教育还是我不会教育了呢?”  相似文献   

18.
别跑,蟋蟀     
林思琪 《小火炬》2013,(4):27-27
你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改作文吗?为什么老师会写这样的评语呢?  相似文献   

19.
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魏书生老师的回答是: "我喜欢这样思考问题:每件事至少有100种做法.请仔细想一想,有哪一件事没有100种乃至上千种做法呢?  相似文献   

20.
绵绵春雨不间断地落在窗玻璃上,凝成了晶莹的水珠。突然,妍妍跑到我面前,着急地说:“老师,老师,快看!玻璃出‘水痘’了,怎么办?”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位幼儿老师,该怎么应答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