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撞“蛋”     
我小的时候,并不十分喜欢过年,原因是农村里拜年太麻烦,而且没有什么好处。通常,我叔家的孩子会先来我家拜年,他拎来的东西,我们不会打开吃,而是由我拎着送到我舅家去。然后,我姑家孩子拎来的东西,我再拎到我叔家去。这中间  相似文献   

2.
据台湾中央社1993年12月21日电讯,报道我的谈话:“毛泽东热莫明其妙”。我看了这条消息,不禁大吃一惊。 事情是这样:1993年12月17日,一位中央社记者来看我。她第一次来采访是今年上半年,是经过中国人民大学外事处同意的。以后隔几个月她来大陆,知道了我的地址电话,又来看过我两次,不是采访,未见什么报道。最近这一次来,也只说来看看我。先是谈两岸  相似文献   

3.
我是秦皇岛市海港区工农里社区居委会主任.我的家庭档案里有一个份量最重的.那就是我的荣誉档案盒。它可是我全家的宝贝,平时有时间我就美滋滋地拿出来看看。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吗?跟你说.是厚厚的一摞荣誉证书,大大小小有30多本.都是我从事社区工作7年来获得的荣誉。  相似文献   

4.
我的继爷爷     
我是近而立之年,才见到我的爷爷的。因为他是我的继爷爷,从东北来。  相似文献   

5.
趣味驿站     
《出版参考》2014,(3):27-27
妹妹:“我觉得,我有恐高症。”弟弟:“那你拿出来我看看r妹妹:“我说,我有恐高症。”弟弟:“是啊!你把‘证’拿出来啊!”  相似文献   

6.
李根萍 《军事记者》2008,(12):57-57
那是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我正在连队背记八二无后坐力炮的射击口诀,团里突然来了一个人找我,他高高的个子,着灰白军装,不等我开口,就自我介绍说他是团部报道组的。原来,他是得知我在团里举办的《我是一个兵》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后,到连队来选报道员苗子的。  相似文献   

7.
今天来参加沈峥嵘同志的人物通讯研讨会,非常高兴,我是推掉了其他几个会议来的。原因有二:其一,我曾经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当过新华日报的特约通讯员,写过不少新闻作品。今天是一个同行的新闻作品研讨会,应该来好好学习。其二,我现在又从事新闻教育工作,有责任从一线记者这里带回一些鲜活的东西,给我们的学生。为了参加这个会,我琢磨了很长时间,讲点什么  相似文献   

8.
“头一年,我的感觉是,每天晚上精疲力竭回到家的时候,会问自己‘天哪,我来这里干什么?整整头一年半,我每天都在挣扎的状况。一直到慢慢被迫接受,这就是现实。大概是两年来我觉得这是最艰难的一件事情。”“如果再晚4年,我不会干。如果这辈子还要用一次大力气,这是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9.
我游走在戏剧家与杂文家之间。戏剧是我的本行,杂文是我的第二职业。我觉得,这两个行当,谈及尊严来,各有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觉得我和母亲是有隔阂的。她是医生,最重要的是她的病人,我的记忆里,她永远在医院,或者随时准备着有人打电话来就走,我什么时候梳成了小辫子,什么时候来了月经,什么时候和男生有了  相似文献   

11.
访台续记     
一、不可轻易说“最后”1994年台湾成功大学召开国际来代文学研讨会,邀请我参加,但等我把手续办下来,会议已结束。1996年全国高校古委会组团参加两岸联合召开的古籍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是由北京统一办手续,也是在临开会前才办好,匆匆忙忙,总算成行。同年11月台湾五南图书公司开新书发布会,因为我在他们那里出版了一本书,邀请我参加。因有前两次的经验,提前半年办手续,也办成了。我对台湾朋友说,这是我第二次来台,也是最后一次来台,把该看的地方都看看,以后就不再来了,因为我不愿再在办手续上耗费精力。首先是台大前文学院院…  相似文献   

12.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相似文献   

13.
书痴     
十几年前的某一天,有人打电话给我,自报家门说他是L,因为在书店里见了我写的书《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想带一本与我那书所写主题有关的。“有趣的书”来给我看。我想与他素味平生,不知道他是何等样人,一时不敢请他到寒舍来,就推说过些时候吧。  相似文献   

14.
曼哈顿故事     
很多很多年以前,当我第一次来纽约的时候.有天早上我去逛华盛顿广场公园。我好像是站在喷水池附近.突然听到后面有人用英文喊。“Mr.Zhang!”我觉得奇怪.回头一看.发现是一个一副学生打扮的年轻黑人,右肩挂了一个小帆布包.左手拿着一叠唱片.满脸笑容地向我走过来。而且继续用英文问我:“张先生,你不记得我了吗?”  相似文献   

15.
《档案管理》2006,(6):76-77
为今天喝彩.因为每天都拥有新的感动和体验。作为一名新组建单位的档案员。我自豪,两年来是我在焦作银监分局档案管理这张白纸上,着笔、作画.焦作银监分局的“今天”是由我来记载。——焦作银监分局 王晓丽  相似文献   

16.
我是图书馆战线的普通一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奋斗了十个春秋。十年来,我做过外借、分编、阅览等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平平凡凡的,但我并不以平凡为借口来逃避社会赋予我的使命,推卸人生给予  相似文献   

17.
薛宝海 《视听界》2012,(6):126-126
我在广东增城有个纪录片节目《今日故事》,编导在网上给我报了个选题“边检站的优秀员工”,可是预采来的故事让我很不满意,比如“母亲去世不去奔丧,留在工作岗位”,我说这是“不孝顺”,在当代不提倡这样的价值观。再比如“助人为乐不计得失,都是同事们的嘴中夸他”,我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不值得拿出来做节目。  相似文献   

18.
来新华日报已近一年。从学生到记者,身份的转变就是自力更生的过程,一切从头开始。我今天想用五个词来概括我这一年的感受。第一是激情。报社是个快节奏的地方,初到报社,我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同事们在工作、生活中都充满了激情,让我不由加快了步伐。但是没有条口,没有线索,对于采访拿捏不准,让我经常稿件石沉大海。  相似文献   

19.
来新华日报已近一年。从学生到记者,身份的转变就是自力更生的过程,一切从头开始。我今天想用五个词来概括我这一年的感受。第一是激情。报社是个快节奏的地方,初到报社,我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同事们在工作、生活中都充满了激情,让我不由加快了步伐。但是没有条口,没有线索,对于采访拿捏不准,让我经常稿件石沉大海。我开始努力阅读同城以及一些知名的报纸.  相似文献   

20.
张文芝 《云南档案》2008,(10):12-12
<正>彝族是一个很善于用歌舞来抒发情感的民族,最能代表该民族歌舞特色的首推烟盒舞。我是彝族,一直为烟盒舞倾倒,却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它的魅力。昨天一个同学来家里小坐,偶然拿起我放在桌子上的烟盒摆弄,是云南人都知道它是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