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研究分别对工作中有关学习的三种隐喻,即获取隐喻、参与隐喻和知识创造隐喻进行了剖析和阐释,论述了各种隐喻的核心和代表思想,并在每种隐喻的场域内分别阐释专业能力及专业能力发展的不同内涵和范畴。虽然各种隐喻之间具有不兼容性,但我们对各种隐喻仍需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工作实践中学习的复杂性。通过对这三种隐喻视域之间联系和演变的分析,笔者勾勒出学习隐喻的变迁对于专业能力发展的概念空间,指出协作性的和变革性的专业能力正成为一种更全面理解专业能力的视角。该研究的启示在于,专业能力的发展并非仅为培训的事情,而与组织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隐喻的研究有很多,迄今为止,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学术界对隐喻本质仍无一致观点。从目前的几种隐喻观,即修辞隐喻、语法隐喻、认知隐喻的理论起源及三种隐喻转喻的模式,探讨其内在关系,可看出,三者并不是孤立排斥的关系,其在本质上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3.
隐喻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学术上存在着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两大主要隐喻。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隐喻。本文客观地从隐喻的本质、工作机制、语义特征对这两种隐喻进行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莱考夫和约翰逊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将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本文将以此分类为依据来探讨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虽然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6.
李萍 《陕西教育》2009,(12):22-23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工具。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概念隐喻的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并以此分类为依据探究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人类对隐喻的理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语境、隐喻自身的特性及主体的认知能力等,把握英汉文化的同一性,有助于我们对隐喻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概念隐喻的定义并且对Lakoff和Johnson对概念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类分类进行深入探讨,然后讨论了商业广告的定义,最后从三种隐喻分类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了商业英语广告中的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8.
刘雨 《林区教学》2011,(1):61-63
对认知语言学领域的莱考夫认知隐喻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作了较全面的介绍与比较后得出结论:虽然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即都承认隐喻是一种语义现象,都试图解答隐喻如何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意义这一核心问题,两种隐喻理论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9.
论词义演变的隐喻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词义演变的主要方式。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着词语意义之间关系的原则是由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映射。以“相似性”和“联想”为基础的隐喻思维和词义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通过隐喻概念的三种方式影响着词义的演变。了解隐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词义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借助Goalty对隐喻性参数变化的研究,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对新奇隐喻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新奇隐喻本身的规约化程度,新奇隐喻所创造的语用效果进行解读,通过与规约隐喻的对比和联系,从而界定名词性新奇隐喻。对新奇隐喻的界定,是基于其与规约隐喻的区别和联系而完成的。新奇隐喻总是向着规约隐喻的方向运动,并最终成为规约隐喻。  相似文献   

11.
赵霞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6):166-166,168
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是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本文通过认知视角下的隐喻与翻译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隐喻、认知与翻译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探讨了一些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乔淑霞 《海外英语》2012,(5):258-259
名词化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主要形式。目前学界偏重其类型和功能的研究,普遍忽视了由名词化隐喻所体现的语篇连贯的认知方式和形式。该文运用认知参照点原则理论,解析了名词化隐喻所体现的语篇连贯的三种形式,为同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文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明喻与隐喻的归属之争古已有之。从形象映射、语词作用方式、诗学效果只能说明隐喻与明喻二者所具有的相同地方,并不能说明二者之间的归属问题,但是却可以看作明喻归属于隐喻这一事实的一般表征和补充,而从隐喻的发展角度出发则可以说明喻归属于隐喻。  相似文献   

14.
隐喻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在英语词汇习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在论述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隐喻的英语词汇习得方法:重视基本词汇的基本词义及其隐喻意义;借助隐喻的认知功能,深入理解一词多义;运用隐喻思维,正确理解语境中的词义,注意词汇隐喻意义的跨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隐喻既是一种认知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隐喻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传统隐喻观和认知隐喻观从不同的视角来解释隐喻从传统隐喻观和认知隐喻观的视角分析英语习语隐喻现象、隐喻种类及其隐喻意义,为英语习语的理解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单介绍了隐喻和语境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语境与隐喻的构建和理解之间的关系,同时,认为在隐喻语的翻译过程中也离不开对语境因素的考虑并提出了几种可行的隐喻语的翻译方式。  相似文献   

17.
尽管目前看来语法隐喻研究尚处于欣欣向荣之机,但是,一则由于语法隐喻理论包含的内容过多,而且很多内容互不相干,甚至互相对立;二则由于语法隐喻理论无法解决语义和语法形式无法割裂以及语义和语法形式的合理融合问题,由此使得语法隐喻理论未来的“消解”成为可能。我们认为“消解”首先发生在术语层面,“语法隐喻”和“一致式”这些术语所遭遇的诸多理论问题可能使得它们最终被弃用或者取代。其次,“消解”也可能发生在理论解释层面,对语义层的详尽描写可能最终导致语法隐喻理论的“消解”:一是,对语义层的详尽描写使得词汇语法层的存在受到质疑;二是,对意义动态构建过程的详尽描述和揭示可能消解“语法隐喻”机制的解释作用。最后,语法隐喻理论新解实质是对语法隐喻理论的“消解”。从事物发展的螺旋形上升角度来说,“消解”的理论指向性是多维的,一方面,它意味着对原有理论框架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对原有理论框架的扬弃。  相似文献   

18.
张婧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3(1):125-128,140
演说辞作为一种鼓动性的语言是西方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互文性与隐喻在演说辞中被广泛使用,本文从一个新角度,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认知模式的隐喻出现在互文性话语中的语篇功能。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演说辞中的互文性所体现隐喻的语篇功能包括隐喻的衔接、连贯功能,隐喻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游说功能,这些功能语篇价值体现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隐喻观进行了阐释,重点介绍了塞尔隐喻理论的三大步骤、八项原则,指出塞尔隐喻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力图将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区别开来;存在释义需要和释义缺乏之间的矛盾;无法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雷科夫认知隐喻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作较全面的介绍与比较。在分别讨论这两种隐喻理论各自的哲学基础和语义观后,作者进一步探寻了两个理论的近期发展。旨在通过该比较性的研究,揭示两种理论模式有着多方面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