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户信贷约束仍然广泛存在,这样会挤出农户家庭消费,阻碍农户投资行为,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供应链金融通过完善委托—代理关系,注重金融功能的稳定性,降低信息不对称,能够满足农业供应链各主体的融资需求。然而,要真正缓解农户信贷约束,还需从优化运行环境、完善运行载体、提升运行能力和规避运行风险等方面,完善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完善农户信贷担保体系,建立信贷担保长效机制,是新形势下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题,促进三农发展的重要手段。鉴于目前我国农户信贷担保尚存诸多问题,未能有效发挥农户与金融机构间的信贷桥梁作用,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户信贷担保运行现状及问题入手,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户信贷担保良性运行框架,进而提出构建农户信贷担保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贫困地区贵州省316户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对贵州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样本区农户对正规信贷的需求以消费为主,生产次之,主要用于教育、住房、非农生产和医疗.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口负担率、人均土地耕地面积、2012年人均工资收入、2012年家庭是否发生重大事件、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政策是否了解对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产生原因有:中小企业难以成为优良的信贷载体;社会信贷环境不够理想;金融风险约束机制过严;金融管理体制不顺等。企业、政府、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金融机构农户信贷供给规模会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从而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利用F省农信系统67家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2018—2020年808 084个样本构成的混合截面数据,分析地理距离、银行数字化水平对金融机构农户信贷供给规模的影响,发现:农户到乡镇行社网点的地理距离对金融机构农户信贷供给规模存在负向影响;但银行的数字化水平越高,地理距离对金融机构农户信贷供给规模的抑制作用会越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缓解地理距离对金融机构农户信贷供给规模的抑制作用会受到农户数字金融素养、区域内银行竞争程度和银行商业化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农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和投向农林牧渔贷款的缓解作用更大。因此,应该积极引导和规范银行数字化转型、重视培养和提升农户的数字金融素养、适当推进农村地区银行的商业化改制。  相似文献   

6.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产生原因有:中小企业难以成为优良的信贷载体;社会信贷环境不够理想;金融风险约束机制过严;金融管理体制不顺等。文章分别从企业、政府、银行三个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对甘肃省平凉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农户小额信贷存在利率高、期限短、结构单一、资金缺乏、信用户占比小、投放范围狭窄等问题。由此提出农村信用社应确定合理的市场化利率、灵活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调整信贷结构、完善配套措施,完善信贷管理、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推进信用户建设、提高信用户占比和扩展融资渠道、稳定资金来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范丽丽 《教师》2014,(26):127-127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指导原则和核心任务是"三化协调",难点问题是农业现代化,在此难中之难的是农户的信贷需求受到抑制。本文从金融机构和河南农户两个不同主体,分析河南农户信贷需求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重点解决河南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提出采取多种政策和措施来解决农户信贷需求问题,以期推动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和中原经济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小额信贷推广过程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但是,农信社对农民的小额贷款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否还有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呢?在对丰城市洛市镇184家农户的调查基础上,对在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重点结合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对农信社小额信贷进行分析,指出小额信贷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发展、产品竞争力提升的主要瓶颈。通过对2005—2007年微观企业样本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的出口决策同时受到生产率水平和信贷约束的影响。地区金融发展可以从地区金融效率提高和地区金融规模两个渠道缓解企业的出口信贷约束,促进企业出口。但是地区金融规模和地区金融效率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出口信贷约束的影响不同,相对于国有企业,地区金融规模的扩大、金融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缓解私营企业的出口信贷约束。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扩大金融行业对外开放,从而扩大金融行业规模与提高效率,缓解中小企业信贷约束,促进企业出口。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具有显著地域、民族及文化特征。基于新疆400户农户家庭的数据,通过建立Logit模型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户发生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行为,得出了伊斯兰文化是影响新疆农村非正规金融借贷意愿的重要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嬗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变迁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6年,恢复和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建立起单独的农村金融安排时期;第二个阶段,1996—2003年,意图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时期;第三个阶段,2003年以来,农信社初步走向市场化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正规金融体系角度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思路已不可行,新的农村金融模式的探究应扩大到农村信用社视野之外。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融资渠道狭窄,“贷款难”已经成为阻碍保定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对保定市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保定市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较为紧张的局面。通过对江苏高淳、溧水两县中小企业实地调查,采用基于诱导式询问信息的直接衡量方法,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情况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验证商业信用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可得出如下结论:37.37%的中小企业受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信贷配给;商业信用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时,获得商业信用能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以往的研究低估了商业信用对融资约束的缓解程度。继而,对如何更好利用商业信用使之为中小企业服务,得出如下启示:一是地方政府适度举办融资辅导会;二是加强产业集群建设;三是推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之间的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传统农村金融安排由于其制度上存在缺陷,不能有效地满足广大农户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伴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衍生出来的一种中介组织。当其以中间变量的形式存在于农村金融组织与农户之间后,便可以通过其组织职能、载体职能及中介与服务职能派生出多种机制来有效地降低农村金融交易费用,增进农户融资绩效。  相似文献   

16.
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的稳定。本文对近期理论界就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等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传统农村家庭教育的双系结构、乡土性、双系抚育主导性受到了冲击。传统农村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给子女社会化带来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的乡土认同减弱、自我评估普遍偏低、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出现很大缺陷等。要减少和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化解城市社会中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和边缘化,为农村流动人口家庭“团聚”创造有利条件等。  相似文献   

18.
利用观察农户现金流特征的方法可以准确定义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农户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间存在着不匹配,客观上存在着对融资、支付、汇款的转移以及保险等金融服务的潜在需求;低成本、灵活和敏捷是理想的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一般性特征;复杂多样性、层次性和不断升级性是我国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挤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需要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目前,各地主要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本文对109个农业县(市)农村税费改革前后教育经费和县级财政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县级财政获得上级转移支付大幅增加的同时,教育经费占全县财政支出的比例反而下降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出现“挤出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造成这种“挤出效应”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并没有给予地方政府足够的激励,造成了地方政府不完全执行政策,从而出现了“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应根据新形势下农村产业结构、农村资金流向等情况的变化, 主动调整其信贷政策。以惠州市惠阳区农村信用社信贷政策改革为例, 探讨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信贷政策调整方向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