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发小学生学习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殷霞文 《职教论坛》2001,(12):53-53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作为从事职教第一线的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丰富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是进行创新的三个基本手段,现就在电工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点浅见。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认为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时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这些都说明了独立思考的意义。独立思考是掌握知…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历史臣复证明,推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关键要敢于和善于创新,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地理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能力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是一种善于发挥情商和潜能的敏锐性、应变能力 ,体现出人格的特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 ,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教育面向信息化 ,信息化丰富了现代化地理教育的内涵。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 1世纪 ,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受过教育的人 …  相似文献   

5.
<正>早先陈鹤琴先生就大力倡导:敢于实践和独立思考,勤于科学的观察和探求真理,善于想象和创新,勇于克服困难,信奉"决不灰心、永不自满、力登高峰"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对国家对个人都有重要意义。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幼儿园时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主动地、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它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它集中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思维不循常规,勇于创新,它常以联想、转换、引申等思维方法为基础。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刨造能力。它是人的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体现,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需要。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被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是值得认真深思的。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学生中,对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怎样培养这一能力呢?我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他们在老师启发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或方法,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等均属创新范畴。当然这种表现是不成熟的,不系统的,隐隐约约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创新思维的火花,积极引导,这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莫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王文成 《新疆教育》2012,(21):74-7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列新课标,讲究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娅娟 《学周刊C版》2011,(5):142-142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创新精神"明确地作为教学"总体目标与内容",体现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战略思想。今天,我们面临着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竞争十分激烈,江泽民同志在接见中科院部分院士时说:"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何为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总体表现为酷爱探索,敢于向权威、向现成的结论挑战的精神和坚忍不拔、不怕挫折的精神。创新能力除了具备必要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外,还应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严密的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类比推理能力,以及善于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开发创新的能力,只有从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这个高度来认识,才能把握它的深刻意义和重要性,激励我们不断开发个人及集体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说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要求今后的劳动者必须要有创新能力 ,因而呼唤肩负着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劳动者的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猜想 ,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思想方法 :它是根据已知的原理和事实 ,对未知的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定性命题。当然 ,这样的假定命题是否正确 ,尚需通过验证和论证。在数学发展过程中 ,数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数…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说过:“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创新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政治课上如何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4.
越燕华 《宣武教育》2004,(3):17-18,16
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可见,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创新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未来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因此,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为迎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都异常重视创新,重视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正因为如此,在当前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更要求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此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数学作为一门锻炼思维能力的学科,在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很受当下社会大众的关注,在数学教育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非常多的尝试和创新。而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本学科之一,更应发挥教育的普及价值,积极创新思想,提升认知,以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加乐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小学生。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刘天新 《时代教育》2010,(7):134-134
今天的社会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归根结底是对人类能力,主要是创新能力的挑战.政治课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使命,本文阐述了对学生创新人格、主动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四个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善于思考、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现代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能力,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提出不同的见解,对现成的答案敢于提出疑问,善于思考,勇于向权威挑战;善于在工作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案和途径等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