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力图比较全面地论述王希杰先生全新的科学的语言观,并结合王先生的具体研究理清其语言观更新的来龙去脉,在中国语言学发展史的背景下对王先生的语言观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
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语言学来说,显性和潜性是对新概念。潜性语言理论是王希杰先生对我国语言学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区分语言的显性和潜性,有助于人们科学地认识并把握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更新语言研究的方法。并为人们对语言的发展演变运动进行预测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是一本从宏观上阐释王希杰三一学术思想的论文集.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三一语言学派的成立;三一语言学派的成立是水到渠成的、对修辞学界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十个方面全面系统地了阐释语言学家王希杰先生和他的三一语言学;通过与其他研究王希杰学术思想著作比较对王希杰先生的学术成就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先行者王希杰的学术论著引发的、以王希杰为代表的学术群体所创立的"三一"语言学派已经具备作为一种流派所应该具有的必要而又充分的条件。这个学派吸纳了古今中外语言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周边相关学科的学术思想,把王希杰化了的方光焘改造过了的索绪尔的语言观作为出发点,从而为其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由先行者王希杰的学术论著引发的、以王希杰为代表的学术群体所创立的“三一”语言学派已经具备作为一种流派所应该具有的必要而又充分的条件。这个学派吸纳了古今中外语言学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周边相关学科的学术思想,把王希杰化了的方光焘改造过了的索绪尔的语言观作为出发点,从而为其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希杰建构了“潜性”和“显性”语言理论。他认为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都存在有“潜性”和“显性”语言现象,并在唯物辩证法的统观之下优选演绎法兼用归纳法作为其这一理论研究的方法论。他的这一语言理论源于他对“四个世界”的深入的思考和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独特感受。“潜性”和“显性”语言理论代表了语言学理论的新突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潜显理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重要的语言学理论 ,这一对立的理论范畴的出现对于语言学的发展创新和进一步科学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语言学界对语言的潜、显现象进行大量而系统的研究 ,提出并不断完善语言潜显理论的是王希杰。于根元是语言潜显理论的积极支持者、宣传者、研究者和运用者 ,同时他的某些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语言潜显理论。潜显对立与转化的语言理论 ,日渐成为一种新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原则被学界研究、认同和运用。潜显理论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相似文献   

8.
融贯王希杰《修辞学通论》的主导思想是:语言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开放的,充满着变异的,以运动为形式而存在的,具有非体系特征的符号系统,语言学是一门运动学,语言的运动集中地本质地体现在修辞中,语言运动的主要宏观形式是在一定条件下与四个世界交织的潜-显的相互转化,零度-偏离的相互转化,尤其是后者几乎能概括语言运动的一切现象。  相似文献   

9.
王希杰 男,1940年生,江苏淮安人。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王希杰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讲授(《语言观和方法论》、(《现代汉语学》、(《语法学》和《修辞学》等课程。1980年与吴士文等创建中国修辞学会,为第一任秘书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王希杰先生堪称一位成绩卓著的辛勤的耕耘者。他为我国语言科学特别是修辞学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继承与超越王先生的语言学生涯始于六十年代初。还是大学低年级学生时。他便开始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修辞研究的论文。此后,他主要致力于修辞学研究,旁及语言学其他分支,发表  相似文献   

11.
一、本书的概要 2008年3月出版的《三一语言学导论》(以下称《导论》),是由北方民族大学教授聂炎主编的一部介绍王希杰先生三一语言学的理论著作。可以说《导论》是第一个三一语言学的样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介绍了三一语言学学说。  相似文献   

12.
《语海扬帆——王希杰语言随笔集》(朱峰编,王希杰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下文简称《语海》)在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修辞学家王希杰先生七十华诞前夕出版发行了,这无疑是献给王希杰先生七十大寿的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  相似文献   

13.
王希杰男,1940年生,江苏淮安人。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王希杰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讲授《语言观和方法论》、《现代汉语学》、《语法学》和《修辞学》等课程。1980年与吴士文等创建中国修辞学会,为第一任秘书长。王希杰教授是中国现代修辞学大家之一,他为中国理论修辞学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59年开始写作,1960年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列举和分承》、《鲁迅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从此开始了他的修辞学研究生涯。40余年来,他在语言学原野上辛勤开拓、精心耕耘,在海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近600篇,出版著作20余部,主编、合作主编或参编的著作近10部。主要著作有:《汉语修辞学》、《修辞学新论》、《修辞学通论》、《修辞学导论》、《语法、修辞、文章》、《汉语释疑辩难集》《王希杰语言随笔集》等,在国内语言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王希杰先生《修辞学导论》一书的实际内容出发,联系作者的一贯思想,结合语言运用的事实,评价该书的学术价值,探求其学术成果的形成根源。认为该书体现了王希杰先生修辞学研究的三个特色:一是立足于语言本体,二是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三是注重实用价值。指出之所以能如此,一是源于他早期的语言学思想,二是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谙,三是源于他对西方语言学理论的透彻了解与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术界对语言的界定和认识有很多,但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工具说、符号说。而这几种语言定义都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和不足。于全有教授对“语言”的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这种全新的定义,颠覆了传统的有关语言本质观的认识,从根本上肃清并解决了传统的语言本质观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提起著名语言学家岑麒祥教授,不能不让人想起他出任全国唯一的语言学系首届系主任的业绩。这个系于1946年创办,设在中山大学,主要创办人是岑先生挚友王力先生。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先生所在的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解体,王先生本想回到北京清华大学创办人类语言学系,后因清华不设文科而未果。因为中山大学有可以合作的语言学家岑麒祥等教授(岑先生1933年留法回国后一直在中大任教),王先生觉得中大有条件成为培养语言学人才的基地。王先生、岑先生是说粤方言的两广同乡,在巴黎留学时一起听过傅舍等著名语言学家的课,学位论文都是写粤方言语音的。两人志趣相投,感情融洽,一拍即合。1946年,中山大学王星拱校长聘王先生任文学院院长时,王先生提出要王校长支持他创办语言学系。那年王先生是中文系主任、文科研究所所长。他积极参与语言学系的筹办工作。该系于1947年获准招生。王先生任院长,岑先生任系主任。聘请老师给系里先后开出许多传统的和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国现代汉语修辞学,不能不提及王希杰先生,不能不了解"三一语言学."因为他"建立了继陈望道、张弓以来的第三个修辞学体系"[1]25.  相似文献   

18.
在语言学发展史上,很多语言学家都对语言提出过自己独特的看法。直到今天,语言学界对于语言的认识,也即对于语言学研究的主体还没有达成一致。这无疑会使语言学的研究陷于混乱。自近代以来语言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三位语言学家索绪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对语言的本体问题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认识。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他们的语言观进行阐释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自苏格拉底开始,至今已走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内涵的核心,主要由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语言是一个自治的符号系统等几部分内容构成。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主要是从语言的自然属性出发来认识语言的,它肯定了语言的符号性、系统性等特征,对于相对比较完整、系统地认识与把握语言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弱点与不足。这些弱点与不足,择要而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上: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只是语言自然属性层次意义上的本质之揭示与说明,并不是对语言本质的全面揭示与说明;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建立在把语言看成是一个静态的共时系统的基础上,不仅忽视了语言动态的历时状态,忽视了语言中人的存在,而且把言语排除在语言研究的大门之外,脱离了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语言符号论之语言本质观也存在着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为人所支配的符号,而没有看到语言对人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借助王希杰先生的零度偏离观对《狂人日记〔中的语言实例进行分析,可知在失常心理的作用下,狂人眼中的世界经常是不符合实际的,具体说来有: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不切实际,认为周围的人都想要吃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吃人的关系等。狂人对原发性妄想的不实认识进行的主观归因和错误推论使自己在病态的心理世界中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