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2005,(3):10-10
第一,养成个人风格。在30岁以前,找出你所喜欢的,不论是衣着或是爱好,哪怕是与众不同的小习惯也好。30岁之前你可以不断尝试、不断改变,但是到了30岁,你便要明确地建立个人风格。一位男士或女士在事业中途改变自己的形象,就会让人觉得很不可靠。你喜欢穿西装吗?好!就把西装当作你的商标吧!办公桌上摆些鲜花会令你工作更有效率吗?那就每天都摆些鲜花吧!  相似文献   

2.
我不想进一步讲述T.B.的官方履历,这个自有奥美会发布。对我来说,他就是一个很随和的好朋友,喜欢喝酒、抽烟、泡妞、跟人聊天,说是跟人聊天,通常反而他的话不多,喜欢问你问题,然后静静地专注地听你讲,偶尔插上一两句话,却让你心里格登一下,费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米博华 《今传媒》2007,(11):1-1
写言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是一件需要把脑子都要想疼的事情,一般人吃不了这个苦.可以这么讲,如果不喜欢这件事情,你会感到这个工作是非常枯燥的,如果喜欢,你就能够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很多人问我"记者和评论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很多干编辑的都说他自小就特别喜欢书、刊、报什么的,或说爱看书,或说爱买书,或说要写书……似乎觉得自己干编辑更理直气壮些,与“文字工作”是有缘在先的。但我自  相似文献   

5.
退休前,我曾组织过几年审读工作,虽然忙,但感到对规范书、报、刊出版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对监督媒体健康发展尽了点责任,生活也充实了。本来想退休后把晚年生活安排得舒适些,读些自己喜欢读的书,做些喜欢做的事。可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和同事们热情相邀,聘我做了审读员,这一干又是  相似文献   

6.
春日     
春天总是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的,而这里的“非”尽可以不要想当然地理解为是非的“非”。如果到了春日,在你发着春困,或者想着踏春的时候,你还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你是否会感到残酷?  相似文献   

7.
你要经常让下属知道你是多么赏识他们,这是我对你的建议。我还没见过不喜欢被赞美的人,如果你也如此认为,那你就应该经常表达你对他们的欣赏。甚至只是称赞准时上班,对方就知道你重视守时。“我认为那真是太好了,杰克,你每次都能在8点钟准时上班。我真敬佩能够守时的人。”对你的下属说这些话,你会发现他以后迟到的次数就更少了。或许,你喜欢某个人的礼节或绅士风度,每个人总有某些可赞赏之处——就让他知道,不要藏在心里!  相似文献   

8.
怎样拥有杜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欢杜拉。后来这成为了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这样无论好还是不好,却是我无法选择的。让生命中有一个女人,与你心心相印。在她的灯塔一般的照耀下,走你的路。你便有了依托。仿佛始终有人做伴。而且是一个熟人。在你的身边,说着她的故事。而你听。与她分享她的痛苦与爱情。那痛苦与爱情也是你所熟悉的。因为你了解她,就像了解你自己。这就是一种关系。一种关于灵魂的关系。你不管那个女人是不是有时会让人难以忍受,但她就是那个人,亲近着你  相似文献   

9.
虽然我早已知道自己进入40岁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但在年少时,我曾经认为40岁的自己会高尚很多。一踏人不惑之年,人就如同着了魔一般,逐渐对人生产生出许多感悟。40岁的我在待人处事方面变得更加宽容、大度,40岁的我正热衷于成为一个智者。然而,已然迈过40的我,却也仍会被一个风趣的笑话逗乐、仍喜欢玩耍、仍会因被忽视而勃然大怒,这些,似乎从未改变过。  相似文献   

10.
私家地理     
年岁渐长,在很多地方生活过,我开始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私家地理"观:你生活过的地方会对你有所影响,你的气质会不由自主地向其靠拢。换句话说,你在哪条街上长大,你就是哪条街上的人。你别无选择,也无处可逃。拿我自己来说,我们家兄弟姐妹五人,前面四个都生在青海格尔木。格尔木是句  相似文献   

11.
我过去认为:一个人要么讲理,要么不讲理。 没人告诉我:通情达理是你一而再、再而三要做的选择。道德标准和其他标准一样,也会恶化。有时候,道德的界限并不很明显,你也很难确信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情。有时候社会和商界会给你的决断笼上一层阴云。  相似文献   

12.
这篇千字文,读后感觉不错。“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一句普通的话,充满了一种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尽管从苏珊之口没有说出“敬业”二字,但从她取得的成功来看,就是敬业最好的说明。敬业是每个有生活能力的人应当具备的基本人生态度,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它不仅仅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这一点在苏珊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为一个有志于奉献社会的人,谁不想从事自己所喜爱的职业,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呢?联想到我们的档案工作,真正喜欢它的有多少人呢?恐怕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僧多粥少就业难的今天。在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时候,不管出自何种原因,你从事了档案工作,就暂且既来之心安之(倘若遇着机会,也可换换环境)。为了你的生存,为了你的饭碗,哪怕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要把眼下的工作做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因为你在那个位置上,没有理由不做好你的本职工作,不做好你的分内工作。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必须认真面对,都必须尽心尽力,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因为你在那个位置上。(谢建波推荐)  相似文献   

13.
大凡喜欢爬格子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很快见诸报刊。然而,只要你选择了这个行当,见报难的惆怅会与你形影不离,终生为伴。常听基层一些通讯员抱怨见报难。有的人往往急于求成,在向报刊投出几篇稿子不见发表时,就撒手不干了。岂不知许多人都是经历了漫长的、痛苦的、如雪似霜的见报难的折磨后,才走上写作之路。这方面的例子很多。1959年,我在参加西藏平叛的战斗中,将连队涌  相似文献   

14.
在我最早为一家杂志社从事设计的时候.我还得用手工去拼合胶片以备印刷。我发现做多色的胶印工艺并不复杂用胶片拼贴组合的方式设计招贴使人自始至终放松。我可以在复杂的制作工艺中保持头脑清醒。随着技术问题的一步步出现我又得去一个个地解决。也许我无法再用同样方式重新构想已完成的作品。很多人以为我的作品是用电脑完成的我喜欢这种原始手法.因为从创作伊始到结束的差别并不大。用这种手法.我寻找自己的路子.找到自己的感觉并有效工作.我喜欢这种自始至终的工作.一开始并不能看到什么效果.只是寻找理性的气氛。在不断做标记中…  相似文献   

15.
任何事情不过是你自己跟自己叫板,跟别人叫板没有意思,跟自己叫板才有意思.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跟自己较劲的时候,那另一个自己总是比你高出那么一点,当你已经达到某个高度,那个和你较劲的自己又要比你现在高出一点,这样反反复复,生命就有了意义.心里总是有一些希望,一些梦想,它又总会走到现实的前面去,就好像人永远追不上自己的影子一样.对我来说,就是这样,我个性如此.我心中永远有一个战场,永远在给自己出题,然后自己去解,这已经是思维和行为的习惯了,所以做什么职业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大观周刊》2010,(38):13-13
很多人在恋爱结束后还会经常梦见自己的前恋人,一不小心就惹起满怀的酸涩,不同的梦境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你做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5,(18):8-8
你下载我有奖,你阅读我送钱,手机屏幕方寸地,百端相争战犹酣。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阵地,新闻客户端被很多传统媒体所看重,已经或即将推出自己的客户端产品,并在内容和形式上打出了各自的卖点。但是,客户端,不只媒体在做,其他机构也在做。媒体与商业网站等机构不同,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应做出自己的特色,把自身利益与用户需求结合起来,与媒体发行、影  相似文献   

18.
比创意更难的,是人与人的沟通……——陈耀福做创意,其实是在寻找一种解决问题的聪明方式。而这一点,对我个人来说,应该是蛮迟才开窍的。1982年之前,我主要还在新加坡念书。那个时候,我比较擅长的也是美术相关类别的科目。如果说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有工作、生活上的创意片段贯穿其中,那么对我而言,那时的我还处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不过,小时候生活中的创意总有很多,总在想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开心,让别人开心。直到入行之后的十年里,我也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做创意,而是在幸福、努力地学习,在帮助老板完成他们的创意。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位商业杂志撰稿人给我打来电话,说到所有记都不喜欢公关专业人士,让我谈谈对此的看法.我觉得自己不够资格:我并不厌恶搞公共关系的人.他们向媒体卖消息,而不是向消费或企业卖产品或卖服务,但他们依然是销售人员.而销售是商业的基本行为,它得到的欢呼声应该更热烈些.  相似文献   

20.
不死鸟     
一年多前,有份刊物嘱我写稿,,题目已经指定了出来:"如果你只有三个月的寿命,你将会去做些什么事?"我想了很久,一直没有去答这份考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