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明 《教育科学》2003,19(5):1-4
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模式也要由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转变。为实现此转变,有必要实行从“大政府、小社会”到“小政府、大社会”、从模糊的政府角色定位到清晰的政府角色定位、从直接行政控制为主到间接宏观调控为主、从中央集权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从规制性调控到保障性调控、从单向性调节到多维性调节等一系列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2.
就发展趋势而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从英才培养阶段到大众培养阶段的转变,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投资理论与资源配置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由精英培养阶段向大众培养阶段的转变过程中,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也必然随之转型。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应根据“成本分担”,“利益获得”,“能力支付”等原则,选择主要由政府投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分担模式,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郭恩沛国外教育机构一般分为公立、私立两种,公立系指由政府开办的,其余由社会团体、教会、企业、个人开办者均属“私立”,其定义域相似于我国的“民办”。一、美国美国的私立高等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水平最高的大学多为私立大学(...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产权体制变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实现高等教育产权体制变革.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通过高等教育产权多元化理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建立以产权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实现高等教育产权多元化;重构高等教育产权结构,对部分高等院校实行“股份制”;优化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尽快规范我国的高等教育,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明确举办,办学和管理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树立对社会负责的理念,加快省级地方性高等教育法规建设,增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等教育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对它的投资能够带给个人及社会巨大的收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国民收入日益向个人倾斜,由国家独自承办高等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又很不公平,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分担与补偿高等教育成本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主要是受教育个人,政府,高校自身及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前景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前景探析●顾美玲“民办高等教育”这一术语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非国家投资和非国营企事业单位投资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的通称。其办学主体呈现多样化,包括有公民个人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民主党派办学;社会组织、团体办学;非国营企事业...  相似文献   

8.
一、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必要性 当前,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目标转变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分析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主体间关系有以下的变化趋势:一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由高校是政府机构的附属部分向高校在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转变;二是社会与学校的关系:由高校办学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向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转变;三是学校和教师的关系:由原先的行政关系向合同关系转变;四是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由原先的准行政关系向合同关系转变;五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原先的依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向平等关系(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转变;六是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由合作关系向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转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发生了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职能日渐突出,但我国目前却出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协调的怪圈,一方面企业技术型瞰工型人才短缺,并成为制约中国某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各高校招生扩张,毕业生就业难。究其原因是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落后,仍然沿袭计划经济“重理论口陉实践”的模式,满足不了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各高校应依据专业性质及时调整定位,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和逐渐成熟,不仅没有带来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其权利、地位和个人价值实现从建国以来第一次受到挑战,“性别回归”、“女人回家”等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思潮,充斥了整个社会舆论环境。在这种大背景下,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虽有所增长,但从接受高等教育的质的层面和隐性角度看,女性接受高学历教育正面临社会性别回归思潮的影响;来自女性自身的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社会竞争中的弱势、社会多重角色期待形成了女性追求高学历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对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永 《天津教育》2004,(4):9-11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区域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主要特征,区域社会经发展虽不均衡,但都在经历着三种普遍趋向:居民对高等教育的高需求、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渐进型的转变和城市化。以这三种倾向为背景,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对区域社会存在两大方面的正效影响;一是对区域个人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二是对区域中、高级现场技术人才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高校的教育质量日益受到来自政府和公众的双重关注与重视,在此背景下,以测定教育投资的效益和增强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为要旨的高等教育评估日益成为各个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事务。为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理论构建,本文在系统地探讨高等教育评估形成发展轨迹和当前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典型模式基础上,通过分析高等教育评估中质量观的演变特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与实践历程的讨论,指出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介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阶段”。要确保这一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除了物质层面提供保障之外,观念层面的转变也必不可少,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其中,价值观的转变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基础;质量观的转变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核心;人才观的转变是质量保证的根本;就业观的转变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归属。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介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阶段”。要确保这一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除物质层面提供保障之外,观念层面的转变也必不可少,从某种意义上说,后比前更为重要。其中,价值观的转变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基础;质量观的转变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核心;人才观的转变是质量保证的根本;就业观的转变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归属。  相似文献   

17.
简论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中无偿资助比重过高。资助体系应向以贷学金和勤工助学为主体的有偿资助转变,并通过“高等教育回报基金”的方法使研究生助学基金来源的主体逐步由国家向个人过渡;在实践中,应采取贷学金发放和回收渠道分离的措施,利用现有的养老保险系统保障贷学金的回收。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由“计划型”教育转变为“市场化”教育。生源数量减少和备大高校不断扩招,给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带了巨大的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目前的状况进行了阐述,对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详细的剖析和探讨,对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3%。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从整体上讲,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也逐渐由社会“精英”就业转变为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入社会。  相似文献   

20.
也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社会需求、个人需求的必然选择;普通高校扩大招生不应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大众化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更主要的要有质的变化,结构调整是关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是由局部逐步过渡到整体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