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萍 《学语文》2005,(4):32-33
宋代文人特别嗜好瘦劲的梅花,李淇写成《梅花百咏》,而张道洽一人就写了《梅花诗》达三百首之多。可以这样说,宋代是一个梅诗、梅词“泛滥”盛行的时代。宋代盛行梅花与宋代文入追求风雅的生活不无联系。风雅成为宋文人们的共同追求,共同的精神家园。他们普遍认为作诗最忌一个“俗”字,凡诗词必得高雅。有人曾问诗人赵紫安在作诗时如何脱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但能保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作诗。”林和靖甚至终生未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人画理论是中国人画理论的滥觞,它的形成指导了宋代人画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后世人画观。本立足于宋代的画论,对宋代的人画观进行考察,以说明宋代的人画理论倾向,以及其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宋代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使得经济纠纷日增,而宋代法律务文非常繁杂,百姓要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必须知法懂法。虽然宋代统治者禁止百姓学法,但法律在民间的传播成为必然之势,传播的结果不仅促使宋代出现尚讼的风气,而且推动了宋代司法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从体育文化角度对宋代科考“武科”的武学与除官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武学课程除研习兵法,操练弓马外,还讲释“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武学教职由武学博士和学谕“一文一武”充当。宋代武学为统治者培养了大批武艺人才。宋代“武科”中第者初授官职很低,有的所授之官为无品官,进士状元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时就被授予从八品的将作监臣,而武状元长期只授九品官。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升迁年限不同也反映出重文轻武。  相似文献   

5.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促成这个时期到来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重要因素之一是宋代教育的发展。儒家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在宋代的教育理念中得到了体验和发挥。宋代的教育注重实用,重视科技教育,对宋代的科技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宋代诗史上,能形成流派、轰动一时,影响极大且持续时间较久的,前有西昆诗派,后有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最有宋诗特色,在欧阳修、苏轼之后,独霸宋代诗坛,其影响远远超过西昆诗派,故学宋诗、论宋诗者,无不深研江西诗作,这是极自然的事。然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西昆诗并无宋诗特质,居然执宋初诗坛牛耳半个多世纪,其间虽遭石介等人极力抨击而不减其势,直到欧阳修等人古文运动兴起,方才告退诗坛,然梅尧臣、欧阳修、黄庭坚等宋代大诗人也或多或少与西见诗有关系。对西昆诗派盛衰这一文学现象,宋以来皆有说辞,然往往只论及现象本身,少…  相似文献   

7.
宋代审美鉴赏论阐解史鸿文宋代是一个极重鉴赏的时代,文人士大夫在盎然富有情趣的鉴赏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足以代表宋代文化风范的鉴赏理论,从而也使宋代美学成为整个中国美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披图所赏,未必得秉笔人之本意也”:鉴赏之难欧阳修是宋代美...  相似文献   

8.
宋代是绘画美学思想转型的时代,也是绘画美学思想争论激烈的时代,其鲜明的时代审美理想,繁博丰富的审美形态、独具个性的主体审美意识以及独特的风韵格调,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试图从宋代画论、宋人画评以及宋代绘画风格等方面分析宋代绘画美学思想,并对形成宋代绘画美学思想生成的原因及其内外部关系加以把握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各个朝代中,宋代的文学家庭可说是最多的。宋代文学家庭繁荣的原因之一,就是宋代的家训很发达,宋人非常重视对子女后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论宋代冗官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冗官在历朝中以宋代为最。宋代曾多次实行过裁减冗官即“省官”措施,但均未得到解决。宋代的科举制和恩荫制与冗官问题具有直接联系,但从深层上透视,冗官是宋代独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立国政策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11.
宋代官吏贪墨使宋王朝的财政收入大为减少,严重妨碍封建国家的办事效能,毒害社会风气,使封建政令走样变形,官僚队伍急剧膨胀,破坏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加深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宋代官吏贪墨既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研究宋代官吏贪墨以加深对宋代社会的认识且可引为今日鉴戒  相似文献   

12.
地方治理关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郡县治,天下安"。宋代的统治者对外无寸缕军功,但在内治方面却颇有成效,一度呈现"短安与长治"并存的局面。宋代的政治体制大体沿用了唐代的政治制度,采用三司、宰执、枢密院三权制衡的方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的统治,基本实现无外戚内乱,无全国性的农民斗争,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较长的王朝。宋代自封建国时始,由于面临游民等犯罪频发,民变交织不断的局面,使得统治者不得不建立一套完整的地方司法治理结构,从而使宋代地方统治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法制特点。因此,宋代"短安长治"间的矛盾更是与分权性地方行政体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役,是封建国家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人身的直接掠夺,是封建官府强加给广大劳动人民的无偿劳役。宋代,“县乡版籍分户五等,以两税输谷帛,以丁口供力役”~①。赋税与力役构成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的役包括官府对劳动力人身的直接剥削,以及宋神宗熙丰年间王安石变法时实行的役钱──变相的人身压迫。宋代役的主要承担者是乡村下户。本文仅从役的方面来探讨宋代乡村下户的负担,以助于进一步认识宋代乡村下户在宋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一、宋代的役宋代的役有差役与杂徭两种。“役出于民,州县皆有定数”。官府直…  相似文献   

14.
<正>宋代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史学界对于宋代丝织业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宋代私营丝织业还缺乏专门的、系统的、具体的研究。笔者曾在《宋代私营丝织业的生产形态及地理分布》(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一文中,对宋代私营丝织业的生产形态和地理分布作了一些探索,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宋代私营丝织业作进一步的探索,即拟从私营丝织业生产分工的扩大和生产的商品化这两方面作一探讨。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5.
宋代环卫官从唐代十六卫官承袭而来,在名称和编制上无太大变化,但由于宋朝历代都遵从"崇文抑武"的"祖宗家法",环卫官的职能范围越来越小,以致两宋以来环卫官多不除人。从现存的宋代史料中可以发现,宋代环卫官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在《宋史》的"合班之制"和宋代的官品令中尤其可以发现这些变化。这也反映了宋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处于从中央集权专制到皇权专制主义的转型期。研究宋代集权的就为角度之一。  相似文献   

16.
贾文治 《历史学习》2007,(12):11-12
一提起宋代,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积贫积弱”“弱宋”等词语。纵观宋代的历史,一个“弱”字足以概括宋代在对外政策上的表现。为何经济、文化空前发达的宋代在对外交往上始终底气不足,一味妥协退让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宋代武当文化乃是宋代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产物,因而它的形成与兴起反映了宋代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据说人们最喜欢生活的朝代就是宋代,英国史学家汤比因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代。”由此我畅想,如果我穿起麻布衣服乘坐宝马雕车来到宋代,过一个元宵节也挺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19.
启文是宋代士人在古文运动取得成功后依然保持骈体写作的一种应用文体.就使用频率而言,“至宋而岁时通候、仕宦迁除、吉凶庆吊,无一事不用启,无一人不用启”.几乎覆盖士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宋代启文的应用语境,是以科举制度和职官选任制度为基础所形成新型士人关系网络.这种新型的士人关系网络直接影响了宋代启文的发展方向及语体选择.宋代启文以应酬为核心功能,礼仪性得到充分强化,并展现着士人阶层所特有的文学才能.同时,宋代启文也深度参与着士人关系网络的建构.启文与士人关系网络之间的微妙互动,折射着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学风貌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考据史学的出现和兴盛是宋代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对此前辈学者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很少有人从考据学角度入手对之进行分析,因而不够细致入微。文章通过对宋代史学家李心传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考史成果进行分析,试图厘清宋代考据史学发展的脉络,希望对深入研究宋代史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