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艾森(E.H.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要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柴木启吾,加藤厚,张日Shen等中外心理学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前,自我同一性主要研究观点为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青少年和大学生处于同一性完成状态的人越来越多,但同一性各状态会有反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既有年龄特点又有性别特点;认知发展、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是影响自我同一性发展的主要因素。自我同一性现有研究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未来其研究方向主要有认知发展因素的作用、同一性发展的研究以及借鉴积极心理学研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四十年来,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国内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内自我同一性研究聚焦在对自我同一性测量工具的修订、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及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自我同一性与其他心理侧面的关系方面。培养和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积极发展,对于充分利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青少年的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柴木启吾、加藤厚、张日昇等中外心理学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根据榕树下、起点、晋江等文学网站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了初步的资料分析,以及对某网站67名网络写手进行了一项小调查。结果表明:85后、90后已经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主力军。网络文学的主要类目及网络写手的主要创作原因都反映出,在当代的网络文学中,许多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存在较明显的危机,需要作者、读者和网络文学站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其进行自我同一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以550名12~22岁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青少年同一危机量表"(AEICS)和"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为研究工具,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3)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对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自我同一性形成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建立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带来影响,导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过程面临危机。从社会转型、社会文化以及教育价值取向三个方面讨论造成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社会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调适方法利于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同一性研究理论新进展不断涌现。认同风格理论侧重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方式,认同资本理论与社会心理发展观强调认同形成过程的内外环境变量,共同建构观强调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认同控制理论则强调认同形成的内部成分和机制。每个理论各成系统,理论之间的整合还很不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中会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应该研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并采取措施解除其危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中会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作为心理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应该研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并采取措施解除其危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研究采用国外学者编制的自我认同量表和国内学者编制的疏离感量表,对烟台市一百多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疏离感量表采用人际疏离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自我分离感和文化分离感五个经典维度。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疏离感不存在性别差异;(2)该研究中大学生的无能为力感、无意义感和自我分离感显著高于前人研究结果;(3)自我认同感与疏离感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检验发现:自我认同感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元情绪能力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大一至大四623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元情绪能力中的情绪注意、情绪恢复和同一性早闭状态得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同一性获得状态得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情绪注意可负向预测早闭状态,正向预测延缓状态;情绪辨别负向预测扩散状态、延缓状态,正向预测获得状态。大学生元情绪能力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探究高校人文素质课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内在关联,发现高校人文素质课对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具有多维价值;高校人文素质课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作为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人文素质课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存在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14.
语块是约定俗成的复合物,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短语词汇,它具有易提取性和预制性.运用语块理论对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语块输入,可有效减少语言处理时问,符合人脑处理自然语言的规律和语言使用的原则,保证学习者顺利地进行英语口语交际,因此对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育者要重视对语块理论的一些相关因素——语境、词汇及语法等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期使这一理论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主要包括主流化认同、积极的民族认同以及消极的民族认同等三方面;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不同方面其影响因素互有差异,但总体而言,汉族朋友的数量、学习汉语的时间、父母的民族身份以及汉族的接受性等影响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除了消极的民族认同与整合的化适应策略之间不存在相关外,民族认同的其他维度与化适应的其他维度之间都存在显的相关。  相似文献   

16.
自我与自我发展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是人类个体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是人类个体行为的动力源泉。心理科学对自我的研究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自我结构的研究,通过对自我结构要素的分析来认识自我的本质,并为自我的操作性研究指明方向;二是自我的发展研究,探索人类个体自我的发展进程及影响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儿童个体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认同问题尚未得到教育学界和相关部门的普遍重视。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调查了解高职学生专业认同现状、特点,挖掘影响高职学生专业认同问题的深层次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高职学生专业认同问题的若干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18.
虚拟自我即自我虚拟性问题,是人学问题的关键所在,是社会认识论之单体认识目标,是人本虚拟的表象和论据;虚拟自我的出现使自我及其相关诸多概念变得扑朔迷离、难以辨别,由此,界定与之相关的概念并对其做出合理、恰当、贴切的考证、辨析与分类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在与虚拟自我相关的概念中,自我、虚拟、虚假、虚幻均为需要进一步在学理上澄清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虚拟自我及诸概念内涵的剖析与比较,揭示出虚拟自我的恰当含义并给出较为理想和适当的分类,以利于学界对于人学虚拟问题的深层次探讨和挖掘。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家,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与西方文化的天人分裂不同,中国文化中自然既不是人化的自然,同时人也没有消失。王国维的“有我”与“无我”是对西方诗的概括,并不符合中国诗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需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300名5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老年人的九种需要中,物质需要水平最低,而尊重需要水平最高且差异最大;老年人需要相关因素主要有年龄、特别、职业、工作状态、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挫折状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