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明清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白话小说的天下。从“四大奇书”到《红楼梦》,长篇短制,蔚为大观,流派繁多,异采纷呈,充分显示了这种新兴文体的巨大生命力。相形之下,文言小说的发展却经过了一个较大的迂回。以唐代传奇为标志的繁荣局面过后,中国文言小说就转入低潮。宋元明三代江河日下,气息奄奄,间有佳篇不绝如缕。虽然明末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复兴趋势,也没能摆脱衰微状态。文言小说重振和新的繁荣局面的出现,是入清以后的事。清代的文言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拟古派”或“拟晋唐小说”,这是就  相似文献   

2.
小说观念研究是小说文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言小说出现远早于白话小说,而在后来的发展中,白话小说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主流。文章拟就我国白话通俗小说观念的演进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明代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追溯了中国古小说的源头.科学地提出“小说,正史之余也”的论断,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中叶前中国古小说的发展状况,条分缕析,言之凿凿,为后世治小说史提供了参考。同时.从弘扬白话通俗小说的目的出发,笑序还涉及到有关白话通俗小说的理论问题,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宝库。  相似文献   

4.
明代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追溯了中国古小说的源头,科学地提出“小说者,正史之余也”的论断,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中叶前中国古小说的发展状况,条分缕析,言之凿凿,为后世治小说史者提供了参考。同时,从弘扬白话通俗小说的目的出发,笑序还涉及到有关白话通俗小说的理论问题,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宝库。  相似文献   

5.
古小说的文化阐释与叙事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文言小说,由于产生远远早于白话通俗小说,类似于唐诗中与近体诗(或曰今体诗)相对的古体诗,故而学者常称为"古小说"或"古体小说".古小说体制或单篇或丛集,语体为文言,就其具体文体而言,则有志怪、志人、杂事、单篇杂传、传奇等体.明清章回小说中也有纯以文言写成的,但习惯上把它们归为通俗小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至清代,形成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汇合的局面,并且繁荣发展。通过分析文言小说的俗化和白话小说的雅化,浅论清代小说的文白合流。  相似文献   

7.
明代学者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侧重于文言小说方面,但其对于通俗白话小说亦相当重视,尤其对于<水浒传>的研究,涉及作者、成书、版本、人物塑造、语言艺术等诸多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胡氏对于其他通俗小说亦耳熟能详.胡应麟的通俗小说研究在古代小说研究史中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相似文献   

8.
散文体小说在中国的产生发展,与欧洲大不相同。西方古代,从古希腊罗马的“史诗”到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叙事诗,都是韵文体的;而公元7世纪兴起、至8世纪达到相当繁荣的中国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如果译成现代语言,就已经完全符合近世散文体短篇小说的美学要求了,这比西方出现于14世纪的散文体小说要早6、7百年。唐代文言短篇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也是包括白话小说在内的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本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一些唐五代白话小说又可视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滥觞,但由于小说在中国古代长期受到轻视与排斥,唐五代小说研究因…  相似文献   

9.
明清两代是中国小说空前繁荣的时期,造成这种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游戏娱乐需要的扩大和增涨。常见的小说史和许多研究论文谈及此一点,每每提到城市经济兴盛和变革,市民阶层壮大,促进了书场的活跃和刊印小说风气的流行。这当然很有道理,然而却还不是完满的解释。这种说法可以部分地解释白话通俗小说的长足发展,却难以解释文言小说的持续兴旺。文言小说大都同文化市场不发生直接的紧密的联系。就是白话小说,包括其中一些重要的、优秀的作品,如《红楼梦》,作者执笔时并没有想到送往书场说唱或送去书场刊行。这类小说为什么而作,欣赏者为什么而阅读它们呢?  相似文献   

10.
对从晚清到“五四”一段白话与文言冲突、调适、转换的过程,不能仅做抽象评价,对于“白话”不能作概念化理解,更需具体细致地加以剖析,方能感知新文学革命的丰富内涵。仅自晚清一段白话与小说地位上升之关系看来,文白转换绝非简单的语言现象,而与文体秩序的调整、“文学”观念的萌动、作家价值取向的转变纠葛缠绕紧密相联。“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全面变革正孕育此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小说自产生到晚清,文体地位逐步提升。小说从不受重视的"小道"变为可以"补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提高了小说在整个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奠定了小说作为文学文体在文学序列中地位提升的基础。明代文人深度参与小说的批评与研究,成为小说文体地位提升的直接动力。清代文人小说创作的繁荣,表明小说已成为文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新文体,小说文体地位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2.
明清两代,在官私书目中,“小说”是子部之下的二级类目。但是,在日常语境中,“小说”这个概念及其指称的实体正经历着转型与嬗变。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指称的实体来看,“小说”这个概念由指称子部之下的某类文言作品,进而转型涵括了文言、白话两种形态的小说文本。从知识要素之间的关联来看,“小说”与集部中的诗、文、赋等形成了同构、毗邻的关系,由“学说派别”转型成为文学文体。从“小说”与子部的关联来看,“小说”从子部中剥离出来,它与子部由从属的关系转变为平行的关系。明清时期小说观念的转型和演变,为近现代学术体系下小说统序的形成搭建了稳定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修辞学研究随着文体的演进而发展”,这是一条被无数次历史事实验证过的规律。白话修辞学百年来随着文体变革而发展的历程,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与文言文体、文言修辞学的竞争分为三个阶段:(1)“新文体”倡导阶段;(2)“白话文”运动阶段;(3)“大众语”运动阶段。建国前白话文、大众语运动存在着不足,建国后白话语体、白话修辞得以发展。白话修辞学随着白话文体的成长壮大而成长壮大。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在与文言修辞学竞争中渐成主流。白话修辞学的诞生与成长,与引进国外修辞学说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论子部小说     
在诗歌极盛的古代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更有甚者,真正的小说被剥夺了称作小说的权利,而大量不是小说的却给戴上了小说的桂冠。建国以来,虽然包括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在内的古典小说的说法比较流行,可也有人主张古代短篇小说,一是笔记小说,一是话本小说。翻开较有权威性的袁行霈、侯忠义所编的《中国文言小说书目》一书,收录的却无一不是见之于历代官修、私撰目录的子部小说。笔者以为,研究古典小说亦须搞点“正名”工作。文言小说和子部小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5.
现代通俗小说文体的变化自身有一条途径。清末民初在“新闻体”和“翻译体”的影响下,现代通俗小说文体完成了一次改造;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新小说”等文体的影响下,现代通俗小说再一次完成了改造。在这一次改造中,张恨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张恨水小说文本分析的角度论述这次通俗小说文体的改造过程,尤其要注意其三方面文学史意义:张恨水小说接受了“新”元素,核心的内容是写人;尽管引新入俗,但他的小说还是通俗小说,他努力追求小说的商品效应和市场效应;张恨水小说的“引新入俗”实际上完成了现代通俗小说创作文体的又一次改造。  相似文献   

16.
【文体概说】满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入关后基本上继承了明朝的政治文化制度,并使之更加完备与强化,成为封建专制主义集权的高度发展形态。清代文学集封建时代文学发展之大成,是古代文学的一个光辉总结。各种文体无不具备,蔚为大观,诸多样式齐头并进,全面繁荣。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清代使之得到复兴;小说、戏曲、民间讲唱等新兴文学样式,清代使之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清代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全面成熟期,也是清代文学辉煌的标志。清代文言小说在明代传奇复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获得了巨大成功。清代初年,蒲松龄的《聊…  相似文献   

17.
从新旧白话的差异看现代小说的语言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语言转型以往被认为是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型,但是在小说领域中,它其实也是从古代白话到现代白话的转型;因为“五四”之前,白话小说已经成为主流。现代白话是经过欧化以后产生的,它的身上有许多异质成分,在构成方式和言说方式上与旧白话都有重大不同。现代白话是现代小说的前提与基础,没有现代白话,现代小说的发生、发展都是不可想像的。  相似文献   

18.
明代白话小说传播生态的变迁主要表现为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外生态变迁、明代白话小说传播内生态变迁、明代白话小说传播新生态变迁等。明代白话小说传播生态的变迁为我们今天重视、构建和营造良好的文学传播新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入小说”所导致的文言小说“诗化”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是将“诗歌”的种种“文学特质”带入了传统的“史书叙事”,从而促进了中国叙事艺术的发展,并最终完成了由“史传”向“文学”的蜕变,导致了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成熟和小说创作高峰的出现。邱昌员的《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拓展,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文体概说】唐传奇之后,中国的小说再一次出现了断代,也就是说中国的文言小说被中止下来,直到清代蒲松龄、纪晓岚等人的出现,才又一次把文言小说衔接起来,而且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把中国的文言小说推向了顶峰。关于中国古白话小说的出现和发展,首先应该从宋话本说起。宋话本是宋代城市生活的产物,它源于城市,是市井平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宋代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中就真实地展示了宋代东京街市上,民众聚集听说书的画面。从画卷上观察,长街上“王员外家”对面的屋檐下,就聚集了许多听说书者,而在不远的“孙羊店”侧,俨然又有一位盲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