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是对语文教学的正本清源,也是语文教学的必然归途,是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归宿点和立足点。那么,如何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呢?特级教师魏星说过:“要教出‘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堂应该在“淡淡妆,天然样,教语文”中追寻到那支向语文味更浓处漫溯的竹篙,在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中,教出思想,教出情感,教出智慧,教出对语言的敏感,教出对文化的钟情。本文从“读,再饱满点”“说,再提升点”“写,再厚实点”“思,再深化点”“情,再真实点”五个方面来展开,阐述语文教师若都能注重“读味”“说味”“写味”“思味”“品味”等,语文大餐定会味正情浓,学生的语文营养定会丰富齐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课的优点大都是相似的,即有语文味;不好的课的缺点也大都相似,即缺乏语文味。究竟什么是语文味呢我以为它主要包含三个要素。第一,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即要教出不同文体、语体的特点来。第二是要教出情感美。一堂好的语文课,会给师生的情感带来强烈的冲击,师生双方都被感动的场面是经常可以见到的。第三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语文课本上的语言文字之美主要是一种文学之美,是一种感性之美。而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包含理解,但理解只是基础,品味语言的最高目标是审美,即…  相似文献   

4.
马峰 《宁夏教育》2007,(4):35-36
“语文味”一词曾出现在2001年第17期《语文教学通讯》上,即程少堂先生的文章《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文味”呢?程少堂先生认为: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5.
黄厚江老师经常说:我们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句话真的很实在。笔者近日执教一节公开课《桥之美》,感慨良多,感觉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是无论什么文体、什么时候都要遵循。笔者想结合自己的课例《桥之美》粗浅地谈谈如何用教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教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让说明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也能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应关注说明文教出语文味的四个维度,即教师的课堂语言"说"出语文味,课堂朗读训练"读"出语文味,在语言品味中"嚼"出语文味和在文章写法分析中"品"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7.
“语文味”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那么,如何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呢?下面以《云雀的心愿》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曾听齐鲁名师毕淑娟老师做过报告,她曾经说过,“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有浓浓的‘语文味’:一是要有书声琅琅的韵味,二是要有咬文嚼字的滋味,三是要有动人心弦的情味,四是要有余音绕梁的回味。”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一节课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在新课程的助推下,语文教学改革流派众多,成果丰硕:“生活语文…青春语文…‘本色语文…深度语文…‘。隋智语文…‘精致语文”等等纷纷“亮剑”,好不热闹。在这众多的流派中,程少堂老师独树一帜,振臂高呼: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0.
当下,不少教师都在谈语文的回归,谈本色语文、本味语文、语文味。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味”呢?又如何体现“语文味”呢?在作者看来,许多教师似乎就把“言语训练”当成语文味的突出表现,甚至是主要的、唯一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王桂霞 《宁夏教育》2013,(7):107-108
好课的优点大都相似,即师生共同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强烈,情绪高,兴趣浓,就会学得津津有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一个三维空间,既要教出“语文味”,又要充满“艺术味”和“科学味”,即语文教学的“三味”课堂。  相似文献   

12.
糜山 《成才之路》2013,(17):92-92
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如今,孩子读得太少,背诵得太少,积累得太少,开口不能言,举手不能书,学生怎么可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呢?因此当前的语文教学要从语文教学的形式,回归到语文的本色。我认为,本色语文是原汁、原味的本真语文。教出语文味,是本色语文教学的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13.
语文要简简单单教,要教出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味"是一种整体美,是语文教学一种特色。教出"语文味"就是要引导,  相似文献   

14.
就学科谈学科,就语文教语文.无论怎样研究、怎样改革,颠来倒去,总跳不出学科的圈子。这似乎已经成为禁钢语文教学创新的“瓶颈”。语文教学,是否应有新的突破,在强化“语文味”的同时,能否教出“另一种滋味”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是否具有“语文味”。语文课怎样才能上出“语文味”呢?我想结合苏教版第九册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读出“语文昧”“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要想使语文课堂“语文味”十足,必须紧扣文本,从语言文字人手,给学生提供充裕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感受语言,用心灵去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16.
有语文味的课让人如饮甘醇、久而弥笃。究竟什么是语文味,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语文味呢?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文体的一亩三分地。”我理解的就是要守住其中的三味:读味、口味、写味。  相似文献   

17.
在素质教育中,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特质区别在于,它是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为根本宗旨。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语文教学必须要“语文”一些,能够切实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紧扣语文本体。教出语文的个性来呢?我在《生命的林子》的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助推下,语文教学改革流派众多,成果丰硕:"生活语文""本色语文""深度语文"等等纷纷登场。在众多的流派中,程少堂老师独树一帜,提出: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自从程老师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后,关于"语文味"的研究和争论就从未停止,主要围绕"语文味是什么"和"如何体现语文味"这两个问题展开。但对语文味之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却无人质疑。近年来,我校也在致力打造科学高效的"卓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是最有灵气的。要激活其性灵,就得顺应自然。怎样做?简言之就是虚实相生,浓淡相宜,以收到激趣求知、深入浅出的效果。虚即境界。无虚则无境界,无驰骋想象的空间。人了此境界,大千世界则无物不多情。情生则趣生,学的人自不会觉得苦和累,反而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教的人也就有“味”可品了。《语文》教材上的文章,皆至情至性之作,登山观海皆寓性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此间性情被老师教没了,“和谐”便消失了。教语文不能太实,太实了,就像鸟无翅膀水无源。如果见月是月,见水是水,谁能教出味来呢?要教好语文,必须要…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就应有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即语文的文学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蕴味,也即语文关.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悟语言文字,领悟作者情感,走进文章意境.如何让语文课堂呈现浓浓语文味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位,让语文课彰显其本真的味道——真实的“说味”“读味”“嚼味”和“写味”.那就是本文阐述的语文“四味”,即“说味”“读味”“嚼味”和“写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