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说《陋室铭》——此陋室非彼陋室听了一位教师的示范课《陋室铭》,疑惑颇多。刘禹锡的名作《陋室铭》,语言、意境兼美,自不必说。读过课文之后,这位教师设置的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禹锡的《陋室铭》,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中“陋室”的意思似乎不成问题,“陋室”就是“简陋、狭小的屋子”。“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来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语文教科书备课手册》第三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第4版,563页),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不少工具书也是这样解释的,然而查《古汉语常用字字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的新编初中《语文》第三册,在“阅读提示”中提到《陋室铭》是托物言志的名作。笔者经仔细思考,颇不以为然。因为,《陋室铭》并未将“陋室”的物性物态作为描述主体,甚至没有一句写到“陋室”的形状、颜色、结构、陈设等方面的特征,而是在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之后,以“陋室”居者的生活行为作描述主体,以显示其“德”何以为“馨”的所在,以证明“陋室”之不陋,所以,虽也有寓意在其中,也是言志之作,却并非运用“托物言志”之法。辨析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我们对此文写作方法的基本认识,也关系到我们的教材编者应该把怎样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陋室铭》课堂上,我正总结道《:陋室铭》一课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作者不追求热闹、富贵的生活,可见他拥有淡泊平和、安贫乐道的心境。一个人做到了淡泊、自  相似文献   

5.
<正>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一名篇的艺术性备受中学语文教师的青睐和推崇,但它清正廉洁的主题思想却被人们定为清高思想,被中学语文教学所忽略、剔除。从批判继承的模式出发,人们自然会认为刘禹锡为自己的陋室作铭,极力地强调他的陋室不  相似文献   

6.
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不同资料有不同注译。初中语文第三册课本译为:“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三册教学参考书译为:“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芳馨。”而胡怀琛《古文笔法百篇》(以下简称《百篇》)译为:“这是一所陋室,但是我的道德,可以使得陋室也芬芳。”《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木(二)(以下简称《文选》)译为:“这是一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陋室铭》是刘禹锡在被贬和州时所作,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作者借其所居陋室,来表现自己的节操和情趣。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典文学著作中,有篇《陋室铭》,历来为人们传诵。共产党员徐步洲二十五年来先后在三所学校当领导,一直甘居陋室,他以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篇新时代的“陋室铭”。  相似文献   

9.
初三语文课本《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磬”句中的“斯”、“是”二字,究竟应作何解释?我认为“斯”应作连词,相当于“那么”,“是”应作代词,相当于“这”。其理由是:从内容上看,作者托物言志,借室抒情,描写欣赏陋室,意在表现自己不慕功名,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分积累(1~11 题,共10分) 一、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4分)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  相似文献   

11.
敦煌唐写本P.2529号卷子系现存敦煌写本《诗经》中篇幅最长者,并被认为是"依六朝善本"抄成。从文字学的角度予以考释,发现其中的"古文"、"籀文",不仅有利于对《毛诗》原文意义的理解,而且对研究汉字的古音、古义和最初的形义关系都有重要的实证意义。本字、源字、正字为准确理解诗句意义,厘清学界争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此外,其中的通假字和简体字,对于研究古音通假和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四册178页《陋室铭》一文的阅读提示中,有两句欠妥。其一是:“作者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其二是:“文章多用对偶、押韵、排比,潇洒有致”。“作者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这一句笔者认为,应该是:“作者以古  相似文献   

13.
刘禹锡和他的《陋室铭》,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道。原因是什么呢?怀着这样的问题,本人"上下求索",最终决定在文化中寻求解答。因为"人是文化的存在",一切人的问题,都可能在文化中找到原因和依据。而"文学就是人学",归根到底,文学的问题,也是文化的问题。本文尝试从个人遭际、陋室文化和文本内涵三个维度来观照《陋室铭》,以期有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课本释为:“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此注不尽妥当。照课本的注释,这一句是从侧面写陋室的环境,其重心是“苔痕”和“草色”如何,而不是陋室如何。这是不合作者原意的。我们知道,铭文和记叙文不同,它原是刻在器物上的纪念文字,由于篇幅简短,一般不象记叙文那样去对环境作侧面描写。“苔痕”句虽也提到了陋室  相似文献   

15.
《摽有梅》是一首著名的问题诗。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对梅子,从文字学的角度对s字,从语法学的角度对"求我庶士"等问题进行探讨,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一首表现女子对爱情迫切追求的诗。  相似文献   

16.
《陋室铭》的“陋室”常常被解释为“简陋的屋子”,虽然从字面上解释得通,但是考虑到它的典故义和文章的篇章大意,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生际遇等,该句翻译成“这是个隐僻的居室”更为准确,也才与《陋室铭》的创作主题“作者虽居于隐僻的居室,但希望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早日用世,为国效劳”相契合.  相似文献   

17.
《陋室铭》就那么几句,可信息量不少,这里有刘禹锡一个时期生存状态的信息,还有刘禹锡志趣情操的信息。古往今来,读书人的境遇,富贵者少,困窘者多,自然容易引起许多人共鸣,身居陋室,能乐在其中,也可聊以自慰。一篇《陋室铭》,少而精,加上琅琅上口,千古传诵不衰。怎样用不多的几  相似文献   

1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朝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曾这样称赞“陋室”;而“惟吾德馨”的“陋室”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高尚生活的象征。我曾参观过很多房子,这些房子都很豪华,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八二年秋季教材初中第三册上新选了两篇古代散文,称为《短文两篇》。一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一篇是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这是两篇古今堪称的优秀短篇散文。编者之所以把两篇放在一起,是因为两篇有很多共同特点。其一,咏物抒怀,含蓄隽永。《陋室铭》具体描写的是“室”,从各方面的描绘来证明“陋室”不陋。“苔痕上堦绿,草色入帘青”写室中之景不陋;“谈笑有鸿儒,往  相似文献   

20.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它是谁写的、出自哪里、下文还有些什么内容吗?想知道也很简单,只要你来安徽和县,去陋室公园走走,看看"陋室",读读《陋室铭》,你就会知道什么是"陋室",什么是"德馨",你就会更了解刘禹锡。先说说刘禹锡。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曾任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