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机媒体发展方兴未艾,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会对新闻传播学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还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各方面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信息传播极快的社会,随着网络技术不断迅猛发展、智能手机行业的崛起,手机app已经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生活已离不开手机,QQ、微信等社交工具及手机安全软件为大学生基本手机配置。为更加了解这些app对我们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我们设计了"手机app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3.
随着手机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终端技术的发展热点将体现在多模接入、多媒体、智能化、数据连通、待电技术及时尚外形设计等多个方面。手机终端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语音、文字信息的传递,智能手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对手机的多元化应用,而手机价格的平民化,使它已经从一个奢侈品成为了一件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将会更加智能化、微型化、安全化和多功能化。  相似文献   

4.
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中国动漫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带来了跨越传统的动力。手机动漫这一新兴业务也就应运而生。文章介绍了手机flash动画的出现,对手机flash动画的主要技术和业务类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手机动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描述,它将影响我们的休闲、娱乐和生活。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移动网络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手机成了人们生活在的必需品,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和视听感受让人们爱不惜手,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早已超过了PC端,从而黑客也把病毒也从PC端转移到了手机终端。生活中屡屡听到手机中毒、电信诈骗、流量吸费等手机安全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到每个人的财产安全以及隐私信息安全。就手机病毒的起源、类型、工作原理以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给人们一个警醒,避免和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手机依赖"问题是人们在信息时代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本文以烟台高职院校为例,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具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它对孤独感具有较为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探究基础之上,从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等多个角度入手,对降低手机依赖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魏庆 《发明与创新》2006,(11):37-37
通信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技术之一,尤其是手机的出现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发展的下一次浪潮会在什么时候?今后20年内,手机的功能和外形将发生什么变化,会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呢?今天,我们为读者介绍手机发展的前景,或许未来通讯功能只是手机的多种功能之一,而手机的更多潜力正等着我们来挖掘。办公室手机更高的计算性能、更好的显示屏和GPS接收器对商务手机来说同样有用。更多的商务手机将会放弃他们在广告中宣传的花哨功能——数码相机,因为在商业环境中,这一功能不仅显得多余,而且还会给用户带来麻烦。例如,…  相似文献   

8.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4):114-114
<正>手机淫秽色情网站是无线互联网上的一颗"毒瘤",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尤为严重。打击手机淫秽色情信息和引导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是我国通信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在深入开展手机淫秽色情信息专项治理过程中,创新推出了"妈妈班"以母亲的判断标准、以母亲对下一代的高度责任感,通过技术拨测和人工判断相结合,有力打击了传播手机淫秽色情信息的行为,为全社会尤其是  相似文献   

9.
于旻生 《科教文汇》2009,(14):241-242
作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正以一种技术性的力量改塑着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重新建构社会关系和感知方式,同时也为大众参与政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对于当下手机普及率很高的大学生来说,手机媒介已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内化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80后”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电子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逐渐成为具有强势话语权的社会中坚力量。因此本课题研究当代手机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换代,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受众对媒体信息的汲取,也制约了媒体信息的传播和媒体事业的发展。随着媒体受众对媒体信息的不断需求,自媒体时代到来,手机摄影技术在自媒体时代也得到了充分应用,并一直在推动着2.0自媒体时代向3.0融媒体时代进发。通过对手机摄影技术在自媒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充分展现手机摄影技术在自媒体时代所体现的价值,不断推动自媒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人们玩手机时常用到手机支架。市场上有不同款式的手机支架,每种都各有所长,但又没能面面俱到。如平板式手机支架稳固,但多采用固定结构,体积太大;粘在手机背面的手机扣携带方便,但稳定性不好。我借助激光切割机,运用激光雕刻技术,用木头设计制作了几款不同的折叠式手机支架。一、三角式1.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手机的普及率的提高,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产品,技术的使用必定会产生一些负面问题。手机的固有属性是社会性工具,手机在公共场所使用,必然会对他人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对手机的使用行为进行必要的控制。经过调查比较分析发现,对手机使用者实施舆论、教育的方法是控制手机使用行为的最恰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因中国移动通信内蒙古有限公司的业务需求而研发的手机办公ERP订单审批系统采用WAP20、移动流媒体、3G等技术,实现了随时随地了解和查询ERP采购订单并审批的功能,提高了办公效率,体现了手机办公的优势.促进公司业务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浅议中国手机动漫游戏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3G、4G时代的到来,手机动漫游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青睐.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手机动漫游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进而推进我国手机动漫游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才连 《大众科技》2010,(9):129-130
文章通过阐述中职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说明手机对中职生的重要性及正、负面的影响,提出了在无法禁止使用手机的前提下,如何对待使用手机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甘新月异,手机的外观造型设计也随之有了越来越高的标准.时尚化、个性化、人性化和娱乐化这些设计特点在每部手机上都能达到和谐统一.并且手机的外观设计逐步与传统文化相融合.通过手机的造型,不仅能看到它的功能和工作状态,而且还能看到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何朋蔚  王昶  左绿水  孙桥 《资源科学》2018,40(3):589-599
高技术矿产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原材料,而废弃手机中含有丰富的高技术矿产。随着经济发展,手机成为生活中常见的电子产品,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地和消费国,每年产生大量废弃手机。尽管现有研究开始关注手机废弃量测算,但并未考虑“水货”和“山寨”手机对实际手机量的影响,也少有将功能型手机与智能型手机蕴含物质的差异作区分,使得废弃手机高技术矿产的可供种类、规模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在区分功能型手机和智能型手机的基础上,运用动态物质流方法,测算出手机废弃量及其所蕴含的高技术矿产社会存量,并讨论相关因素对高技术城市矿产成矿种类、品位、规模和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 1987—2016年,中国手机废弃总量超过33.26亿台;② 1987—2016年,中国废弃手机中蕴含各类高技术矿产总社会存量超过1.53万t; ③ 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废弃手机高技术矿产的可供存量还将在种类、品位、成矿规模和成矿速度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针对合理开发中国高技术城市矿产,保障高技术矿产资源供给安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山寨手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寨手机"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主体——中小企业的普遍生存状态。对"山寨手机"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来源以及面临的发展困境。本文从产业组织形式的角度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山寨手机"产业生产方式的特点,模块化生产方式有效地整合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后提出"山寨手机"的模块化生产方式在政府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将导致同质化的低水平竞争,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政府的规范。最后得出"山寨手机"产业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手机通讯、网络信息、社交软件给高校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焦虑情绪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高校中蔓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与他们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和控制焦虑情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括中,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但昂贵的话费及单一的功能又限制了手机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使用手机免费获得大量的免费信息呢?我的设想是把手机与收音机集为一体.这样既可把自己与外界密切联系在一起,获取信息,又不用为信息费而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