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孩子都觉得家长太唠叨,比如对一件事情刨根问底,对同一件事情反复询问等。要让孩子耐心听你的话,就一定不要做一个唠叨的家长!家长朋友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这种状况。抓大放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家长操心,但有些事情是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的。作为家长,要能分清楚什么事情孩子可以自己去应付,什么事情家长需要帮孩子一把。在一些小事上,如果我们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提醒孩子,他们当然会嫌我们唠叨。建议家长朋友们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如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  相似文献   

2.
从兴趣入手。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要是他有兴趣做的事情他就一定能够专心做下去。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挖掘他的兴趣点。对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要多陪他一起阅读、游戏,逐渐帮助他寻找兴趣点。不要随意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当孩子正专心做某一件事情时,你千万不要去打扰他,除非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如果不得不让孩子停下来,可以先给他一段准备时间,而且要说明停止当前活动的理由。如果孩子经常被打断活动的话,他对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很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底。让孩子养成做完一件事情后再做另一件事情的习惯。孩子的…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意图 上小学是大班孩子最向往的一件事情。这代表着他们心理上的成熟和需要。我班正好有家长在小学当教师,这是一个很好教育资源。利用家庭友好活动日,我们和家长一起设计了以下的小组活动,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参观小学校,对将来的学习有更多的认识,并  相似文献   

4.
《人生十六七》2011,(6):62-63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孩子的心开始变的躁动不安,即有面临考试的紧张,也有期待假期到来的兴奋。而对于家长而言,暑假也是家长最头疼的一件事情,长达2个月的假期,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不懈怠,同时又能让孩子利用假期的时间放松自己.是每个家长都期望的,但由于家长有自己的工作安排,没办法时时陪伴孩子,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在这段时间处于无人管...  相似文献   

5.
看了这位家长的来信,我的心情很沉重.首先我想到了两件事:学习原本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如果老师一不留神的好心做法让孩子厌学了,这该怎么办?第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和目标是一致的,如果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导致互不理解,互不支持甚至产生误解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JENNY 《母婴世界》2010,(1):84-85
专注是孩子需要培养的一种品格,它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从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每个家长都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专注力,因为专注可以帮助孩子的学习,使孩子更加聪明伶俐。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才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相似文献   

7.
理解:孩子有孩子的苦衷 当班干部本来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一些孩子会因没当上而垂头丧气甚至器鼻子,也有一些家长主动打到班主任,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些锻炼机会.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孩子不愿当干部,原因是呢?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个人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一个人进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阅读也是一个人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关乎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只有学校和家长携起手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去阅读。  相似文献   

9.
学生重返校园,或报名上学,本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可是,这样高高兴兴的事情,因为种种原因竟变得闹心、甚至痛心。第一件事发生在附近。有一所学校开学时拒绝一名智力发育较迟缓的儿童返校,原因是她上课时不守纪律,莫名其妙地发笑,有时还站起来往外跑,不爱写作业,学习跟不上班。学校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到特教学校去。家长不接受,认为孩子没有身体残疾,虽然是笨一点,但是生活能自理,要是送到特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同时又是一个小学生家长。作为教师,作文教学是主要工作;作为家长,辅导孩子写作文也是责任和义务。我的感觉和很多家长的感觉是一样的:一件事情让孩子来表达,如果面对面与孩子聊天,他们基本上能真实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孩子说出来的往往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若要让孩子用笔写到作文本上就言行不一、口是心非,使事情面目全非。可见孩子遣词用句能力功底薄弱,写出来的作文,要么语句不够通顺,情感枯燥乏味,要么构思呆板,谋篇布局不够周到。  相似文献   

11.
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呀?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简直是给父母学习呢!”我总是这样回答:“那是因为你比孩子还着急,他的急你都替他着了,他还何必着急?孩子的学习,你是第一‘承包人’,孩子反而成了第二‘承包人’,他怎么会有自觉性呢?”孩子没有主权,是很难学习好的。所谓“有主权”,指的是确实把学习“承包”给孩子,家长只起帮助、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不搞过多干涉和指挥。也就是说,达到什么目标,考出什么成绩,时间如何安排,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因为这是他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12.
王金战 《教育》2015,(1):17
在高考期间,家长都希望关键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更多地为孩子做些事情。可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家长究竟做些什么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呢?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尽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让家成为考生最稳定的支持基地。孩子考上理想大学深造自然是幸事,但即使失利也不能认定全盘皆输,现在孩子求学道路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家长要从内心认识到高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要为当下这件事负责。家长和孩子最好通过协商,明确哪些事情是孩子自己要做的,哪些事情是父母要做的,哪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些家长复工,宅家生活学习的就只剩下孩子和老人,有的家庭甚至只剩下孩子。如何让孩子在家高效学习成为家长最关注的事情。为人父母,放手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面对还处于他律阶段的孩子。但是家长这根拐杖又不得不撤。人撤走,心留在孩子那,是很多复工家长内心的真实写照。拐杖终究是要撤的,家长们不妨给孩子们扯根成长的藤。当然,这根藤不能是荆棘织就的,这根藤,家长要用爱、关注、期望、温情和智慧来编织。  相似文献   

14.
正当孩子发生冲突时,很多家长把精力放在解决冲突这件事上,往往忽略了事情的本质,也没有利用好时机教育孩子。每个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每次带孩子出去参加活动,都免不了发生孩子为了争抢玩具争吵,甚至动手的事情。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有时觉得手足无措,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错了,管一下就行了;如果是别人的孩子错了,直接去管又不合适。有的时候,家长之间聊天,根本没注意到事情的来龙去脉,每个孩子都是站  相似文献   

15.
第一讲怎样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是家长急于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好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任何人做事有了目的,就有了热情和毅力。  相似文献   

16.
家长:现在家长们越来越忙,让孩子学琴、学画、学识字、学算术。家长忙,孩子忙,也不知道这是喜还是忧。老师: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早期教育也是应该的,只是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任何事情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家长:如果孩子本人并不愿意学这些东西,而家长又认为这是孩子必须学习的,矛盾出现了,究竟如何解决?我认为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强迫孩子学他们不愿学习的东西。老师:孩子的意愿也并不  相似文献   

17.
李慧艳 《山东教育》2004,(27):62-62
现在,有不少孩子做事精力不集中,多动不安,不能持久地去完成一件事情。这个问题是许多家长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棘手的一件事情。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做事的持久性呢?一、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目前的一些家长以为很重视自己的孩子,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他们所重视的往往是自己孩子的聪明程度,身体的健康和营养情况,却并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现在的父母应更多地了解一些自己孩子的如下状况;l.孩子的气质特征是好动的还是好静的;2.兴趣爱好如何;3.智力发展水平怎样;4.注意力、记忆力和意志品质如何。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孩…  相似文献   

18.
Q杭州市的一位家长问:我的孩子愿意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一些她的所谓的小秘密。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我对怎样指导孩子写日记不是很懂,希望能看看其他家长都是怎样教孩子写日记的。A主持:写日记能锻炼孩子的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一种记录形式。小学生写日记,能培养他们恒心和毅力。我们看看杭州市的部分家长是怎样做的吧。观点1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最重要的。我的女儿觉得写日记很有意思,放学回到家里,有时间就拿出她的日记本,按照日记的格式,一行行地写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有时候,女儿也犯愁没什么内容可写,产生了厌烦…  相似文献   

19.
一、设计意图上小学是大班孩子最向往的一件事情。这代表着他们心理上的成熟和需要。我班正好有家长在小学当教师,这是一个很好教育资源。利用家庭友好活动日,我们和家长一起设计了以下的小组活动,让孩子与家  相似文献   

20.
家长根据自己的条件用适当方式留下孩子的成长印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既可以丰富家庭生活,增强家长科学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也可以为孩子留下有益的纪念,为孩子将来的自我教育提供些活生生的材料。这里介绍三种方法: 写日记不必每日都记,但内容不能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