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一篇名为<快乐王子>的童话呢:一只即将飞往埃及过冬的燕子,在一个城市中停留时落到了快乐王子的雕像身上.  相似文献   

2.
五四前后,在新文学阵营里,对王尔德作品的译介曾形成一股热潮。郁达夫是最早将王尔德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作家之一,他不仅翻译了王尔德的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而且还翻译了王尔德为这部小说所写的《自序》。与此同时,王尔德对于“美”的执着追求,他的非功利主义和非道德主义的文艺观,以及他对表现颓废、堕落等带有“恶之美”色彩的生活的偏爱,都在郁达夫创作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3.
王尔德(1854—1900)是十九世纪末英国著名的唯美派作家。王尔德在中国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作品很早就介绍到了中国。一九○九年,鲁迅、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中就收有他的童话一篇。他的戏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曾由洪深改编为中国话剧《少奶奶的扇子》,搬上中国舞台;《莎乐美》曾由南国社在中国舞台上演出。他的散文集《狱中记》曾由张闻天等译成汉文,于一九二二年在中国出版。他的童话共九篇,原文于一八八八年和一八九一年分两集出版,一九四七年由巴金译成汉文,并把两集合为一集,  相似文献   

4.
提起“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这个口号,人们立刻会想到唯美主义运动;提起英国的唯美主义运动,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王尔德。这位时运不济的作家、戏剧家在短暂的一生中不遗全力地鼓吹唯美主义,把自己的名字和这一文艺思潮紧密联系起来,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ism)是十七世纪来起源于欧洲(主要是法国)的一种文艺创作理论和方法,其影响至今还能在不少作品中找到一二。  相似文献   

5.
王尔德与解构主义诞生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却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解构主义的哲学基础来自于它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瓦解,其矛头直指一切等级制和中心制。王尔德一生也颠覆了难以数计的二元对立。本文拟分析王尔德和解构主义者的代表性观点和方法,指出他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6.
奥斯卡·王尔德,19世纪英国最为著名的唯美主义艺术运动倡导者,英国著名的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作家,唯美主义的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尔德诗歌作品中充满着浪漫主义元素,分析其诗歌作品中所具有的浪漫主义元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浪漫主义诗歌题材的运用,多用民谣、抒情诗、颂诗、十四行诗、讽刺诗、挽诗等形式,主题表达上沿袭英语诗歌的传统,寄情山水,讴歌自然,简约地表达浪漫情怀;表现形式上主观性也很强,王尔德的主张比较接近于浪漫主义,如对想象、感觉、个性以及创造力的推崇和对庸俗、低劣、乏味的唾弃,都与浪漫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王尔德信奉“艺术至上”的纯艺术理论,主张艺术高于自然与生活,是非功利、超道德且纯“形式”的。现实生活在他看来是虚伪丑陋、平淡乏味的。因而,他提倡生活艺术化,致力于在现实生活之外创造一个独立纯美的艺术世界,同时与当时盛行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相对立,希望用心中富于个性与爱的艺术之美来同现实的丑恶相抗衡。  相似文献   

8.
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有一次举行宴会。来宾济济一堂,在客厅等了很久,才见主人匆匆跑来。客人问他到哪里去了?王尔德答道:“在校阅我的诗稿。”客人又说:“这大半天,你做了不少工作吧?”王尔德很满意地说:“我做了一件极其重大的工作:我删去了一个逗点,但经过反复思索,我又把它加进去了。”  相似文献   

9.
"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自古有之,但唯美主义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的兴盛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社会渊源和作品渊源.19世纪后期的英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非常繁荣,社会物质财富非常丰富,已经进入半福利社会,社会矛盾相对减弱,呈现歌舞升平的景象.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王尔德成长于爱尔兰中产阶级家庭,母亲是有名的爱尔兰女诗人,在牛津大学接受了8年具有唯美主义思想倾向的导师的熏陶,受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作品的滋养,成就了不朽的作品,开启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唯美主义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奥斯卡·王尔德自觉地以形式主义主导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写出了一系列带有鲜明形式主义美学特征的作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语言美的追求、对陌生性效果的营造、纨绔子形象的塑造以及诡论言辞的运用等。这些互相联系的方面,不仅标志了王尔德创作的唯美主义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世纪末”审美现代性发展演化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生及其作品都富有争议,但人们普遍认同他的童话作品的风格是纯真美好的.王尔德在为孩子所作的此类作品中表达了自己身为一位唯美派作家对于爱和美等问题的独特思索,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论王尔德童话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德打破传统童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正反人物性格鲜明的、扬善惩恶为主题的创作模式,他多以善无善报的悲剧结局为主题,折射人世间的冷酷和丑恶.人物多重性和可变性性格的塑造;花和心等传统意象的反义运用,童话篇名的反义设置;非童话生僻词、复杂句式和刻意修辞的使用,都是王尔德童话的特点.他以童话为"面具",对现实社会的冷酷与丑恶进行揭露和抨击是其童话的主要特点,也是其童话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英国著名文学家王尔德创作的四部社会风俗喜剧均以上流社会为题材,以花花公子为主人公,以反义的剧名,借以讽刺、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具有反叛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尔德的童话故事除了遵循一般童话中的惩恶扬善、锄强扶弱、劫富济贫及褒美贬丑等主题外,还以唯美主义观点探讨"幸福"、"真爱"、"心灵之美"、"灵魂"等重大命题。王尔德的童话故事颠覆了以往传统故事的模式,在传统的童话故事中往往都是以喜剧结尾的,但是在王尔德的故事中死亡却很常见。本文分析了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情节,阐述了其对读者产生的心灵震撼,从而发现其童话的崇高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拉斐尔前派作家的生活或作品使其受益匪浅,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王尔德早期的生活和创作之中。拉斐尔前派启发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强化了其唯美主义生活观,而王尔德则继承了拉斐尔前派肉灵合致、崇拜纯形式及其诗画结合的特点,并使其诗歌带有明显的印象主义特色,而且其诗具有拉斐尔前派仿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因为其艺术非道德论的主张与生活实践中"不道德的行为",王尔德常被误解为主张艺术与人生分离的纯艺术家和"败德者"。事实上,王尔德所主张和实践的是一种美学化的伦理,由浅层的生活审美化、礼仪规范取代道德情感和深层的空无主体观与个体设计和创造生活构成。浅表审美化中存在一些深为诟病的问题:只关注外表的美丽而忽视心灵的滋养;对艺术的崇拜沦为商品拜物教;非人性的审美化目光将他人物化为客体。但深层审美化中蕴含着许多积极因素值得肯定:互为主体性观念促进对他人的个性、差异与自由的尊重;审美关注的特征意识、偏好意识、警觉性和关注导向对异质性的公正对待。  相似文献   

17.
<正>我时常想,该如何形容他——我心目中的王尔德呢?他好像是爱尔兰诗人笔下触不可及、随风摇曳的那朵玫瑰,又像是沾染了莎士比亚悲剧风格的咏叹调,又或许一句charming(白马王子)足矣。他高傲,他才华横溢,他甚至直言:除了天才,我一无所有。可我却认为他是孤独的,尽管他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孤独的他最后客死于异国他乡的一个小旅馆里。  相似文献   

18.
国内王尔德喜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15年我国就开始了对王尔德喜剧的翻译,迄今为止,王尔德的所有喜剧皆有一个或几个中译本。对王尔德喜剧的研究则始于上世纪20年代。80年代至今,是王尔德喜剧研究的繁荣期。此期王尔德喜剧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对王尔德喜剧作品进行具体、客观地分析,以此探讨王尔德喜剧的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第二,从唯美主义角度研究王尔德的喜剧;第三,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与国内王尔德唯美主义研究相比较,对王尔德喜剧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关王尔德喜剧的诸多问题仍是众说纷纭,因此,王尔德喜剧研究是一个有待深入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王尔德被文学界誉为唯美主义作家、“现代第一人”,笔者认为他同时还是一位有着超前女性观的男性作家。19世纪后期兴起的女权运动和其家庭背景是王尔德女性观产生的主要原因。他的女性观在其作品和言行中均有表现。他所具有的女性观也应当是其“现代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王尔德独具匠心地采用了反义的篇名、反义的主题、反义的意象等创作方法。这种反义创作,事半功倍地达到了他运用文学作品来讽刺、揭露和批判现实社会冷酷与丑恶的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