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榜样的力量永恒攀枝花日报社总编室主任张红在我18年记者生涯中,那么集中、那么紧迫、那么艰辛的采访莫过于这次采写英模人物了。在《攀枝花英才谱》栏目登载的112泣模范人物中,我共采写了8位,他们有手持钢枪,为祖国的安危站岗放哨;有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奉献青春...  相似文献   

2.
人物专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体裁。这引起人们的兴趣。它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笔墨春秋20年,我采写了300篇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特写。这些人物中,既有省会名流,又有在省会驻足的国内外新闻人物。现将采写过程中的两点体会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民族是崇尚英模的民族,我们的时代是英模辈出的时代。宣传讴歌英模人物,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高扬时代主旋律的需要。然而,过去媒体在宣传英模人物时.有时不免失之偏颇,即人为地、有意识地将英模其人其事加以拔高,仿佛不如此,不足以展现英模人物的高大形象。作家映泉先生在长篇报告文学《于无声处响惊雷——王涛事迹纵模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对劳模王涛的宣传,却没有这种偏颇。  相似文献   

4.
核心提示:如果把人物通讯的采写对象归类一下,大体有英模人物、先进人物、知名人物、反面人物等几大类。而兼具"同乡、骄子、荣耀、励志"关键词的采访对象,就有点儿难以归行入类了。可是,这类人物正越来越多地走上地方报纸版面和电视屏幕。励志类人物,就是许多省、市媒体笔下的堪称骄子的故乡人。他们中有专家学者、技术权威、行业领导、军队将领,也有商界精英、知名演员、体育明星、海外游子等。在这类人身上,既具有拼搏进取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7,(4)
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文/候三省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写好人物通讯这一体裁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而要写好人物通讯,采访是第一关键。如何“挖回”你所需要的材料一是迂回式采访。在确定了采访线索与采访对象之后,采访者一般急于想“挖到”第一手资料,因此,大都跟被采访...  相似文献   

6.
人物专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体裁。这引起人们的兴趣。它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者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笔墨春秋20年,我采写了300将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特写。这些人物中,既有省会名流,又有在省会驻足的国内外新闻人物。现将采写过程中的两点体会与同行交流。 一、关于善用眼睛采访人物 观察是记者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写人物专访,观察细致,从人物的服饰、举止神态,到周围的有关事物,都应在记者视线之中,尽管在特定的场合采访,可能会受到不少限制,但是只要记者善用眼睛,还是会获得…  相似文献   

7.
写人物通讯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想写好却不容易。笔认为在采写过程中,“第三”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这里的“第三”是指熟悉主人公的其他人。在人物通讯写作时,要注重以他们的语言和视角来介绍和评价主人公。在人物通讯的采写过程中,“第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蔡艳 《东南传播》2021,(10):67-69
英模人物传记片作为主流电影的重要分支,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着特定表达内涵与形式特征.本文主要从英模历史片梳理、叙事策略、视听呈现等维度对《革命者》进行深入剖析,试图探索出一条将个人风格与主流题材故事融合英模人物传记片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烈士的亲属,向家乡山东省诸城市捐赠了王尽美烈士在"全国双百英模人物"和"山东百名英模人物"评选活动中荣获的纪念证书、奖章,以及王尽美烈士长子王乃征在世时搜集  相似文献   

10.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不少英模人物和动人事迹。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有的数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有的身患绝症,坚守工作岗位,顽强和病魔作斗争;有的同歹徒搏斗,英雄献身。弘扬英模人物这些品德和精神,无疑将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穆青同志在《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中说:“我们在采写人物通讯的过程中,比较喜欢运用质朴的白描手法。”  相似文献   

12.
人物通讯采写中,人格美是确定采访对象是否值得报道的首要因素:真实美是人物通讯采写中美学特质的核心.这是选择确定人物通讯采访对象的两个必备的美学特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人格美与真实美的契合就是要求记去真实地写一个好人.显而易见,在这个层次上很难写出能产生广泛、强烈共鸣的人物报道.因为人格美和真实美在现实中很容易达到,也是采访的基本要求,人物报道应该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物专访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新闻体裁。它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是把三融为一体的一种报道形式。笔墨春秋20年,我采写了300篇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特写。这些人物中,既有省会名流,又有在省会驻足的国内外新闻人物。如世界第一位深入南极腹地的女地质学家金庆民。我国名中电脑专家、“五笔字型”发明王永民教授,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等。  相似文献   

14.
王韪义 《视听》2023,(9):17-20
英模题材电视剧以英模人物为原型,体现主流价值观,是中国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中的新发展。《大山的女儿》是典型的英模电视剧,它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角色塑造、叙事结构和内涵发掘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挖掘了新时代中国式的青年英雄角色、新时代叙事策略以及新时代青年初心与使命的内涵。正是这种艺术创新,让该剧有了不同于普通英模类电视剧的时代内涵,体现出新时代英模电视剧的新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15.
穆青以人物报道而著称。他的人物通讯集《十个共产党员》①收录了他在不同时期采写的人物报道,堪称传世佳作。“工人的旗帜”赵占魁,是穆青刚到延安《解放日报》工作不久采写的一个典型人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穆青人物报道中影响最大的一篇;“铁人”王进喜、“  相似文献   

16.
人物采访是一个老题目,也可以成为一个新课题。报纸上的人物通讯,是新闻宣传中一种经常运用的重要形式。人物通讯主要是反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过去十分强调这一点.是正确的。但在认识上往往也不无偏颇。“主要”之外,还有“次要”。现在随着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现实生活越来越复杂多样,我们在理解和认识人物通讯的题材时也应当宽一些。即不但先进人物要采写,其他各类人物只要具备新闻因素,都可以采写成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17.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通讯体裁。擅长人物通讯采写的名记者穆青曾说:‘在这样一个时代,美的事物纷至沓来,美的观念日新月异,美的理想催人奋进,美的情操感天动地。新闻记者应该睁大眼睛,去发现美、捕捉美。”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央新闻单位任长霞事迹采访团的记者们深入河南登封市采访,他们被党的好女儿、人民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以英模精神采访英模,在采访英模中学习英模,以对英模的崇敬和对事业的挚爱,满腔热忱地宣传英模,树立了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本刊以最快的动作,约请采访团的几位同仁撰写了采访任长霞的体会文章。他们在采访中切身实践“三贴近”,打破以往“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采写模式,用手中的笔,用饱含情感的泪水,为人们讲述了任长霞一个个亲民、爱民、敬民、为民的故事,同时也让人们深切地感到了英模的可亲、可敬、可感、可学。 任长霞先进事迹的成功宣传也告诉我们,新闻宣传改进的余地很大,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空间很大。怎样更好地唱响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改进我们的宣传报道,读了这几篇文章,相信会给大家以生动的启迪和解答。  相似文献   

19.
广播人物报道是广播媒体经常采用的一种宣传报道形式,借助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访谈等写作手法和同期声、电话连线、音响等技术手段,在塑造人物方面声情并茂、生动活泼、富有感召力,倍受听众青睐。笔者从事广播人物报道的采写已有多年,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想采写出优秀的广播人物报道,就需要深入采访,精心提炼,细心制作,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全面展示人物风采。  相似文献   

20.
我参加了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下面简称《嘱托》和《报道》)的采写工作。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篇通讯采写、构思的过程,谈谈它们产生的具体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