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著作。“次”范畴是这部著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次”范畴这个问题上,学术界争议很大。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1.“次”与“格”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2.立“次”是否有必要。从“次”和“格”的关系看,“次’来源于“格”,但“次”不完全等同于“格”;“次”模仿了“格”,但这种模仿是创造性的模仿。立“次”是必要的,“次”范畴的设立不仅存在于说明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而且在于说明词入句后语法意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53页:“1774年,各地代表齐集费城,召开第一次大陆会议。”这里的“次”与下文“不久,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中的“届”不一致。通常,“次”“届”在作为会议的限定词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但从史实上看,这里的“次”“届”则是并列的,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统一,“次”改成“届”。“第一次”与“第二届”$江苏省如皋中学@范从华  相似文献   

3.
李润 《茂名学院学报》2003,13(2):13-16,23
《马氏文通》的“次”在汉语语法史中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了“次”的性质、范围和来源,“次”与“格”的区别及使用范围,分析了“次”的作用、“次”的矛盾及其原因,指出了它在语法史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接连犯了三次“左”倾路线错误:矍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这三次“左”倾错误,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时间长,一次比一次影响坏.这三次“左”倾错误尤其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尽管,这三次“左”倾错误的产生与形成有着深刻的中国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根源,但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在指导中国革命的政策与策略上的“左”倾错误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工科高校,一般有两次设计实践。一次是“课程设计”,一次是“毕业设计”。有人认为第一次是“初出茅庐”,只宜“砂盘训练”,第二次方可“真刀真枪”、“实战训练”。笔者赞同层次上的循序渐进,但对于上述观点却不敢苛同。毕业设计作为进一步的训练,理应提高到“实践”的水平,使学生得到一次全面的实际锻炼。  相似文献   

6.
“二次作文”中的“二”并不是一个实数,而是一个相对数。对于习作能力优秀的学生来说,他可能就是“一次”作文;对于习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他可能就是“两次”作文;对于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可能是“三次”作文,甚至可能是“四次”作文。  相似文献   

7.
“二次作文”中的“二”并不是一个实数,而是一个相对数。对于习作能力优秀的学生来说,他可能就是“一次”作文;对于习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他可能就是“两次”作文;对于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可能是“三次”作文,甚至可能是“四次”作文。  相似文献   

8.
根据《马氏文通》给“同次”所下定义,只有既“所指相同”,又“次相一致”或“同居一次”,才可以看作是同次。所以《马氏文通》所列的同次十四式中,只有两式才是真正的同次。《马氏文通》“同次”的这种混乱,是其用语义分析代替语法分析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超越”出发,以里尔克的《豹》和牛汉的《华南虎》为例,用“二次超越说”对“象征效应”作出自己的解释:第一次“超越”,诗人以自我的“生命意识”溶入“原型”创造具有“超越”原型意义的审美形象;第二次“超越”,读者以自我的“生命意识”溶入诗人的审美形象,作出具有创造性的“超越”原作的审美闸释。“象征效应”正是在对这“两次超越”的诗学阐释中展开,又是在这“两次”诗学阐释中“超越”。  相似文献   

10.
《卖蟹》中的小姑娘,“笑”得妙。一、姑娘笑了十次。十次“笑”,各有各的蕴含。第一次是“从容地一笑”,展示了小姑娘沉着稳重的性格。第二次是“开心地笑”,第三次是“嘻嘻地笑”,都是笑过滤嘴不听人好言和缺乏捉蟹经验。第四次是“不动声色地笑”,揭穿了过滤嘴的骗局。第五次是“从鼻子里哼出一声笑”,蔑视了贪小便宜的过滤嘴。第六次是“甜甜的笑”,表明了小姑娘既对自己的胜利充满无比喜悦,又对过滤嘴洋溢几分嘲讽。第七次是“破涕为笑”,体现了小姑娘的以诚相待和真心援助。第八次是“莞尔一笑”,潜伏着小姑娘惩治贪财者而又使贪财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马氏文通》之“次”,《比较文法》之“位”及西文法之“格”的内涵和外延作进一步的考查和界定,探究了“次”和“位”的异同及与“格”的关系。“格”和“次”、“位”之间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其基本内涵都指一种位置,但“次”和“位”在对象、论域、分类诸方面不尽相同,“格”可以独立于句外而存在,“次”和“位”却只能放在句中探求。  相似文献   

12.
王健龙 《语文知识》2003,(7):F003-F003
认真研读过《守财奴》的人不难发现,巴尔扎克对葛朗台的称呼有七种之多:称“葛朗台”十一次, “老头儿”八次, “箍桶匠”五次, “老箍桶匠”和“好家伙”各两次,“守财奴”一次(第二个“守财奴”主要是泛指,不算在内)。是什么原因造成称呼的不断变化呢?从下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13.
景教碑“七时礼赞”中“七时”究竞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纭。从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考察佛经中与之类似的“六时礼赞”,确定“六时”为“每日六次”;景教史上曾有过“每日礼拜七次”的仪式,二教均有每日礼拜的习俗,只是礼拜次数存在差异。景教传入中土后,面对佛教“每日六次”的礼拜仪式,极有可能受佛教“六时礼赞”影响,汉译“每日七次”礼拜为“七时礼赞”。因此,“七时”应类比佛教的“六时”,意为“每日七次”。  相似文献   

14.
多少次战争     
《小读者》2006,(2)
老师问:“西班牙在15世纪时发生了多少次战争?”小学生回答得很快:“六次。”“哪六次?”老师又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小学生回答得更快。多少次战争  相似文献   

15.
how often的意思是“多久一次”,用于表示频度。其答语一般有every day,usually.somtimes.near,once a week.twice a month等。表示“次数”时,“一次”用once.“两次”用twice,“三次”以上用“基数词 times”来表示。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的内在矛盾及历史评价朱洪七十年来,对陈独秀在大革命中的错误有过四次较集中的评价:一次是1928年“六大”前后,一次是1958年成都会议,一次是“文革”期间,一次是1979年“三中”全会以后。这四次评价都涉及到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相似文献   

17.
﹄同样的教室,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努力,可为什么自己只能考70分,人家却得90分?这是很多学生困惑和茫然的问题。北京四中的特级教师刘坤指出,这一差异体现出中等生和优等生在“第三次学习”上的不同。学生学习知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课听讲”可以称为“第一次学习”;“家庭作业”是“第二次学习”;此后的知识深化过程是“第三次学习”。通过前两次学习,学生能够学习到基本知识,并学习,知识并没有真正转化为能力。“第三次学习”才是真正形成能力的关键一环。所谓“第三次学习”,是在第一次、第二次学习的基础上,对知识的深入学习过程。首先…  相似文献   

18.
“描写了几次祝福”这一题目,自课文“练习”迻录。练习题指向明显:小说对祝福景象的描写,不是“一次”,而是“几次”。笔者执教是篇多年,印象中,小说对祝福景象的描写,似乎只有祥林嫂“穷死”在鲁镇那年的一次。一篇小说,作者对一种民俗的“描写”,如没有特殊需要,自然也无须有“几次”。然而,查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编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说是言之凿凿。  相似文献   

19.
《变色龙》一文教学时,我尝试紧扣“六、五、四、三、二、一”这六个数字,即“六次判定、五次变色、四次写军大衣、三次提到法律、两次写围观群众、一次环境描写”进行教学,通过这六个数字使学生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性格及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和小市民阶层庸俗、愚昧的社会痛苦有了深刻的认识。   1.“六、五”   对“六次判定、五次变色”设计坐标曲线图如下,并配以“表情像”写出对狗的评价:   六次判定、五次变色,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变”的是对狗的评价;“不变”的是本性:“见风使舵…  相似文献   

20.
高献辉 《江西教育》2003,(23):28-28
《背影》一文关于“泪”共写了四次:第一次写见到父亲,看到满院狼藉,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第二次写望父买橘,“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写父亲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眼泪又来了”;第四次则是接读父亲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见到父亲背影。四次所写的流“泪”,虽都是动情所致,但特写的环境不同,流泪的含义不同,因而用词不同,彼此不能互换,更不能省却。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深刻领会:第一次的“泪”,为祖母亡故,老父解职,家境惨淡,因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泪来”,为“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第二次的“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