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爽 《兰台世界》2017,(20):69-71
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心理对于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关注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心理健康,有利于塑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档案工作者队伍,更有利于保障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笔者对来自于各个领域的档案工作者进行了职业心理现状调查,从职业发展以及心理学视角分析档案工作者对职业的满意度情况和职业心理问题,并从提高社会认同度和档案工作者自身进行自我调适两个方面提出解决职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校对内涵的变化与编辑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彦红 《出版广角》2011,(10):57-59
在计算机排版时代,校对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要求编辑作出调适:转换角色,明确职责,加强责任意识,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能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校对方法;不断充实自己,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充分利用编辑知识结构的互补性,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审制。  相似文献   

3.
“图书质量保证体系”把校对工作列为图书质量中期保障的一部分,对校对工作的作用和责任作了严格的规定,并明确了付印前的“三校一读”制度,特别指出终校应由具备中级职称的专业校对人员担任。这些规定,无疑将有效地提高图书质量,同时也对校对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肖洒 《新闻前哨》2005,(1):34-35
毋庸置疑,校对,在出版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校对人员的职业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份出版物品质的高下优劣。 就报纸校对而言,随着出版技术和报业本身的快速发展,"无原稿校对"时代早已开始,"对着原稿校正核对"的时代已一去不返。文字差错、语句差错、逻辑差错、人名地名差错、知识性差  相似文献   

5.
周奇 《出版视野》2006,(1):29-30
2005年本刊第五期刊登了刘杲同志“出版改革莫忘图书质量第一”的文章。引起不少出版社领导的重视,全国一些社来电来信索要这期刊物。今天我们又向大家推荐一篇我国著名出版家,中国版协校对工作委员会主任周奇在最近召开的西南、中南地区校对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他谈校对工作,实质是图书质量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校对工作者必须具备语言文字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工作者要具备语言文字优势”这个命题原本是《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编校人员在语言文字方面应当具有相对优势。我认为他的这个提法尤其适用于校对工作者。首先,这是校对工作的性质对校对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校对是以猎错为手段、以灭错为目的的工作,其任务就是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实现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从而保证图书的内在质量。根据《咬文嚼字》编辑部对382种出版物中的差错的分析,用字错误占31%,词语错误占15%,表达错误占19%,标点错误占23%,上述四类错误在差错总数中共占88%,其他差错仅占12%。这…  相似文献   

7.
徐力生  顾淑云 《出版科学》2007,15(3):40-41,53
本文分析了传统校对流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阐述了校对流程如何改进及改进后的校对流程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8.
“我是在九江大堤实际上已决口的时候离开的”,“我与一个惊心动魄、终生难再的新闻时空失之交臂——作为记者,有什么比这更令人伤心的呢”,一位记者的“遗恨”让我怦然心动,也令我肃然起敬。遗恨、追悔,我认为这种因职业焦虑引起的心理,对于每位有所追求的记者来说,都程度或深或浅地体验过。我感到职业焦虑是一种客观存在于记者中的普遍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一下这种职业焦虑与心理品质(我理解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提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编辑在校对时应有的心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科技期刊的出版过程中,校对工作的质量是保证期刊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科技期刊文章中的数据、公式、图表以及各种符号繁多,加上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黑白体等版式复杂,极容易出错,常常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编辑部大多无专职...  相似文献   

10.
出版渐趋网络化的形势下,校对从"校异同"为主扩展到"校是非"为主,从依照原稿校对到无稿读校,这就更加要求校对工作者要认真辨别讹误并质疑,更加要求校对工作者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素养。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员从事研究活动的心态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距离说”讨论从事图书工作研究应具有的心态:换一种眼光看图书工作研究,不要仅看到其过程的苦与难的一面,更要看到其对社会的教育意义等有积极意义的一面;换一种态度看图书工作研究,摆脱功利与实用主义,摆脱常人看问题的方法,摆脱所谓的“正常视象”;换一种注意力审视客体,采用特殊审美注意去探索客体的内部本质;与实用、功利保持适当距离,不即不离,处理好图书工作与科研、研究与收益、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与读者服务等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
姜晓翔 《新闻世界》2011,(9):178-179
如今,在新闻职场,激情消退甚至匮乏的现象较为普遍,职业上由好奇而走向平淡带来的“审美疲劳”让一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疲劳感猛增。分析新闻职业疲劳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利用政治思想工作的传统优势加以引导,使其永葆激情,是新闻传播上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员(以下称馆员)承担着图书馆主要业务和日常工作的管理,有的还承担着一定的组织领导工作。他们是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其工作相对繁杂,工作清苦,情绪躁动,因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本文试图通过馆员心理问题的产生提出对策,从而健康地管理图书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电脑校对与人脑校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5.
<正>职业心态是指在从职过程中,应该根据职业的需求,表露出来的心理感情。即指职业活动的各种对自己职业及其职业能否成功的心理反应。有一些心态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具备的,比如学习心态、敬业心态、合作心态等等。但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心态的要求会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记者这个职业,既普通又特殊。普通,是因为它是诸多职业中的一种;特殊,是因为记者传播新闻事实,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作为从事采集、播送、传播和评论描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者的职业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这个题目,我是受到一位老师启发的。这位老师曾问我:为什么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一上球场,就有很强的射门意识?为什么一个杰出的电影或电视演员,一站到摄影机前,就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有很强的银屏意识?为什么一个称职的手术室护士,一站在无影灯下,就能有非常强烈的传递意识?又为什么一个有经验的校对,在经过别人校对的稿子上,一眼就能提出错别字,或别人没有发现的差错,具有特殊的鉴别意识?这些确实是日常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现象,到底说明了什么?是否可以归纳为:每一种工作都有自己的职业意识?编辑是一种既光荣又艰苦的工作,为什么编辑能在纵横交叉、千变万化的信息中,以其特有的敏感和评价能力,沙里淘金,扬糠取米,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东  相似文献   

17.
校对是一种集文字性、学识性、技术性为一体的文化工作。它的特性决定了校对人员应具有自己特定的知识结构。当前,关于“校对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进入新学科新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校对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求其必须是一种专门的人才,必...  相似文献   

18.
陈文 《新闻界》2001,(6):47-47
状态,即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记者,作为新闻工作的一个职业品种,它的状态的好坏直接地关系到记者的成果与成长。特别在新闻业竞争日益加剧、记者队伍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个记者职业状态的优与劣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基本素质对人的影响作用而成了决定该个体成与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关注记者职业状态,就是对记者成长的直接关怀。记者究竟应该调适成一种什么样的职业状态呢?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下列三种状态对记者职业的积极影响:保持醒智、适度焦虑、充满激情。一、保持醒智在这里,醒智一词即指清醒的头脑。一名记者要保持清醒…  相似文献   

19.
陈文 《新闻知识》2002,(1):19-20
状态,即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记者,作为新闻工作的一个职业品种,它的状态的好坏直接地关系到记者的成果与成长。特别在新闻业竞争日益加剧、记者队伍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个记者职业状态的优与劣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基本素质对人的影响作用而成了决定该个体成与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关注记者职业状态,就是对记者成长的直接关怀。记者究竟应该调适成一种什么样的职业状态呢?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下列三种状态对记者职业的积极影响:保持醒智、适度焦虑、充满激情。一、保持醒智在这里,醒智一词即指清醒的头脑。一名记者要保持清醒…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的图书馆员和信息工作者已不能再充当传统“图书馆收藏者”的角色,而应当是集知识工程师、知识编辑、知识分析员、知识领航员、知识中间人等多种角色为一身的新型的网络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