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实验是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探索科学、掌握事物规律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教师在观察实验选择时,要做好充分的教学调研,以提升实验设计的针对性。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应进行多重体验引导,提升学生观察效率;在实验训练设计时,注意拓展训练维度,培养学生生活观察习惯,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改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C3H3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改革实验教学制度、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三方面,就如何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规范性实验操作,训练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创新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C3H3素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分析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实验在分析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定性分析的教学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定性分析实验的教学。通过实验可以巩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丰富感性认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等。这些对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起重要作用。为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对学生预习和指导的检查。定性分析实验的内容较多,如果不充分做好准备,只是照方抓药地进行实验,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强调学生在上实验课前要写好预习报告、实验前教师要进行检查,没有做好准备的不准进行实验。 2、加强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对分析化学中的基本操作,如沉淀的洗涤,分离,气体的鉴定,点滴反应等操作,要反复训练。由于违反操作造成的试剂污染是分析实验中经常发生的问题,所以在实验中除教师应反复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如向离心管中滴加试剂的方法等)还应该要求同学们互相纠正错误的操作。这对培养中学化学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注意掌握正确的反应条件。定性分析的实验对反应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实验中我们不仅应该注意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养成一个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实验习惯,才会有熟练正确的操作,才可能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和提高实验数据的可信度。而良好的习惯,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管理、严格训练、逐渐培养形成。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下面谈谈怎样对学生进行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通过教学中精选实验内容、强化实验预习、做好实验记录并完成实验报告及贯穿绿色化学思想四方面的改革,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在实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实验习惯不良、实验操作不规范以及忽视实验安全等问题。作为教师要在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必须做好实验备课 ,严格操作规程、填好实验报告以及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操作、鉴别、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生物新教材增加了生物开放性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实验从准备、选材、设计、操作、分析到结论的全过程,有利于在独立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学生活化生物知识,训练和提高技能,培养能力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生物开放性实验的优势,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生物开放性实验的具体做法1.组建实验小组。为了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应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实验。学生每2人自由组成小组,有利于取长补短,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和优势,提高实验效率。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  相似文献   

8.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光靠学生的自觉自悟是不能奏效的,光靠教师的说教、规劝也是不能完成的。我们知道,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外部要有一种动力,推动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反复强化的训练,这种动力就是兴趣。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知识的获得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分析和观察物理实验,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实验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和加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只有让学生在实验中抓住重点。初中物理教材中,学生实验按照实验训练的侧重面及目的可分为四类,要做好各类实验,应该对其应用和要求有所了解。1 测量性实验,这类实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侧重于测量工具和基本仪器的使用,涉及到刻度尺、天平、量筒、弹簧秤、温度…  相似文献   

10.
改革细胞与遗传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从基础实验、提高实验、综合实验3方面就不断改进细胞及遗传学实验教学,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强化实验技能、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教学中,明显地存在着忽视基本操作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中考化学实验考试学生易犯的错误入手,分析了如何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和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多操作、多实践,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语言新课程中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根本。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并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13.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光靠学生的自觉自悟是不能奏效的,光靠教师的说教、规劝也是不能完成的。我们知道,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外部要有一种动力,推动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反复强化的训练,这种动力就是兴趣。也就是说,教师要找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突破口,才能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突破口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4.
1坚持课前预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在教学新课之前,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布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预习习题,让学生独立地解决,并在课堂上主动交流、共同探讨。这样长期坚持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每篇课文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训练形式。  相似文献   

15.
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围绕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本文从基础实验、提高实验、综合实验三方面就不断改进生化实验教学,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强化实验技能、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习惯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和品德所必需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我们应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1 学生实验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1 1 实验操作不规范学生对基本操作重视不够和实验不规范是比较普遍的。实验过程中有许多不好的习惯。例如 :药匙用毕后没有立即擦洗干净 ;胶头滴管取用药品没有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 ,使药品流入胶头滴管造成药品的污染和胶头的腐蚀。废液废物没有倒入指定的废液缸中 ,实验课上完以后 ,遍地是水 ,实验台上水渍斑斑 ,纸屑、火柴梗随便仍。1 2 化学…  相似文献   

17.
胡晓勇 《考试周刊》2010,(19):223-224
初中科学课程离不开实验,在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对实验教学的探索不断创新,但很少有人顾及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事实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正确使用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初中科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最基本任务之一。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才能自主完成各类实验和探究。因此,我们在追求实验教学创新的同时,切莫忘记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必须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只有通过坚持不懈、有条不紊的训练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才能养成。  相似文献   

19.
赵红娟 《考试周刊》2012,(48):76-77
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速度加快。教师应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让他们在学习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在电气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实验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实验,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操作能力,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在电气实验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的是实验的规范教学。实验规范教学包括实验计划的规范,实验演示的规范,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查错的规范及实验报告的规范。只有我们规范地进行实验教学,并引导和强化学生对课程实验的重视和认识,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后续的专业实践环节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