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学芝 《档案天地》2013,(6):41-42,34
当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毛泽东称他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华莱士说他是"唯一的美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两次蒙冤入狱,但始终对中国有特殊感情,这个人就是李敦白。他有一位相濡以沫的中国妻子,全家都致力于中美文化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出狱后他找到真爱李敦白,1921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市,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律师,母亲是俄罗斯移民。1943年,美国陆军当局调  相似文献   

2.
有一位美国人,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时期,热情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他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35年。然而,在此期间,他两次蒙冤入狱,在铁窗中苦苦煎熬了16年多,只享受了19年的自由。获释回到美国之后,由于他在美国和中国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而且深刻了解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致力于发展中美贸易。在耄耋之年,仍然不辞辛苦,万里之遥.飞来飞去,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国民党元老之名门,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共产党;他是党的忠诚战士,却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路;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地生还;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凭这关系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1983年,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已提名他担任国家副主席一职,他却在会议期间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2008年的9月25日,正是他100年诞辰,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再一次呼唤这个远去的身影—廖承志,再一次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感受战火纷飞中那一份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4.
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邹韬奋,在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年代献身革命新闻事业.曾经一次入狱,六次流亡.他在1937年9月20日——因“爱国有罪”在“救国会七君子”案中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出狱不久写道:“自己已经干了15年的编辑.为着做了编辑,曾经流亡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被靠我过活的家族埋怨得要命.但是我至今‘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为了这事业,韬奋矢志不渝,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相似文献   

5.
海子  竹立 《新闻天地》2007,(1):17-20
表面上,他是风光无限的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背地里,他在家里开起了“毒品批发部”,且“生意”越做越大,还把毒品卖给下属卖给亲戚,成为当地有名的两大毒枭之一,案发前已“晋升”为当地第一大毒枭。2006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以贩卖毒品罪对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副局长云争气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6.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滞留在那里的著名诗人戴望舒因“对抗皇军”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压抑伤痛,穿透黑暗,寻找“永恒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生前十二次来辽宁,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1978年9月,这是他第七次来辽宁。在视察辽宁和东北各地期间,发表了一系列被称之为“北方谈话”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对辽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指导作用,现在还使辽宁人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8.
刘霞 《中国档案》2022,(10):86-87
“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既是为新闻出版事业奋斗的文化名士,又是为呼吁抗战救国斗争的爱国志士,更是为实现民主政治奔走的民主斗士。他就是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政论家邹韬奋。他一生创办6报1刊,6次流亡,1次入狱,历经险阻而矢志不渝。周恩来曾亲笔题词:“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石金发,1924年12月生,金坛市茅麓镇杨山村人。1938年6月他14岁时第一次参加新四军。1941年7月第一次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是指导员范书斌。1942年12月,他的继父请人送来一封烧了角的信,说明母亲已病危了。部队批准他三天假。因侵华日军“清乡”,石金发所在的部队打游击战,驻扎地址不固定,三天假期之后,他失去了和部队的联系,只好暂在人家当帮工。1943年7月,他再次参加新四军,编入四十七团一连三排七班。第二次入党是1946年3月。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60年3月转业,先后在金坛县钢铁厂、手工业局、柴油机厂任职。1981年9月离休,享受副处级待遇,定居金坛。  相似文献   

10.
我熟识一位老裁缝,每次上街都得到他店里坐一会儿。最近,我请他给我做了一件春装,尺寸已经量好了,他忽然想起了去年曾给我做过一件秋装,硬是让我回家取来穿给他看一看,经过他仔细地对照反复修改尺寸之后才放心。我说做件衣服怎么这样麻烦。他说“七次量衣一次裁嘛。”尺寸量好了再看他操起剪刀,只听得一阵卡嚓卡嚓的声音,一件衣服三剪两裁就成了,真是游刃有余。我们搞新闻报道,不也同老裁缝师傅一样吗?应该把功夫用在下笔之前。诗人陆游“功夫在诗外”与老裁缝“七次量衣一次裁”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七次量衣一次裁”就是老裁…  相似文献   

11.
多少年来,在宝鸡市城乡各地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每到中午十二点三十分,千家万户不约而同地收听我们宝鸡电台的“七色阳光”节目。“哎呀,小文娟又有新情况啦!”人们边听边议论,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小文娟”身上。“小文娟”是一个曾被几次转手拐卖的五岁小姑娘,为了寻找小文娟和她的家人,我们在今年新开办的综合性大板块直播节目“七色阳光”中,先后九次作了连续报道。一石激起千重浪,这一报道所产生的影响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小文娟的父亲为寻找女儿倾家荡产,历尽千辛万苦,折腾了两年多,没有任何结果。正当他和全家人  相似文献   

12.
张鸿雁 《声屏世界》2011,(12):64-65
剧情简介 《越狱》是在2005年8月由福克斯电视网推出的,第一季播出时,曾创下了福克斯电视台七年以来最高的周一收视记录.超过1800万观众收看了该剧的首播。《越狱》讲述了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智慧超群的建筑设计师Michael的哥哥Lincoln因被认定犯有谋杀罪而被判入狱,Michael坚信哥哥是被冤枉,遂假装抢劫银行而故意身陷图国。Michael在法庭上拒绝为自己辩护,他只有一个要求,也要进入福克斯河监狱。  相似文献   

13.
韬奋(1895—1944)是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者,革命实践的民主主义者,最后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他为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奋斗了一生,始终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作艰苦的斗争.他主编了一系列的报刊,经历了一次入狱和六次流亡生活;他与黑暗势力作殊死战,争取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和生命的自由,是一个英勇果敢坚强不屈的文化革命的斗士.他是新闻出版事业工作者的楷模,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4.
2007年4月28日中午,一场特殊的婚礼在沈阳军区202医院的小花园里举行。这场婚礼起缘于对一个七岁的白血病患儿的关注。家住沈阳市郊区的七岁男孩王博文不幸患上白血病,他13个月大时父母离异,妈妈去外地打工,从此母子天各一方。得病后他十分想见到妈妈,想重新得到母爱;想让爸爸妈妈重新结合在一起并给自己一个完整的家;想自己的病能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多佛尔宣判     
4月5日,英国法庭对去年多佛尔港58名中国非法移民在货车内窒息而死一案作出裁决,荷兰货车司机瓦克尔“过失杀人罪”、“密谋偷运非法移民进英国罪”等4项罪名成立,入狱14年;同案另一被告郭英“密谋偷运非法移民”罪名成立,入狱6年。  相似文献   

16.
与胡万林类似的事件,较著名的近年来还有两起。一起是“癌症克星”李之焕事件。广西兴安县农民、小学文化程度的李之焕今年65岁,1953年、1962年两次入狱,先后坐牢21年,1981年出狱。他声称在狱中学习并苦练出一身“好医术”。出狱后非法开设诊所,专治癌症。一些作家、记者对他大肆吹捧。他的名声大振,还戴上“癌症克星”桂冠。作家洪湘明在关于李之焕  相似文献   

17.
莫里哀(1622—1673)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莫里哀的父亲是巴黎的装设商,父亲希望他继承商业,可儿子却对戏剧发生了兴趣。1643年,他组织了“光耀剧团”,由于缺乏经验,剧团经营惨淡,负债累累,被捕入狱。父亲替他还清债务,把他营救出狱。1645年至1648年,莫里哀加入另一剧团,  相似文献   

18.
清晨五时。“哗啦、哗啦”的铁镣声,打破了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看守所内的寂静。为了解云南省禁毒情况,记者获准与临刑前的死囚及服刑的毒品犯交谈。28个依法判处死刑的毒品犯,被荷枪实弹的武警分别押入四间审讯室,司法人员对他们“验明正身”。司法人员逐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籍贯?职业?”“你是因为什么事情被捕的?你是因为什么罪被判刑入狱的?”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一位单亲母亲,为了将儿子送入百里之外的一所好学校上学,不惜借下巨额高利贷。沉重的债务压弯了母亲的腰,压垮了她原本朴实善良的人生信念。为了偿还高利贷,母亲竞当起了“人体”毒犯,将毒品塞入下体,一次次用身体将毒品从云南贩运到南京,并发展了一名女马仔……  相似文献   

20.
近期明星吸毒被抓的新闻再次激活了高礼的某些记忆。他曾经是警方的线人,在一次长达4个月的“交易谈判”中,协助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贩毒案,自此之后,他销声匿迹,8年之后,他再度现身。一名毒贩即将刑满释放,他找到警方,希望了解此人狱中改造情况,以防遭打击报复。50岁的高礼很反感线人的称呼,他极力区隔与职业线人的种种不同,他是成功的商人,和警方合作出于对毒品的憎恶、公民的正义感、与警察的私人情谊以及追求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