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的出版社每进一个人都必须通过层层考试。第一层考试是写作,如写小论文,什么内容的都有,这是看考生的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第二层是面试,通过层层的面试,看考生的道德素质和沟通能力。这种考试不是一次两次就完结了,在一些大出版社,可能要考四次或五次。  相似文献   

2.
在纽约只有我和老公两个人,我们闷坏了就絮絮叨叨地聊天。两个在纽约连车都没有打过、没花自己的钱吃过一顿超过30美元的饭的人总是讨论:我们到底算不算失败者?他考了4年才考上北大的研究生,这4年中,几度入不敷出,穷途末路地去做律师,接一些诉讼费不超过3000块的离婚案,而且当事人都热爱倾诉,不爱付钱。  相似文献   

3.
3月30日、31日,全国36万考生同时参考每个考场配备了7名考务人员,比高考还严有的考生中途退场,有的晕倒,大部分人的表情不轻松司法部长考场巡考,质疑"考试露题传闻"  相似文献   

4.
解析与思考     
一些考生连“三个代表”或者“四有新人”这样既很基本又很重要的政治概念都不熟悉或不了解。以往的职称评审方式在衡量申报者是否达到任职资格必备条件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上不统一,各地区、同一地区的各单位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可能各不相同,以致同等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可能实际业务水平相差甚大。考试不仅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而且总有一定的局限性。刘杲先生曾说:“考试只能考出合格的编辑,但是却考不出优秀的编辑。”不妨在如何使主观题的答案客观化方面再作一些研究,把需要考生动笔书写的文字量尽量减少一些,让他们能把“动手写字”的时间节省下来支援“动脑思考”。 2003年10月12日,将举行第二次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大纲和辅导教材的修订工作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5.
我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学校,没有离开过图书馆,没有离开过书。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是想办法要看书的。文革前我在中学里教英文,文革开始,英文没有办法念了,因为当时说英文教材里都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我想英文不能丢掉,否则再学起来就很困难。后来机会来了,《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出了英文版,我就读英文版。这样我学了英文,也没有人敢说我思想不好。到考研究生时和人学以后,我的英文基础就起作用了。  相似文献   

6.
周占亮 《大观周刊》2013,(11):219-219,232
每次判卷.作文总使人不太满意。发下卷来,考生又总对分数不满意,觉得自己的作文不应只得这点分。教学,考试,考试,教学。翻来覆去,覆去翻来这种状况却始终不能改善,学生、教师总也走不出这种怪圈。为什么呢?我认为,这说明了j点:一、学生对作文存在着不够端正的认识.心中没有标准.也没有达成标准的方法.甚至从没有写好作文的意识;认为只要自己写出来,就应该给多少多少分。二、作文教学效率不高。三、多数教师对作文教学不太满意.也深感无奈。  相似文献   

7.
现在各种比较重要的考试都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或用编号)密封起来,这样,可使阅卷人在不知应试者的情况下评卷,以得到较为客观的考试结果。封卷评定等级的办法并非近代才有,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据唐代《隋唐嘉话》记载:“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者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不过武则天所创糊名之法,只是用于吏部升迁官吏的考试,还没有成为科学考试的一套制度。到了宋  相似文献   

8.
问心无愧、理直气壮地大声说:“我考试从来就没有作过弊!”谁敢?每逢期末快要考试的时候,大学校园里的宣传栏就齐刷刷地用一个声音说话,夸张的漫画,激昂的言辞在警示你:不要作弊!铺天盖地的宣传海报,掩饰不了内心的虚伪,大力进行反作弊宣传,恰恰让人看到了作弊的盛行。所谓“欲盖弥彰”是也。在如今泛滥成灾的各种考试中,泛滥成灾的考生们进行着泛滥成灾的作弊,一如大学校园里反作弊海报一样的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1986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理论试卷的阅卷工作已告结束,多数学员的成绩不够理想。作为阅卷教师之一,我觉得有责任向参加和准备参加自学考试的同志说说阅卷后的一些感想。这次考试共分四类五题,一类填空,二类阐述,三类简答,四类论述,其中论述题中又包括两道大题,各占20分,共40分,第二道论述题为:“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哪些要求?结合当前新闻工作的实际说明如何贯彻这些要求。”正是在这道题上,多数同志“跌了跤子”。这使我们从中发现参加自学考试的同志在学习新闻理论过程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倾向。考生的回答中有这样几种错误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编辑琐记     
论年头,我虽然做了30多年的编辑工作,但是要问我:怎样做编辑工作了只得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不上来。为什么说不上来?因为平时没有认真总结经验,也没有认真思考。这里只能就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说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11.
说考试     
大凡做过学生的人,都饱尝过考试的滋味。平时要考,学期之中要考,学期之末要考,升学更是要大考特考。而每考一次,都如同过关。若是英雄盖世如关羽,当然可以过五关斩六将如入无人之境,然而莘莘学子,大都是肉骨凡胎,并且要过千百道关,斩多如牛毛的将,一道重要的关过不去,就有被拒之校外的危险。故学生最怕的是考试,而给他们带来最大痛苦和最大欢乐的也是考试。   时隔三十余载,我对上学读书时应付考试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平时的小测验,学生就像毫无准备的战士遭受突然袭击,只有靠平时练就的本领予以抵挡。遇上期中、期末,特…  相似文献   

12.
编辑应用文的写作,说起来,似乎凡是当了编辑的,人人都懂,人人都会做,然而实际做出来看看,结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以往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曾考过多次的选题报告的写作已经证明过这一点。2012年中级实务科目考退修信的写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退修信与选题报告一样,都是编辑最常使用的应用文,其写作技能是出版专业初级考生就必须掌握,中级考生更应驾轻就熟的。况且,要求写退修信的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更加近乎完  相似文献   

13.
文学书简     
二十二……不要迷信天才。写东西前,不必先自问:“我有没有创作的才能?”既然你有相当的生活积累,有驾驭文字的能力,有写作的冲动,那就开笔写吧。佛说:“众生皆有佛性。”我说,每个正常的人脑子里都有文学细胞,只要条件许可,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都可能写出文学作品。文学大师们可能有天才。但他们总不承认。鲁迅就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列·托尔斯泰也说:“天才,就是一分灵感加九分勤奋。”  相似文献   

14.
审清题意,仔细作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 0 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又落下了帷幕。考生普遍反映今年的《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 (中级 )》综合题难度适中 ,题量不大 ,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得紧密 ,虽然感到一些题干的要求不甚明确 ,但总的说做题时还是比较有把握的。那么 ,实际结果是否与考生的自我感觉完全一致呢 ?从答卷情况可以看出 ,有的题得分率高 ,有的题得分就比较低。现以综合题中的头两题——— 71题、72题为例加以分析。71题 (审稿题 ) :我国的出版活动 ,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出版经济》2004,(8):31-31
尊敬的老师们:你们好!最近我买了贵出版社荣德基老师主编的《点拨》与《典中点》,我认为非常好,因为当今学生学习不是死记硬背就是没白天没黑夜的做题,可是到了最后的考试,不该忘的忘了,不该错的错了,那么他还是没有理解和吸收自己所学的知识。比如说我就是这样,平时数学就是做题做题再做题,以为自己都把考试的题型把握住了,结果考试就根本没有自己做过的题型,这样的学习很苦恼,不得不使我又重新拟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我看了荣德基老师的CETC学习模式,我觉得很不错;从放假到现在,我已经预习了初三代数全部知识,每次预习完我都会做《典中典》…  相似文献   

16.
梦幻的感觉记:每个建筑师看自己的方案就像自己的孩子,你怎么评价这个孩子?安德鲁:这是全新的、没有人经历过的方案。同时却设计严谨、经过了深思熟虑。一个大的覆盖物,里面就像一个微型城市。所有的部分都非常之好。在我设计方案的时候,中国驻法国大使对我说:不要有任何畏缩,不要留下遗憾。我的设计想法:无沦是大剧院的外部环境还是里面的一个小剧场,都要给参观者新奇的感觉,参观大剧院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员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在校的学生以及其他没从事过编辑工作的人员.通过对参考人员进行跟踪访谈和分析,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做编辑加工题时不得要领、所答非所考,成绩不理想.因此,有必要为考生分析一下解答编辑加工题的基本要求. 在考卷上,编辑加工题的基本要求是"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根据这个基本要求,本文拟结合2012年度"中级基础"科目试卷中的一道编辑加工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赵健 《出版科学》2004,(4):50-51
备受关注的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已经举行过两次了.对于这两次考试的试题数量、难度、范围、知识点分布等热门话题,考生们议论颇多.我要在此处发点议论的,却是一个与上述"热门话题"相去较远的话题--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偏科现象".以2002年度<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试题为例,第85题是一道计算题,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19.
阅卷有感     
阅卷虽有评分标准为依据,但问题在于,不少考生并不是全错,而是回答比较含糊,说他错吧,他多少还说到了一点。我们怕评分标准掌握过严,把那些本来可以过线的考生挡在大门之外,又怕打分过宽,降低国家考试的标准。与其说我们在阅卷,倒不如说我们在努力寻找、发现考生的给分因素。  相似文献   

20.
参加 2 0 0 4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基础知识主观题的阅卷工作 ,我深有感慨 ,集中到一点 ,就是初级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考试很重要 ,不考还真不行。初级基础知识共 7道主观题 ,其内容基本按语言文字规范、汉语语法、汉语修辞、逻辑知识、古汉语基础、工具书的使用与信息检索等 6章的次序分布。试题本身给人的印象是 :难易程度适中 ,考点分布比较合理 ,题型较活 ,注意了语言文字和逻辑等基础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 ,基本符合署有关领导对初级基础知识试题应降低难度、注重考语文水平与能力的要求。下面具体分析考生对各题的答卷情况。81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