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玲 《现代教学》2015,(Z1):60-61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的存在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礼仪在社会秩序维护、社会规范遵循和人际关系建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校就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与实践。一、明确传承礼仪文化的关键点1.择取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重视礼仪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中华礼仪文化中有关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治学修身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和道德修养要求,对我校师生养成  相似文献   

2.
金丹萍 《教学随笔》2013,(16):138-139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国学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利用国学经典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在诵读国学中明礼仪;在国学故事中习礼仪;在国学表演中知礼仪,促使学生将礼仪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礼仪道德观和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李滢 《茂名学院学报》2011,21(2):73-75,86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增强其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反观高校校园,仍有许多学生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以高职生礼仪文化素养的现状为切入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礼仪文化缺失的原因,并指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礼仪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培育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4月,我校创造性地提出以礼貌、礼仪、礼节为中心的“三礼”教育理念,把礼仪教育的种子悄悄地播撒在学生、家长的心中,播撒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网络中。5年多来,我们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将“三礼”教育进行延伸,通过实践,逐步建立起一套以“培育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为目标,以“三礼”、“炎黄传承”为内容,以“在课堂中训练,在家庭中实践,在社区中检验”为途径  相似文献   

5.
陈■  赵雨佳  陈楠 《科教导刊》2022,(5):141-143
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知礼沐心,明理修身”礼仪文化大创项目组,在推进项目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缺失、漠视传统礼仪文化等问题凸显。经过调查,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当代大学生对礼仪文化了解相对较少、家庭礼仪文化教育缺失、高校教育在礼仪知识普及方面存在不足等。对此,经过调查与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可实践性的礼仪文化素养教育提升建议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孔宇玮 《现代教学》2015,(Z1):38-39
学校作为培育学生的主阵地,对培养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能让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桐小学基于孔子"六艺"构建了"六艺修身"学校文化,从校园环境、课程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构建,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基。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双语实验学校,我校以"健康身心、高雅情趣、国际视野、科学素养"为办学理念,以"六艺修身"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致力于构建师生共  相似文献   

7.
对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学生开展礼仪素质教育,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快社会化进程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把礼仪教育纳入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文化活动,同时也要加强对不礼貌、不文明行为的惩戒,使全社会形成尊礼、守礼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礼之用,和为贵。""礼",是指礼仪",和",是指和谐,这句话指出了礼仪与和谐的密切关系。礼仪素质的本质就是一种和谐文化,是现代礼仪文化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作为"礼"与"治"的一个微观切入,学校的礼仪教育与学生管理应该是内在统一的.两者在共生和互成的层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但在实践层面还存在着重"治"轻"礼"、缺少双向互动等现象.基于此,我们有必要以提升学生时"礼"的认知而自律、以规范礼仪的行为而使学生他律,同时要合理构建学校礼仪教育和学生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肖华 《教师》2013,(7):113-113
"礼"是一种道德规范,"礼者敬人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礼仪。运用礼仪是一种习惯,礼仪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一、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发现和改正生活中与礼仪不符的行为我国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从人类最早的祭神礼仪到现代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唐长菁 《文教资料》2012,(6):142-143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上了日程,但是大部分的大学礼仪教育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仪"的教育,也更多的专注于介绍西方的礼仪规范,而忽略了大学生"礼"的培养。作者尝试在礼仪教育的研究领域中提出一点创新,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礼"的理论,结合现代中西方的"仪"的规范全面而深入的讲解,就大学生的礼仪素养训练,提出道德品质教育、行为素质训练和沟通能力培养,以追求当代大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人文素养、礼仪素质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主题导引】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  相似文献   

13.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从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几方面入手,通过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培养,让幼儿从小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4.
礼仪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作为浙江省礼仪教育试点单位今年正式启动。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开展礼仪教育有着特殊的必要性和教育价值。只要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必定会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5.
《鸿门宴》中有一处项羽设宴款待刘邦时的人物座次描写牵涉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座次礼仪。中国历史悠久,5000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且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这些"礼"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思想。古人要求人们很早就要"懂礼、习礼、守礼、重礼",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场合不同,会面的对象不同,行的礼节,坐的座次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礼仪教育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与繁荣而倍受重视,在中华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的过程中,礼仪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孔子"不学礼,无以立"的告诫,两千多年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甚至是社会的变革.中国传统的礼仪教育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着极其丰富而广泛的内容,蕴含着许多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合理知识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能够理性地加以梳理,积极地予以汲取,那么,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现代中国既能创造现代化的辉煌,又不失"礼仪之邦"的美名就是值得想望的愿景.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儒家礼文化对我国的礼仪教育具有非凡的影响。礼仪教育与儒家礼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入研究分析传统儒家文化对现代高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儒家礼文化教育的社会控制功能,吸收传统礼文化精髓,对当代高校礼仪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礼仪教育为切入口对中职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实践研究和探索,指出当今职校生缺失基本的礼仪交往能力,影响正常就业。面对这种情形,分别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学校实施文明礼仪教育的理念与对策探讨,即以礼导行,摈弃走过场的形式教育,以礼融德,实现情、理、法三者的有机统一,以礼育人,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这一方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德、美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目前学校只有单个的课程模式,缺乏对落地和实践性更强的课程的认识和剖析.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从礼仪教育角度出发,分析德、美教育的内涵,探索文化知识传授、学校文化建设和礼仪传授的教育课程模式,提出应处理好知识与礼仪的辩证关系,促进各种课程模式的开放与整合,实现礼仪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学习礼仪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而且会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当前,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礼仪教育,积极创设文明礼貌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1.营造环境氛围,提高礼仪认识学校可在阅览室、走廊等公共场所张贴礼仪标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