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在人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文化教育具有原汁原味、落叶无痕、实践体验、回归生活、活动锻炼的育人特征,在教学模式构建中应体现生态性、人文性、和谐性,通过共振效应、互动生成、螺旋原理、赏识教育,促进家庭文化教育与学校文化教育的整合,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6所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查,发现高校存在明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现象。精心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面对西方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流行文化中不良文化的挑战,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课程体系、实践育人体系和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中,加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中,能够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应该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立足职业教育特色、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育渠道,精选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整体规划、协同推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6.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点工作,缺乏文化的教育工作如同海底捞月,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缺乏内涵。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传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民族发展的根本,传统文化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教育应当自传统文化不断向外延伸,传统文化在教育中传承和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对此,本文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元素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本研究通过分析、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精神价值、内容选择和具体实现路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然后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必要手段,具有重大意义。但当前我国内地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高校必须构建一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制、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机制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四川教育》2015,(Z1):18
【编者按】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条指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2014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在"活动目的"中指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76):54-55
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传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创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现阶段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难以收获理想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素材的指导作用,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教学需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教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青海教育》2014,(4):1-1
教育部近日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习近平教育文化思想,是引领教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革命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教育文化思想为我们理解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智慧,对推进教育改革提出了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的要求,丰富了我国文化教育理论宝库,同时指导着我国文化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奠基性的关键作用。今后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时需把握以下几点内涵:坚定站稳"文化自信从娃娃抓起"的一个核心立场;精准把握"融入什么"和"如何融入"两个基本点位;系统建构适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框架与具体指标;全面贯穿指标体系于幼儿园教育的典型活动样态,以期从起点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峰 《天津教育》2020,(25):104-10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才得以保留下来,深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广大中小学开展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农村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本文立足实际,探讨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既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在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无论是从内容、特征,还是从育人价值目标角度来看,二者都具有高度的耦合性。但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利用不足、西方意识形态冲击、文化认同度不高等问题。优化教学资源、改善育人环境、拓展实践活动等是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文化自信自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丰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内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两为”原则,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显性”课堂与“隐性”课堂相结合等路径,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20.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发挥高校的自身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利用各种创新实践平台,达到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改进、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赢效果,从而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复兴这一总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