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是进入翟永明诗歌的关键词。"看"的主客体置换是翟永明诗歌创作和诗学理念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由"被看"到"我看"立场的变化,表明了诗人对自我和世界在认知上的根本性改变,诗歌内部结构也由此发生裂解。处在"被看"立场的诗人,以"黑夜"为时空,以独白的话语方式自我言说;处于"我看"立场的诗人,则在言说方式上发生了异变,实现了由私人空间向公共空间的位移,由"我/我"的关系到"我/他"的关系的抒写以及对"文本时间"的反向延展。"看"与"被看"立场的替代、纠缠和共存,给文本增添了异质美感和无限阐释的可能性,也给诗人列出了尚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正>"看与被看"是鲁迅先生小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看"的分析,包含他的许多思想。让我们从鲁迅的一篇不太引人注意的小说《示众》——这也是一个街头小景,一个几乎无事的悲喜剧,一起去探讨鲁迅先生的"看客"。《示众》中对街头小景的描写始终围绕着一个"看"字。先是大家看犯人,然后犯人也看大家,最后,大家相互之间看。"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看来看去,没有什么好看的了。什么地方突然有几个人同声喝彩,他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起来了,于是又都赶着去看。原来一个车夫摔倒了,又很快爬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你看你"、"我看我"是较为典型的"构式"。借鉴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认为"你看你"、"我看我"在话语环境中体现了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主观化、交互主观化两种机制不断作用的过程,具有典型的语境适切度。"你看你"、"我看我"经过语用推理的反复运用和不断凝固化,最终形成了主观性表达成分。*"他看他"不具有主观性成分表达的普适性,无法正式进入交际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案例] "老师。"一个怯生生的声音。我抬头一看,是二年九班一个乖巧的女孩儿。 "怎么了?"我关切地问。"没,没什么大事。"她停顿了一下,好像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别着急,慢慢来!看我能不能帮你!" "老师……"她看了看四  相似文献   

5.
一、"看"与异化"看"与"被看"是鲁迅小说结构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已不算什么特别有新意的观点。但重读《祝福》会发现,"看"不仅关涉结构方式,更直指主题:祥林嫂在"被看"之下丧失了为人资格,异  相似文献   

6.
杨书平 《文教资料》2007,(33):56-57,9
"时"字前面的谓语动词为感官动词的一类时间复句"a时,b"在汉语近现代阶段发生了微妙变化。以感官动词"看"为例,这种变化主要指近代汉语中"看时"后面的分句表示"看"的结果的一类句子中的"看时"到现代汉语中大部分被"一看"所代替。  相似文献   

7.
从学习者的视角,通过分析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讲解为主要学习环节的教学案例,揭示了初中学生理解函数概念的五个认知阶段:个别的看、重复的看、想象的看、一般的看和应用的看.其中,在"个别的看"中形成"一般的看"的态度;在"重复的看"中概括"共同性印象";在"想象的看"中超越经验事例;在"一般的看"中形成函数定义;在"应用的看"中将函数定义内化为一种心理实体.  相似文献   

8.
我爱看人     
我一直有个习惯——看人,尤其是好看的人。不是粗略地看,而是专注地看。有时发现自己太"直视"了,才伪装"不经意"地看。所以有人——特别是年轻的女孩——走进我们的办公室,我一定抬起头盯着瞧;等她走了,我还要掉转头去看。走在马路上,我也常这样,从迎面远看到近看到扭过头甚至转个身去看。反正女子看女子,相信不会有人觉得我"恶形恶状",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合礼节。  相似文献   

9.
"看"类动词是日常言语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本文将英汉中常见的"看"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其用法进行了对比,得出英汉中的"看"类动词很少存在一一对应的词汇,以及如何判断一个"看"类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  相似文献   

10.
动词"看、说"和第二人称代词"你"结合后,语义发生改变,在汉语口语交际中,"你看、你说"格式在形式上已经固化,本文通过对"你看、你说"的分析,从语义上把其分为三类,并认为"你看/说"已经完全虚化成了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11.
不是说你     
上课了,老师还没到教室,同桌看着一位女生发呆。此举惹怒了那女生的同桌暴龙。暴龙大吼:"看什么看,没见过美女啊?"同桌立即反驳:"又不是看你,少臭美!人家看你同桌也不看你!"暴龙拍案而起:"闭上你的乌鸦嘴,又不是说你,我说你后面那个!"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巴赫金学派语言学理论的"对话性"概念探讨了微信"点开看全文"系列段子的对话性,分析了"点开看全文"段子的话语标记,即发话者、受话者和特殊话语标记——"点开全文"这一回应动作。本文认为这些话语标记构成了微信"点开看全文"系列段子的对话过程,并在最后结论中认为微信"点开看全文"系列段子在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段子具有的特殊的对话性。  相似文献   

13.
看"看V"     
本文认为,视觉动词"看"在"看V"结构中已经发生虚化,相当于英语中"近将来体"的标志,它的来源是古代汉语中表示"趋势"的副词"看",由它构成的"看V"结构体现了说话人对某事态即将发生的信任态度,是传信范畴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话语标记"你看"的相关形式。通过分析"你看"的重叠形式、"你看+代词"和"你+否定词+看"三类形式,探讨"你看"与相关变体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存在表示禁止义副词"别"与动词"看"组合的两种形式——偏正短语"别看"和连词"别看"。连词"别看"固定出现在"别看S1,S2"的句式中,具有反预期的篇章功能。从"别""看""别看"三个词的语义演变历程发现,由单一的禁止义祈使句到连词"别看"这一词汇化现象是高频使用、语义调整和重新分析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look,watch,see三个词都有"看"的意思,请您讲讲它们之间的区别好吗?好的!look意为"看;瞧",指"集中注意力看;有意识地看",主要强调"看"的动作,常与at连用;watch意为"观看;注视",常用来表示"看电视;看球赛"等;see意为"看见;看到",强调"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孙乃荣  张尚莲  姚爽 《海外英语》2013,(6X):146-148
文章分析了传统实用翻译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功能目的论"和"看易写"以及"模仿-借用-创新"等理念支持下,实施"先看后译"的教学方法。通过一项教学实验,该文从翻译速度,选词,句子结构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译文结果,从而证明了"先看后译"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马修先生,今晚我们不看电视了吧!我们还是聊聊天吧!"吃完晚饭,迪利尔突然提出了上面的建议。马修惊奇地看着它:"迪利尔,你怎么了,你不是很喜欢看电视的吗?""喔,喔……"迪利尔支支吾吾,"今晚我们还是不看电视的好——我想和你聊聊天。""好吧,不看就不看。"马修说,"不过你得告诉我,为什么今晚你不想看电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啊!不想看就是不想看了!""这几天你很奇怪!"马修拍拍迪利尔的脑袋,"也许,你有秘密瞒着我吧?""瞒你?"迪利尔喊了起来,像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材是初中学生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阅读教材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效果的好坏,而很多学生的阅读往往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总结出了阅读中的"四看"和"三边行"。"四看"即看学习导言、看正文、看插图、看思考题。"三边行"即划符号、写评注、写疑问。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学生学习就会有的放矢,就会事半而功倍,就会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20.
《孔乙己》作为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代表,从叙事角度分析,共存在三层不同的"看与被看"叙述层次.分别为:小说人物的"看与被看"、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的"看与被看"、隐含作者与叙述者、小说人物的"看与被看".通过对不同叙述层次的深入剖析,可明确孔乙己如何在这种"看与被看"中跌入悲剧命运的深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