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爱尔兰断忆     
蓬生 《世界文化》2007,(2):35-37
我曾常驻伦敦,因为公事,爱尔兰去过多次。从伦敦到爱尔兰非常方便,每天飞往都柏林的航班多得很。仅仅50分钟的航程,而且作为国内航班处理,不要签证,不填表格,不需办理任何海关手续,顺当极了。尽管是两个国家,但感觉上好像没有出国似的。  相似文献   

2.
巧言石     
爱尔兰山区以险崖而名。你无论哪一次来到爱尔兰山区,都能听见悦耳的打呵欠声。来到爱尔兰南部科克郡附近的布拉奈伊,你会听见一些类似于压塞器工作的声音。爱尔兰的一个最名的敲游客“竹杠”的地方和敲游客“竹杠”的东西就是布拉奈伊城堡和享有盛誉的巧言石。  相似文献   

3.
雪冬 《世界文化》2006,(5):30-32
在诺曼底登陆日的一个多月前,加拿大潜水员马克·沃德的祖父在被鱼雷击中的加拿大皇家海军阿萨巴斯卡号上为国捐躯。60年之后,马克·沃德决心要找到它的残骸,向当年英勇的水兵们致敬。在悲壮的战斗结束后的漫长岁月里,对战争的记忆仍未消逝。HMCS(加拿大皇家海军)阿萨巴斯卡号在英吉利海峡的沉没现在成了马克·沃德关注的一件事。他的爷爷赖斯利·沃德是128名于1944年4月29日随该军舰葬身大海的加拿大海军官兵中的一员。他在幼年时第一次从父亲彼得那里获悉这一事情。数十年之后,他下潜到水下260英尺祖父葬身的海底,向献身的水兵们表达了…  相似文献   

4.
1995年9月18日,陕西咸阳五○五集团公司总裁来辉武和三名随行人员随中国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赴美访问代表团乘东方航空公司的MU583次航班,从北京起飞经洛杉矶转机到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20世纪著名的爱尔兰裔法国作家塞缪尔·贝克特诞生110周年。贝克特与爱尔兰文学巨匠乔伊斯长达13年的交往,构成了20世纪令人难忘的交响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与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鼻祖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之间的友谊和交往时间跨度长,从192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乔伊斯1941年  相似文献   

6.
1993年和1995年,我曾两次陪演出团在日本鹿儿岛的林田温泉饭店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当时到达福冈后要驱车5个小时才能到达。从2002年8月开始,上海东方航空公司每周都有航班直达鹿儿岛了。  相似文献   

7.
当海明威初出茅庐,还是个不成熟的青年时,曾在加拿大侨居了8个月。他既不喜欢多伦多,也不喜欢加拿大;他的小说中没有一篇是以多伦多或加拿大为背景的。但是,一些加拿大人士认为,不管海明威喜欢与否,由于他于1920年和1923至1924年曾两次侨居多伦多,这座城市对他还是有影响的。加拿大诗人戴维·唐奈在最近的一本书中断言,“正是在位于安大略湖畔的多伦多,海明威在为一家编辑部大量撰稿过程中,找到了使用各种不同短句子的创作方法。”其他人却对此提出质疑。最近在一次午宴上,  相似文献   

8.
正库胡林是如今最广为人知的爱尔兰古代英雄之一,被视为爱尔兰精神和英雄主义的化身。他是爱尔兰中古时期的《阿尔斯特故事集》(the Ulster cycle)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阿尔斯特最高王康纳乔手下的第一武士。库胡林的故事与形象在现代的复兴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作家对爱尔兰文学宝库的一大贡献。当然,作家们重新复兴古代英雄的目的与其说是忆古,倒不如说是喻今。现代重生的古代  相似文献   

9.
喀拉喀托这个名字本身听起来就象爆炸的声音。一八八三年,巽他海峡中这个默默无闻的印度尼西亚海岛成为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天然或人工的)爆炸发生地。在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中(据估计相当于一百颗威力强大的氢弹同时一起爆炸),这个十八平方英里海岛的三分之二崩塌了。爆炸过后,只有烟雾弥漫,死气沉沉的残留部分依然突出在海面。在九十年后的今天残留下来的喀拉喀托怎么样了?它是否一直是焦土一片,成了不毛的荒岛,作为地球大发雷霆的无声见证呢?抑或已恢复了一些生机?我们决定亲自到那里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它却是一个顽强生命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马健 《世界文化》2006,(7):37-39
2005年9月2日上午10时20分,一架载着6名特殊乘客的警用专机,从德国布伦瑞克市的机场悄悄起飞,目的地是美国的曼哈顿。在那里,堪称世界第一法医昆虫学专家r、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约翰·贝内克博士,正焦急地等候着飞机上的6位特殊乘客的到来。飞机上惟一的一位警察叫尤克尔·切斯特林,这位供职布伦瑞克市警察局的年轻警官是近年来德国警界新冒出来的精英,以快速侦破奇特大案而闻名。尤克尔从登上飞机那刻起,就全神贯注地盯着那只装着两只蝇卵和蚂蚁的特制小匣,每隔三五分钟,便仔细观察一下匣上显示的温度。因为,蝇卵是绝不能孵化的,一…  相似文献   

11.
正荣获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提名奖的爱尔兰、加拿大合拍影片《房间》(2015),片名朴实无华,拍摄手法克制平实,人物关系简单,结构也不错综复杂,而剧情演进却扣人心弦,人性的光芒闪耀其间。该影片改编自爱尔兰作家爱玛·多诺霍的同名小说。小说出版于2010年,入围几乎所有英国文学奖,并进入布克奖决选名单。爱玛在采访中表示,虽然小说的灵感来自2008年轰动世界的一个囚禁案——奥地利人约瑟夫·弗莱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爱尔兰和英国合拍。2003年出品。本片获2004年美国奥斯卡奖最佳女演员(萨曼撒·莫顿)、最佳男配角(德吉蒙·豪恩苏)、最佳原著编剧三项提名和金球奖最佳原著编剧、最佳原作歌曲两项提名。当代美国。爱尔兰夫归约翰尼和萨拉·沙利文带着两个小女儿克里斯蒂和艾丽尔,瞒过加拿大美国移民局的官员,得以越境驾车来到美国曼哈顿,想开始幸福的新生活。他们住在一个破旧不堪、即将倒坍的居民楼里,整个潮湿的夏天都忙着重新装修房子。虽然这对夫妇手头拮据,约翰尼参加舞台剧试演没被录取,但是他们表面上仍然十分快乐。只是一想起他们遭到意外…  相似文献   

13.
正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他也是爱尔兰著名的剧作家、评论家。1923年,叶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叶芝的文学创作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那就是他对爱尔兰神话传说的痴迷。叶芝对爱尔兰神话传说的热情集中体现在他的两部饱含浪漫情怀的散文叙事作品中,即《凯尔特乡野叙事:一八八八》和《凯尔特的薄暮》。  相似文献   

14.
1603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授予一位知名新教人士德蒙在大西洋地区10年的贸易垄断权,条件是德蒙承诺每年向加拿大移民60人并支持他们在印第安土著中的传教活动。1604年,德蒙带领78名殖民者来到现在美国缅因州和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交界处圣克鲁瓦河河口的一个岛屿上过冬,这些殖民者多为绅士、工匠和水手,其中包括法属殖民地的先驱者塞缪尔·德·尚普兰。  相似文献   

15.
伦敦有史以来最具巴黎特色的沙龙是由一位爱尔兰女士主办的,也许这并不出人意料。典型的沙龙谈话欢快机智,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而又不乏遁辞,而所谓不列颠式的沙龙则明显地与此格格不入。但那些爱尔兰男士们,无论是市井平民,还是达官贵人,都在滔滔不绝地谈论着,睿智使他们保持了优雅的风度,无论他是杜利先生还是萧伯纳先生,无一例外。布莱辛顿伯爵夫人闺名玛格丽特·鲍尔,她的童年时代宛如莱韦的爱尔兰小说中的一个片断。她的父亲是一位典型的地主,性情暴戾,酷爱骑马,嗜酒成性。他是一位“老朽的爱尔兰绅士”,动不  相似文献   

16.
他胡乱花钱,理应挨顿鞭子——可是这时,音乐突然响了。1921年,我刚满十三岁。一天,我从弗雷斯诺市中心骑车回家,胳膊底下挟着一架胜利牌手摇留声机,架在胯骨上。还有一张胜利牌唱片。我骑的是辆脚踏车。我是给邮  相似文献   

17.
正爱尔兰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西洋岛国,从古至今留下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有趣的是,在这些民间传说中,爱尔兰人往往都以一副醉醺醺的形象示人。而在真实的爱尔兰历史中,尤其是19世纪,爱尔兰社会的酗酒情况十分严重。1805年,来自英国的约翰·凯尔爵士在爱尔兰游历时,记录下了令人震惊的情形:"在都柏林,过量饮用威士忌肯定吸引了我这个外地人的  相似文献   

18.
长寿琴     
在爱尔兰,竖琴是一种颇受尊重的乐器。人们把它的图形当作爱尔兰的象征,不是没有原因的。都伯林的三一学院里,就保存着一只最古老、最著名的爱尔兰竖琴。这只竖琴的来历是这样的:从前这件乐器属于爱尔兰最高国王布里安所有。1014年,布里安在克隆塔尔佛战役中阵亡,这只竖琴便失落到了罗马。过了六个半世纪之后,罗马教皇英诺森十  相似文献   

19.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是爱尔兰小说家。他彻底改革了现代小说中人物的刻画以及情节的发展。他创作小说时使用的令人惊讶的布局方法,对人性的坦率的描写,以及对英语的运用自如,使他成为对20世纪文学影晌深远的作家之一。不少评论家断言,他在掌握英国语言方面,仅次于莎士比亚而占第二位。乔伊斯深受爱尔兰的影响,他的全部作品也都与都柏林有关,但他却不象同时代的叶芝那样,并没有参与爱尔兰的民族主义,或者爱尔兰的生活。乔伊斯成年后的大部分生活,几乎都是在“自愿流亡”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3月12日,在洛杉矶好莱坞举办的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英国短片《爱尔兰式告别》(An Irish Goodbye,2022)斩获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奖,该片此前已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爱尔兰式告别》时长只有23分钟,是一部充满浓浓的爱尔兰乡土气息的黑色幽默剧。故事非常简单:以北爱尔兰一处叫作Glenmornan村的农场为背景,讲述了一家人在母亲(米歇尔·费尔利饰)去世之后重聚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