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澳大利亚华文教育之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澳大利亚政府的华教育政策、经费来源、学校类型、教学体制、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的使用和编写、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以及华教育在澳大利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介绍了澳大利亚华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在澳大利亚推广华教育的种种有利条件,指出了制约华教育在澳大利亚进一步发展的几种因素。  相似文献   

2.
试析印尼华文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哈托专制政权的垮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瓦希德和梅加瓦蒂两届新政府主张多元化社会,调整了华人政策,华教育如枯木逢春,又有了发展机遇。在新的情势下,华教育如何定位?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如何解决?华教育的发展前景怎样?值得华教育工作和学共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简述了一百多年来马来西亚华教育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华教育在马来西亚所处的地位、管理机构、学校和学生人数以及面临的种种挑战,讲述了马来西亚以“董教总”为首的华人社会长期以来为实施华教育不断抗争、冲破各种阻力的奋斗历程。  相似文献   

4.
梁英 《高教探索》2002,(2):80-81
本以参加华教育研讨会和实地考察的方式,推介东南亚国家多媒体发展华教育的基本途径,并以此借鉴发展我国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28—29日,“第三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以“面向世界的华文研究与华文教学”为主题,探讨了当前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的现状。与会研究生就本体、教学、技术及师资培训等方面交流了研究成果。会议加强了不同国家、地区间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华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发展,为华文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国家现代化、国际化建设,并取得了显成效。随之而产生的是国家主体民族——华族的民族意识淡薄,母语教育水平下降。政府曾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补救,如坚持了已20年的讲华语运动等,但华教育仍面临种种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柬埔寨华校融入柬埔寨国家教育体系的可能性、必要性及相关改革措施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柬埔寨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海外华侨华人素有重视华教育的传统,近年来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为满足海外日益增长的师资需求,2004年9月,暨南大学向教育部申报开设主要面向海外招生的华教育本科专业;2005年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暨南大学开设该专业。暨南大学成为国内第一个创办华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  相似文献   

9.
《上海教育》2007,(1B):41-41
新加坡华教师总会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创意华教学网络平台”。这是微软继英、阿拉伯、西班牙、葡萄牙后的另一个语网络平台,也是微软开发的第一个世界性华教学网络平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月18~22日,“第五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在厦门华侨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华语文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展开了专题演讲、优秀论文发表、小组座谈讨论,从华语本体与华语文教学、“三教”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中华文化传播以及华文教育发展现状等多方面,交流、分享了研究理论和成果,促进了华文教育学术水平的提高,推动着整个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与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提高本质上是华文教育影响力的问题,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改革开放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对推动华文教育与文化认同的有力保障。参照《悉尼协议》标准进行华文课程资源建设供给侧改革,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发展,以职业教育密切与祖国的联系,推动华裔新生代主动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是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为实现中国梦积聚广泛力量支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文化教学是华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又大大拓宽了华文教育文化教学的领域。五禽戏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健身运动,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因五禽戏具有趣味性、体验性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华文教育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教学,尤其适用于如"寻根之旅"之类的短期教学,是较为科学、高效的华文教学资源。五禽戏融入华文教学不仅扩充了华文教育的内容,而且有效地传承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目前海外存在的教授华文的教学形式大体区分为华文教学和汉语教学两个方面,4个层次,并以此为基础分别讨论了各种形式的华文教学的质量及其控制问题。从有限的实地考察、访谈、邮件咨询和文献研究可知,海外华文教学在规模逐步扩大、层次逐步提升和质量逐步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部质量不高、适用的质量标准欠缺、质量控制亟需加强的问题。文章对海外华文教学中存在的质量及其控制问题进行了分类举例式主观评估,并从宏观方面提出了一些加强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外华文教育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语言文化的神圣使命,是向世界宣传和推广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教学志愿者有力推动了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通过泉州师范学院赴菲汉语教学志愿者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志愿者参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担当历史与社会赋予的重任,成为文化与友谊的使者。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华裔留学生思想特点,提出了华裔留学生思想教育若干建议。认为华裔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应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切实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强化其民族意识和民族特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人华侨对教育的参与,除了经济与技术支援之外,还有不少人致力于发展各自的教育,包括设置各级各类学校,以此来努力保持他们自己宗教的、文化的、语言方面的认同感。探索华语或汉语教育在亚洲是怎样开展的,并通过华语和汉语的教育,到底想从表面上呈现什么形象、从潜在方面传达什么启示。为此,先概括东南亚各国的华语和汉语教育不断变化的情况,然后,作为深入考察华语和汉语教育含意的方法之一,尝试分析了亚洲各国使用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的华语及汉语教科书。分析的基本目的为,通过分析是否能够衡量该教科书与"中国"或"居住国"之间的距离;在分析内容上分以人物、地点和叙述内容三个方面维度。各国教科书分为"海外参与型"和"自主编纂型"两大类,并认为此两个类型是决定该教科书与"中华世界"之间距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廖承志长期主持国家侨务工作,是新中国华侨高等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他心系侨胞,关心侨教,积极支持"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两度在广州复校,担任学校董事会董事长,并创办华侨大学,担任该校校长,使莘莘华侨学子得以负笈内地,蒙受中华文化之恩泽。他为新中国华侨高等教育事业的兴办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及汉语汉文化吸引力的增强与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来华留学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无疑会大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结合合肥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提出留学生汉语短训班结构化教学模式的模块构成与实现条件,以期对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汉语汉文化推广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浙江省五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目前高校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总体趋于积极正向,且汉语水平对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较显著.针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应在树立文化平等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融合、优化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汉语国际教育重点之一就是面向海外华人华侨的华文教育,而潮州无疑是海外华人华侨最重要的祖籍地之一。作为位于粤东地区的唯一一所全日制师范本科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师范院校的韩山师范学院,依据目标对象——潮籍华人华侨的特别需求和潮人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开展华文教育,由此便获得了特别的空间:背靠潮人故里,建设面向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基地。这种特殊的国际汉语教育实践正好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构想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