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科学     
《生物学教学》2007,32(7):76-78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杂志》文章谈记忆的奥秘;英国科学家发现聪明基因也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新西兰科学家发现人类脑细胞能再生的新证据;美国科学家认为大脑思维会漫游;美国科学家发现缺觉会严重影响记忆的神经科学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神经科学     
《生物学教学》2009,(12):68-68
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首次在细胞层面捕获记忆图像;德科学家的研究证实小脑参与短期记忆这一高级认知过程;瑞士科学家揭开催眠之谜;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十年来,借助科技革命提供的先进设备和研究手段,神经科学获得了突破性发展.其中,视觉系统以其在动物和人类生命活动中的极端重要性,得到了神经科学研究者更为全面、深入的探究.视觉审美研究,应积极吸收其成果,以促进相关研究的有效深入.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学、教育学、认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关学习的聚合研究,正在催生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学习神经科学.学习神经科学主要研究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点、不同人群、不同领域学习的神经机制、规律以及可能的优化方法,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建立学习神经科学有助于更好地探讨学习的机制和规律,有助于促进科学的教与学,有助于学习科学群及学习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建议加强跨领域的合作,促进学习神经科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积极争取将学习神经科学纳入我国的学科体系建设,加大学习神经科学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学习神经科学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升学习神经科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神经科学通过探索有关学习的脑机制,为学习科学研究提供生理学研究视角。文章首先对教育神经科学的内涵、发展及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继而对教育神经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论述,包括脑的功能结构与发展研究、语言学习的脑机制研究、数学学习的脑机制研究,以及情绪发展的脑机制研究;最后,描述了教育神经科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教育神经科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神经科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前沿领域。在高等院校中,通常仅面向医学或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神经科学课程,非专业学生很难接触到此类与日常生活、学习和健康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教学实践表明,神经科学的科普教育受到广泛关注,但这种普及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需要改良和创新。该文对神经科学在高校普及教育探索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够精密思维的脑。探索脑的奥秘是历代科学家的梦想,因此,21世纪被科学家称为“生物科学、脑科学的百年”。综观神经科学的近百年的发展,可以看出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科学的辨证思维方法于始终。其中最典型的是近几十年来,“还原论分析方法”逐渐占据了神经科学研究的主导地位,这使得神经科学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得以蓬勃发展。然而,完全沉醉于还原论分析将会使神经科学成为跛足的巨人,因此,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神经科学发展的重要的也是必然的趋势。这也正是一个“综合——分析——综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当前人才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有主观评定法、测验法、作品分析法等,但是由于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局限性,这些方法都无法有效地测量创造性素质。随着新技术和研究手段的创新,眼动技术和神经科学能很好地克服传统测量手段的局限性。通过分析神经科学和眼动技术在创造性研究和测量中的应用,对如何开发创造性测量技术提出可行的方法,提高对创造性思维理论和应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学习神经科学是以人类大脑学习的内在机制为研究对象,将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探索人脑学习规律、揭示人脑学习奥秘、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一门新兴学科。传统论域下的职业教育囿于"固性""共性""物性"和"理性",从而忽视了应有的"弹性""个性""人性"与"感性",致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诸多偏狭的认识,受到极不公正之待遇。学习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教育的改革唯有构筑终身化的现代职教体系,树立多元化的学生观念,创设可视化的教学情境,施以情感化的人文关怀,才能实现其科学、公平、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文理科交融与多学科交叉的大力提倡和高速发展,认知科学与教育学领域都对儿童发展观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并且意识到了脑和教育相关的密不可分,"教育神经科学"这一新的学科也应运而生。情绪认知神经科学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基本情绪脑环路、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情绪障碍的神经机制等方面。情绪神经科学知识的掌握可以使教育的实践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建构课程情感教育目标、评价和教育内容。采用积极教育理念,加强情绪神经科学与教育学的双向交流,将脑科学的最新技术应用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无疑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智慧教学是新时代智慧教育发展的主阵地,而智慧教学活动设计是智慧教学的核心组成。缺少底层理论机制指导的智慧教学活动设计,往往可移植性较差、实践应用价值有限。基于此,文章首先探讨了教育神经科学、心流理论与智慧教学之间的背景关联;随后,从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剖析了心流体验的促发条件;最后,针对不同心流理论层次,从积极满足心流前兆、高效维持心流体验、科学评估心流结果三个方面展开智慧教学活动设计。文章为促进心流体验的智慧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并为智慧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教育神经科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神经科学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学与学习规律的不断追求,促成了基于脑的教育或教育神经科学的诞生。近期,一种实践取向的基于脑的教育被形容为教室里的神经科学,即采用神经科学的技术与方法来研究并解决某些真正来自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其研究现状集中体现在语言学习、阅读学习、数学学习与睡眠对记忆和学习的作用等四个方面。但是由于神经科学家与教育工作者在教学问题上的兴趣点存在差异,因此未来需要增进神经科学家、教育学家和一线教师三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寻求改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教育神经科学渐渐受到大众注目,研究者不仅致力于用神经科学解答教育上的问题,还致力于用数据研究一些挑战性的教育教学问题,如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的认知量化,脑的功能和网络工作,脑的结构功能与学习困难的诊断和补救等问题,获得了一些开创性的成果,同时用新的理念与思想挑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概念进行了再认识研究。过去认为教学仅仅是学习的工具,教师是给学生知识充电的插座。而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认识到脑  相似文献   

14.
高峰 《小学生时空》2012,(10):46-50
记忆之谜人的记忆靠大脑储存。大脑的记忆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时记忆,如记得今早吃什么早餐、当天的电视新闻内容等。这种记忆第二天常常会忘得一干二净。也正因为忘得快,大脑才有足够的空间和注意力去接收新的事物。但是,如果大脑完全没有办法让记忆长存,人类就没有办法学习进步。所以,大脑具有留住信息的功能,即第二类记忆——长时记忆。它让我们记住往日美好时  相似文献   

15.
春天是犯困的季节,下午你正在上课,一个哈欠声打破了教室的安静,之后另一个哈欠声紧跟着传来,你转过头,猛地直面一张来不及遮住的正在打哈欠的血盆大口,吓了一跳之余,你也不由自主地张开了大嘴……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12,(2):52
人是如何学习的?在我们获取知识(如姓名、日期、公式)、技能(阅读、舞蹈、绘画)、态度(自信、责任、乐观)时脑内发生了什么?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对这类问题一直很感兴趣。今天,科学家开始理解孩子的脑是怎样发展的,成人的脑是怎样学习的。认知神经科学也许就是近年来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彬彬 《成才之路》2012,(15):98-I0018
据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纳米技术和再生医学系科学家亚历山大·塞法利安教授领导一支研究团队致力于在实验室培养人体器官。近来,塞法利安实验室培养出多种人体器官,如鼻子、耳朵、气管、动脉等。科学家认为,实验室培养人造器官必将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让器官捐献成为历史。实验室成员之一阿德洛拉·奥塞尼介绍说,“此前也有其他团队试图完成人造鼻子移植手术,但是他们的人造鼻子在移植后发生变形。我们的人造鼻子将能够保持完整.因为整个鼻子形状都是通过一种聚合体形成的。”这种聚合体看起来很像是非常薄的胶乳橡胶,由数十亿个分子组成,每一个分子仅约一纳米大小。塞法利安介绍说,  相似文献   

18.
王科 《高中生》2012,(12):60
人们的各种精神现象离不开生理基础的支持,记忆也有其神经生理机制。在大脑中,相互关联记忆信息是如何被读取的,仍是现代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难题。由德国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联合小组,通过研究果蝇大脑对气味信息的回忆过程,向揭开记忆的读取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具有读取功能的神经元人类的大脑有1 000亿个神经元,果蝇大脑内的神经元要少得多。虽然果蝇的大脑不能跟人脑相  相似文献   

19.
科技     
Monkey for research NO.1全球首对靶向基因编辑猴出生近日,全球首对靶向基因编辑猴在中国出生,完成这一工作的科学家来自南京医科大学、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猴子属灵长类动物,猴基因编辑的成功将有助于建立猴疾病模型,更好地模拟人类疾病,大大降低药物研究的风险。Mini camera NO.2可进入血管拍摄的相机日前,美国科学家F.莱文特及其研究团队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相机,直径只有1.5毫米。它利用超声波来制  相似文献   

20.
张婷 《大学生》2012,(21):24-25
2007年,一纸聘书将在海外工作生活多年的饶毅从美国召唤回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一职;一时间公众将他和上世纪五十年代钱学森等在国外成名、时值壮年回国效力的前辈相提并论,饶毅被认为是新时期归国潮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解释自己回国的原因,始终只有三个字:归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