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仅仅是教师的说教是不行的。把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认知过程,来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  相似文献   

2.
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的问题。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永远也猜不明白,而教师的“柔情”学生永远不懂。双方都互相埋怨并都在苦恼中,教师失望,学生伤心。其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过沟通,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通过沟通,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墙,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网络,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身边常出现有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有些教师走进教室里时学生总有一种热切的期待?而为什么有些老师一进教室时学生就感到厌烦?又为什么有些教师并未让学生加班加点,也不搞“题海战术”,但学生成绩仍能不断提高?又为什么有些教师即使接的是“差班”,但不久这班成绩也会超过其他班呢?实践表明:情感和认识是相互影响的。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意志的活动过程。它对动机、兴趣、意志等因素不仅起着调节作用,而且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正因为这一点,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发挥了情感教育作用的结果。下面就如何发挥情感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探讨。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这两句话实际上指出了教育工作的一种最高境界即无痕教育,这是一种基于相信学生性本善、学生具有道德生长能力的教育,它弱化说教、灌输,而是以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真实情境为教育载体,通过环境熏陶、榜样示范引领、对话沟通等方式,激发学生内心道德生长的需求,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观念,产生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行为。这种基于学生内生长力的无痕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架设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才能创建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一、教师的关爱为师生情感沟通营造良好氛围“爱之于教育就像阳光之于植物一样。”教师有了对学进生的关爱就会发现学生身上这样或那样的优点、长处,发现学生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教育教学通向成功的桥梁。那么,教师怎样用真诚和正确的情感来传道、授业、解惑呢?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使他们身心全面地发展,谈一谈体会。一、奉献爱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曾听过一位教师这样说道“:我很喜欢我的学生,每次走进教室,只要一看见学生的面孔,爱生之情就在我胸中激荡——我愿意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奉献我的一生!”说得多好啊,学生是他们父母心目中的“掌上明珠”。他们走出家庭来到学校,教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使自己成为教师心目…  相似文献   

7.
师生间如果有一层“厚障壁”,就会使师生感情产生隔膜,情感交流受到堵塞,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师生之间没有丝毫界限,老师也将会在学生中失去威信。教师一旦失去了应有的尊严,教育效果也是不会很佳的。我主张在师生之间挂起一道“门帘”,让学生看不到老师的全貌,给学生一种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教学中,有的教师这样数落学生:“又忘记带作业了?吃饭怎么不见你忘记!”“你就不能消停一会儿?”这一现象,应该引发教育工作者们的思考: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教师说话不讲求艺术,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膜,影响教育效果,更严重的还会使学生郁郁寡欢,造成精神伤害。  相似文献   

9.
我从母校——临沂师专毕业,参加教学工作已经15年了。其问虽没获得显著成绩,却也积攒了点滴教学经验与体会。 一、热爱学生是我永远需要的 一位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首要的一条就是热爱自己的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情感对人的认识可以起到开启的作用,确实象有些心理家所说:“动之以情常是一个人认识转化的前提和开端”。热爱学生、以诚相见可以沟通师生感情、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当学生对教师抱有好感、持欢迎态度时,学生就会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乐意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相反,如果师生关系不协调,由于学生对教师不信任和逆反心理作怪,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山此可见,情感与教育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师生感情的建立主动权在教师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践行“成功教育”理念?我常对教师们说:在课堂上要装得“傻”一点,装得像一点!教师们很诧异地问:为什么?我说:第一,教师装得“傻”一点,学生就觉得自己很聪明,就有提问和思考的冲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对某个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再发现和再解决的思维过程,而且在这个问题解决的活动中,相关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笔者以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常会听到老师讲,哪几个学生十分聪颖、发展全面,很讨人喜爱;哪几个学生经常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很让人讨厌。这两类学生,每个教师都会碰到,大多数教师都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情感:对前一种学生容易产生“偏爱”倾向,对后一种学生易产生“偏恶”倾向。这两种倾向的出现对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很不利的。一、“偏爱”的不利影响“偏爱”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情感的失控,而对学生产生的认识的偏执。有这种情感的教师往往会被学生的“外秀”所迷,故充分信任,百般表扬,越看越顺眼;而对于另一部分学…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架设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才能创建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一、教师的关爱为师生情感沟通营造良好氛围“爱之于教育就像阳光之于植物一样。”教师有了对学进生的关爱就会发现学生身上这样或那样的优点、长处,发现学生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4.
教育词典是这样给“后进生”下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思想素质较低,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纪律散漫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我喜欢当班主任,特别是当“后进生”比较多的班级的班主任。我觉得把后进生改变成优秀生,这样才有挑战性,才有成就感。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变空洞说教为留白期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而这时教师如何教育学生很关键。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采取“留白”的方式,让学生三思,自育,自觉纠正错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常有“三乱”现象,即“乱收、乱撕、乱扔”。光靠教师空洞的说教,效果也许不是很好。  相似文献   

16.
季湘 《天津教育》2014,(23):72-73
有这样一件事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赴港交流的一年中,一位香港资深校长曾经对我说:“大陆的课堂教学很有功力,教研活动也开展得很好!不过,你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不懂情感没有梦想!”这句褒贬参半的评价刺痛着我,但同时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常有这种现象:学生讨厌某位老师,往往会连带厌恶他所教的这门课;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非常喜欢上他的课,成绩也会比较好。也许这就是教师情感教育的奇妙作用。所以,要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融洽,使教与学的效果更佳,情感的沟通是每位教师不容忽视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对这句话.我认为可以这样去理解:作为教师,只要有了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就有了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有了做好育人工作的动力,就能很顺利地完成教书育人工作。作为学生,只要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兴趣.对所学科目有了爱好.产生了情感.就会在这门知识的学习中找到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任教这门学科的教师有了感情.就会下大力气来学习好这门功课.仿佛不学好这门课.就对不起这位老师似的。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师生之间的情感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谈的就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如何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严丽荣 《生活教育》2010,(10):52-52
每当新学年开始,一些教师总要接手新的班级,面对一张张陌生而又可爱的笑脸,常常这样叫学生:“你”、“那位女同学”、“戴眼镜的男同学”、“第三排第四桌的同学”等;被点的学生往往很不情愿,个别调皮的学生甚至不理不睬——“老师又不认识我!”更让教师尴尬的是,开学许久了,教师却叫不出学生的姓名或叫错学生的姓名,引来学生的议论或哄笑。  相似文献   

20.
“缺少心理沟通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育专家如是说。如何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缩小心理距离,优化教育效果,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尝试着运用不同的谈话艺术,实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谈话应富有人情昧。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情感交流,实现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