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聊斋志异》民族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小说史上一颗闪烁着奇异光彩的艺术明珠。它不只以卓越的艺术成就著称于世,也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传颂古今。关于《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对封建官场黑暗的揭露,对科举弊端的针砭,对自主婚姻的追求,学术界虽有争议,但分歧不大。至于它是否反映了作者的民族思想,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把《聊斋》说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有否在《聊斋志异》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思想,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搞清这一问题,就要牵涉到对这位伟大作家整个创作思想及《聊斋志异》的评价,其意义不可低估。去年,在山东大学召开的全国性的蒲松龄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综观争鸣全貌,影响最大,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聊斋志异》虽然有一些不利清朝统治的篇章,但也不能由此认为蒲松龄具备了浓厚的民族意识。对这一观点,我有些不同看法。本文试图通过对《聊斋志异》具体作品的分析,就蒲松龄的民族思想作些粗浅的探索,以求正于前辈。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有一副关怀世态人情、关心民生疾苦的热心肠,大半生做塾师的他自然很关注家庭伦理、青少年成长及教育。在《聊斋志异》中有众多讽刺丑陋现象、颂扬美好德行的故事,本文主要从注重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提倡教师要言传身教,奉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赞赏长时研修和深思力学的学习态度等四个层面,来深入挖掘和探讨《聊斋志异》中丰富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规范传播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相对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滋生现代竞技项目的沃土。因此,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中所描述的清代民族传统体育为着眼点,来研究我国古代社会中人们闲暇时间所从事传统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小说《聊斋志异》当中的公案篇目,代表了清代文言笔记体公案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其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黑暗的深刻揭露与愤怒抨击,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思想。此外,较以前的各类公案小说,《聊斋志异》中的公案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及小说体制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曾召玉 《文教资料》2008,(18):17-18
<聊斋志异>达到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成就的最高峰,其中凸显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神鬼狐妖是其中最为靓丽的风景.但它有着很大的丰富性,在其他类型的人物画廊中也有值得一提之处,其中的僧人群体人物就是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谈《聊斋志异》中的趣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风趣是<聊斋志异>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蒲松龄运用大量趣语是使<聊斋志异>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分析<聊斋志异>中趣语的类别、艺术效果及其使语言生趣的方式方法,以利于把握趣语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中所出现的有关商人的作品之多,可以说是前代的文言小说所罕见的。因此我们在欣赏花妖狐媚和科举士子形象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这些商人形象。蒲松龄以其中肯平实的创作态度为我们描绘了各色商人,向我们展示了商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以虚幻为特征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虽写狐鬼精魅,但却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他在揭露当时黑暗现实的弊端时,敏锐地抓住社会的细胞——家庭,加以深入地剖析。蒲松龄在《聊斋》中描绘了百家图景.既写出了一些家庭的和睦欢乐,也描述了更多家庭的悲惨不幸,揭示了家庭成员之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本文所探讨的是后者.着重分析夫妇、嫡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方面发生的矛盾冲突.藉此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及作者的人生观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是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言短篇小说。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的地位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但细细读来,其中不少篇目都涉及到了儿童教育问题。《聊斋志异》中有不少以儿童为描写对象的篇目,塑造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儿童形象;同时它也体现出施教者应根据儿童的智力、性格和知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且家庭教育必须注意严慈相结合,否则过于严厉或过于放纵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等。总之,《聊斋志异》作为一部文学巨著虽然成书于几百年前,好似离我们很远,但细细读来又觉得离我们很近,因为其中所体现出的诸多儿童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仍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创造了许多“痴”形象,这些形象体现了蒲松龄的创作心理,是其主观情感的投射。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里活跃跳踉着一大批鬼神狐妖,他们成群结队地在这块绚丽多姿的园地里驰骋嬉戏,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可歌、可泣、可喜、可愕,奇怪而又真实的戏剧。翻开本书第一篇,就是《考城隍》,写阴间考选官吏的故事。然后便一篇接一篇地描狐画鬼,不是谈异,就是志怪。据有人统计,全书共讲了大小长短故事五百多个,其中有那些子虚、乌有先生粉墨登场的便多达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高尔基称语言为“文学的第一要素”,是“创作的基本手段”。作家要把他构思成熟的生活图景、人物形象传达给读者,让读者心目中也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图画,活动起有血有肉的人物,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工具。一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又是构成它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切成功的作品,首先有赖于运用语言的成功。 清代文学巨著《聊斋志异》在语言方面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在白话小说已出现了四五百年,文言小说早已一蹶不振的情况下,重操文言武器,使文言小说在萎顿了几百年之后,又重新崛起于文坛,并使其成为短篇小说史上前无古人的艺术珍品。作者蒲松龄在运用文言表现现实生活时,不是简奥难懂、古板陈腐,而是得心应手、新意迭出,甚至成了表现《聊斋志异》特定内容不可替代的语言,以致无论经过怎样好的白话翻译,也不能与原作相比拟。这种能够起死回生并且不可替代的语言,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异的素质,这实在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史上的高峰之一,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究其因,一方面是《聊斋志异》本身的艺术成就辉耀于文言小说史,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创作手法(1),人物形象的鲜明塑造等;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聊斋志异》思想成就的高度赞扬,此种赞扬基本上源自于《聊斋志异》的“孤愤说”,如对社会黑暗的暴露与鞭挞等。蒲松龄在《聊斋自志》自云“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高估《聊斋志异》的思想价值。要恰当地认识《聊斋志异》的思想意义,不能不深入蒲松龄“孤愤”的实质所在,追究蒲松龄产生“孤愤”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对前代作家的超越和创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在爱情描写方面;其二是对妇女的表现和认识;其三是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上;其四是对统治阶级的揭露上。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是一部亦幻亦真的浪漫主义作品。其最大特点是通过对幻想的超现实非人间的内容描写,寄托作家理想,抒发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懑心情。由于它描写得“合情合理”所以具有较坚实的艺术真实性和强大的艺术魁力。本文据此对《席方平》、《叶生》等片断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在创作的过程和具体的作品中反映了蒲松龄的浅层的民间意识,作品所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宗教信仰的复杂性,对农业生活的重视,以农为本的生活方式,对天灾的恐惧感上都体现了蒲松龄创作思想民间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中有近百篇描写婚姻爱情的作品,蒲松龄把"情"抬到了极崇高的地位。这些作品所描写的两性关系,大部分是不合于礼法的,作家把这些虽不合于礼法却出于情的两性结合写得十分优美动人。蒲松龄在婚姻关系中大力推崇情,把情作为评判婚姻关系的重要标准,反映了现代性爱思想的萌芽和初步发展,显示了作者对两性关系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在《聊斋志异》复杂的思想内容中 ,民主性精华与封建性糟粕并存。但其中优秀的作品占主要部分 ,它们多侧面地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 ,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 ,抨击了科举制度的腐朽 ,反抗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被誉为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20.
原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 语言风趣是《聊斋志异》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近五百篇的志异,篇篇都有一些诙谐幽默陶神怡性的趣语。《聊斋》中的趣语大体有五种类型:1.描摹性趣语,即用非常精炼风趣的语言描绘各种令人可笑的情境,用奇特的比喻描摹形容人物的可笑情态;2.戏谑性趣语,即故事中各种人物之间相互打趣、逗趣之语;3.应对性趣语,即故事中人物各种斗口场合中巧妙应对之语;4.嘲谑性趣语,即借作品中人物之口嘲谑丑恶人物丑恶事物的妙语;5.析评性趣语,即一些篇末的“异史氏曰”中析事论理、点明意旨、臧否人物、抒发感慨,融描写与议论于一体的幽默诙谐之语。蒲松龄通过多种艺术手法使语言生趣:1.设置奇异情节引发趣语,作者在写人与狐鬼花妖等异类交往的故事中设置一些奇异情节引发奇趣之语;2.语言悖理生趣,作者让一些极痴憨之人说出一些悖于世间常情、常理、常识的痴憨之语,成为奇趣之语;3.语言歧解生趣,作者安排人物对话时让一方对另一方的话语传达出的语言信息进行岔解、误解或曲解,造成喜剧性的失谐;4.集谬重现出趣,作者巧妙运用拟误手法,让故事中人物的谬误之语两次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产生讥讽的谑趣;5.庄语谐用生趣,作者将庄语用于非严肃的对象上,使语言风趣倍增;6.口语、俗语雅化生趣,作者将民间口语、俗语雅化,成为文言化的口语,语言产生情调上的变化,产生极强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