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名篇短诗《老虎》对"威武堂堂"的老虎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此诗无论是声律上、结构上,还是意象上都有着完美的对称。正是这种对称美深化了老虎的"威武堂堂"。  相似文献   

2.
评论界一般倾向于认为《老虎》是写法国大革命的;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歌颂了造物主上帝的伟大。事实上,该诗文本为我们提供了第三种解读它的可能性:布莱克在《老虎》中含蓄地表达了他关于诗歌创作的理念以及浪漫主义的诗风,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存在的“以诗论诗”现象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3.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兼画家。他的一首卓越的诗《老虎》至今为我国读者所传诵。该文就布莱克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分析,从中可看出,诗人以浪漫的笔法对诸如种族歧视、雇佣童工、贫富差别以及宗教迫害等英国社会种种弊端所作的揭露与抨击。  相似文献   

4.
王红 《教学随笔》2013,(16):137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诗人、画家,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诗歌《羔羊》(The Lamb)与《老虎》(The Tiger)分别出自布莱克的代表作《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两首诗都提出了关于上帝造物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世界所持的不同的态度。从《天真之歌》到《经验之歌》,布莱克的思想产生了巨变,从幻想"天真世界"的欢乐到面对"经验世界"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威廉·布莱克和屈原是英国和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布莱克的预言诗深奥难懂,屈原的诗谲绮深远,两位诗人在作品中创作了大量的神话意象。浪漫主义文学惯于借民族文化中的传统神话意象来寄托理想和情感,而神话意象则是作品艺术内涵的容器。因此,该文将对布莱克《四天神》和屈原《远游》中的神话意象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丰富布莱克和屈原的研究视角,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为两位诗人的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伦敦》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著名短诗之一。诗人揭露了英国社会的种种腐败和罪恶,表达了其对专制暴政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7.
李菁菁 《文教资料》2012,(34):103-104
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集《天真与经验之歌》中的《飞虻》为语料,结合诗人的个人经历与诗歌的创作背景,解读飞虻的寓意,认为:《飞虻》一诗强调了追求平等自由的思想,以及为了思想飞翔可以舍生忘死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想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威廉·布莱克十分推崇诗人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一种力量足以造就一个诗人想象."文章引用了其诗歌原文,试图从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探索他神奇瑰丽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音韵铿锵神威赫赫 --谈布莱克《老虎》的音义同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是英国前浪漫主义时期一个重要诗人,他的名篇<老虎>中贯穿全诗的"大型扩展隐喻"老虎意象和铿锵有力的节奏"铁砧乐音(anvil music)"交相辉映,音义有机结合,同构了一个"铸造老虎"的宏伟场面.本文从音义同构的心理基础谈起,试分析<老虎>中音韵、节奏的表义功能.  相似文献   

10.
“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这句名言出自布莱克的《嘉言选》。他是英国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  相似文献   

11.
雷牧野 《海外英语》2014,(15):198+200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描绘了两个鲜明对比的世界。通过对诗歌"神圣的意象"和"抽象的人形"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布莱克思想意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他不但是诗人,而且是画家,雕刻家和幻想家.他的诗充满了神秘的幻影,他的画也是充满了神秘的异像.他曾一度被称为神秘诗人.近年来西方对布莱克的研究著作日益增多.<经验之歌>是布莱克最重要的诗集之一,而<老虎>则是该诗集中最著名的短诗.这首最为读者普遍传诵的名篇,历来受到批评家的重视.<老虎>一般被公认为是象征性很强的作品.它好像一部晦涩的现代诗常常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3.
白凤欣  佘平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3):12-14,22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是英国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又是一位哲学诗人。"矛盾的普遍性"的思想统摄着他一生诗歌的创作过程。他认为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其诗歌中体现矛盾的"对照"(contraries)频频出现。从主题思想、语言文字、写作技巧三个方面分析布莱克诗集《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中永恒的"对照"手法。  相似文献   

14.
靖安达 《文教资料》2009,(33):15-16
诗歌用词简约,但意境深远,就在于作者丰富而新奇的想象力。想象力是诗歌可以不随时间流逝而与历史相携而行、永放光芒的魅力所在。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便是以其超乎常人的想象力而受到诗坛的关注。本文从来源及特点的角度分析了诗人布莱克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5.
巴克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大作《野性的呼唤》中的主人公.巴克的主人连续不断的在更换,从法官米勒,到狗贩子到哈尔,再到约翰·桑顿.本文主要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谁是巴克最好的主人,以帮助后来的读者更好地理解《野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16.
布莱克是18世纪末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起点诗人。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画配诗”风格——诗合画境,画隐诗情。他创作的系列诗集被称为“装饰诗集”,《天真与经验之歌》是其中的经典之作。以《天真与经验之歌》中的几首以花为主题的“画配诗”为例,解读布莱克诗歌中寓天真之意及寓爱情之意的花朵——天真之花与爱情之花。  相似文献   

17.
伦敦古城历来是画家笔下的胜景和文人墨客讴歌谱写的对象.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伦敦》与威廉.华兹华斯的《伦敦,1802》均揭露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在资本主义繁荣背后的罪恶社会现象,但这两首题目相同的诗在主题、语言特征方面却同中有异,对它们的分析能使我们更好地领略两首名诗的创作意蕴.  相似文献   

18.
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是自然主义创作的典型代表,作品中再现了巴克从文明走向野蛮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对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分析,重点说明了遗传和环境对动物生存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对自然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进行具体描述。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引起人们对人类社会生存状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是他最具代表性、最受后人关注的诗集。他的诗歌意象鲜明,语言质朴,风格简洁,想象力丰富。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诗集中分别收录了数首情景不同、内容迥异、前乐后苦的同名诗。本文选取一组同名诗《扫烟囱的孩子》,尝试从这颗沙里看布莱克创作思想从“纯真”向“深刻”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野性对巴克的呼唤来解读美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巴克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中的一条宠物狗,当巴克生活在井然有序的文明社会时,他曾是主人的玩伴、宠物,甚至是朋友和伙伴.但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变迁,巴克最终却变成了一个任意杀戮、残忍无比的野兽.这是野性对巴克产生的强烈呼唤,也是美国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崇尚暴力,弱肉强食,适者才能生存,竞争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