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史记》、《汉书》所记载的周亚夫固争汉景帝废栗太子之事,引人注目,历代评论者甚多。从汉景帝废栗太子和周亚夫出任丞相的时间看,周亚夫不可能以丞相身份固争栗太子之废,实际上数争栗太子之废的是太子傅窦婴。周亚夫之死与固争废栗太子也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他多次违背汉景帝的旨意,为皇帝所厌恶有关。同时汉景帝有意识地要为其太子扫清政治障碍,周亚夫才被借机逮捕入狱,被置于死地。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诸侯国废太子事件较为普遍,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的有15例。文章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考察春秋时期诸侯国废太子事件的大致情形,可以概括出废太子事件的多种原因;废太子们的不同行为抉择;总结出废太子事件的两种基本模式以及史公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诸侯国废太子事件较为普遍,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的有15例。文章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考察春秋时期诸侯国废太子事件的大致情形,可以概括出废太子事件的多种原因;废太子们的不同行为抉择;总结出废太子事件的两种基本模式以及史公对典型事件和人物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4.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引起了代北勋贵的强烈反对,甚至发展到以武力对抗和另立朝廷。废太子恂虽未参与平城兵变,但却遭诬陷而被杀。废太子恂被杀,是孝文帝执政后的一桩冤案。  相似文献   

5.
隋文帝独孤皇后曾对隋前期的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废易太子事件上。促成她废易太子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其家族政治权力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6.
《史记》中有多处文字涉及汉高祖刘邦废太子事件,从字里行间可以窥见事件的始末和真正原因。刘邦废太子之举,并不是为了江山社稷,而只是纯粹的爱屋及乌,是情感的选择,最终放弃废太子则是看清形势后理智战胜情感的决定。实质上,能够阻止刘邦废太子的主要力量是吕氏家族和以张良等为代表的功臣集团",商山四皓"只是他们为显示实力打出来给刘邦看的招牌。  相似文献   

7.
《史记》中有多处文字涉及汉高祖刘邦废太子事件,从字里行间可以窥见事件的始末和真正原因。刘邦废太子之举,并不是为了江山社稷,而只是纯粹的爱屋及乌,是情感的选择,最终放弃废太子则是看清形势后理智战胜情感的决定。实质上,能够阻止刘邦废太子的主要力量是吕氏家族和以张良等为代表的功臣集团",商山四皓"只是他们为显示实力打出来给刘邦看的招牌。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大多只有一个出处,而“期期艾艾”却有两个出处。“期期”,出自《史记·张丞相传》。西汉开国大臣周昌,刚直不阿,敢于直言进谏,就连皇帝刘邦也畏惧他三分。刘邦宠爱戚姬,准备废除太子,另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大臣们都竭力劝阻,但刘邦就是听不进去。其间,周昌的诤谏最为强烈。刘邦问周昌反对另立太子的理由,周昌本来就口吃,加上正值盛怒之时,说话就更不连贯了:“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昭。”这“期期”是周昌前言不搭后语的习惯性…  相似文献   

9.
周勃、周亚夫父子皆任太尉、丞相,有拥立和稳定文、景统治之大功,但其结果却是周勃两次任丞相共计不足两年,即被免相归其封地,又被诬告谋反之罪被文帝下法司刑讯,幸有薄太后相救,才免一死;周亚夫因与景帝在太子废立等事件上意见相左,不仅被逼谢病免相,还在朝宴中被景帝有意刁难与申斥,进而被诬陷谋反入狱,绝食而死,封爵被废。周勃父子的遭遇,既体现了功高震主的现实及汉高祖削除异姓诸侯王政策的继续,又反映了西汉前期皇权与相权之争的激烈,更表现了文、景二帝用人政策的实质,而其过河拆桥、以怨报德则显示其冷酷的一面。对之探析有助于对文、景二帝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
秦末、汉初隐于商山的“四皓”,据说现在太湖洞庭西山尚有遗迹。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奇怪而有趣。“四皓”在秦时已避入商山。汉兴,高祖刘邦召四人,四人不至。到高祖欲废太子而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时,张良使太子迎而致之。刘邦见有此四人辅助太子,认为太子“羽翼已成,难动矣”,不得不放弃废太子的打算。这件事属于宫廷权力之争。吕后的胜  相似文献   

11.
后妃制度是绵延我国古代社会数千年的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是男尊女卑观念下的历史产物。汉代后妃是古代后妃中的一个特定群体。从出身来看,西汉后妃出身下层者较多,东汉后妃则大多出自豪门。西汉册封皇后以帝王宠爱与生育皇子为主,东汉则以德为先。两汉后妃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西汉后妃以雅善歌舞为主,东汉后妃以熟读儒经为长。凭借良好的文化素养与杰出的政治才干,两汉后妃成为中国历史上后妃参政的代表性群体。与后世相比,其社会地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辽代储君考     
辽代是公元10世纪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其储君册立问题上,由于受到草原固有制度——世选制的影响,导致所封授的储君封号与中原王朝相比不甚相同,可以说是种类多样且特点鲜明。对辽代储君的考证分析,说明辽代储君之册立实为世选制与世袭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契丹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作为夏朝最早的胄子,启举行祭祀乐舞的意图,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其通过祭祀活动要实现的,并不是审美理想,而是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4.
史弥远继承并发展了其父史浩以藩邸旧臣际遇储君而拜相的政治模式。作为景献太子的藩邸臣属,史弥远凭藉东宫之助,在诛韩之变与排击政敌中获得胜利并得以起复拜相。及景献太子死后,史弥远察知有望出任储君的济王竑不利于己,便积极培养贵诚(理宗)以取而代之。理宗即位,史弥远又独相九年,且泽荫惠及子孙,从理宗的优礼、保全、重用等举动中可见。  相似文献   

15.
南宋孝宗禅位于光宗。光宗刚愎自用,拒言玩谏,父子失合;纵容皇后李氏,干涉政权;任用小人,政局黑暗不堪。彭龟年多次直言其弊。孝宗死后,光宗拒不主丧。朝中骚动,人心散失,彭龟年伏地叩额苦谏,不为所获。彭龟年认为唯有建储,才可稳定政局。后又拥立嘉王(即后来的宁宗)即位。彭龟年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以他的活动及言行为视角,可更深入解读绍熙政局。  相似文献   

16.
商山四皓为我国秦末汉初四位著名隐士。汉朝建立后,四皓拒绝刘邦的邀请,是因为刘邦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打消他们的心理顾虑,刘邦败在策略上,而不是简单的“四人者年老矣”与“上慢侮人”;四皓之所以接受太子的邀请出山,是因为太子等人采取了合理的策略,四皓也欣赏太子的性格。四皓对于太子之争的平息,符合古代“立嫡不立庶”的惯例,也有利于汉初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汉代统治者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公开倡导以“孝”为本,使原本只属于宗法伦理的孝道走进了国家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泛道德观念的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进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汉代孝治文化,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孝治在汉代成为治国纲领,并终两汉四百余年而不变,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由汉代的历史根源、社会土壤以及统治者的统治需要综合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三公”的称谓始于商代。经过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演化,秦时,“三公制”正式确立,西汉时逐渐完备,东汉时走向衰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被“三省六部制”所取代。“三公”从此主要成为有功大臣的荣誉虚衔,直至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才彻底消亡。“三公制”的形成、成熟和消亡是中国古代社会加强王权或皇权的需要,是集权政治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汉唐时期宦官专权的基础之一,是宦官典掌军职。汉唐宦官典掌军职分有监军、典掌禁军和衔领军职三种方式。宦官典掌军职,在东汉时期属于临时差遣的性质,唐代中后期以后,宦官典掌军职则逐步制度化,成为唐代宦官专权的一大特色,也是造成唐代后期宦官危害甚烈,废立帝位如同儿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