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回顾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研究的基础上,以关联理论为支点,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分析隐喻理解的语用推理机制,通过分析得出要正确理解隐喻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借助语境寻找最佳关联,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话语的隐喻义.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语用现象。隐喻的理解和接受就是一个听者通过共有的认知语境寻找最佳关联的明示、激活、选择、推理,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此外,关联理论虽给隐喻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隐喻的认知语用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理解和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会话含意理论对隐喻语用分析的局限入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隐喻进行认知语用解读,认为隐喻的理解就是听话人通过认知语境将接受话语建立的新假设进行关联、激活、选择、推理,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意的过程,隐喻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展现了隐喻在人们日常交流中的语用功能,然后分析了造成隐喻具有语用空间的认知基础,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对隐喻在教学中的利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普遍的语用现象,在人类的认知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隐喻在语用学中的早期研究,着重阐述了格莱斯和塞尔的隐喻研究,并分析了其不足之处。之后本文将运用关联理论,在已有的认知语用学之下,对隐喻进行重点剖析,其中引用了斯伯泊和威尔森对格莱斯对合作原则做出的修正和进一步研究,最后阐述了隐喻的关联性解释。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将讽喻视为一种装饰性的修辞手段,但认知语用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讽喻实质上是一种认知交际行为。本文尝试性地在认知语用学的核心理论———关联理论的框架中探索讽喻的本质及其发生和理解的过程,以期对这种人们习以为常的话语现象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一种语义偏离现象,而传统的修辞学和语义学均无法对其含意做出充分而合理的解释,因此对隐喻意义的研究必须纳入语用学范畴。本文综述了在解读隐喻含意方面Sperkr和Wilson关联理论与其它隐喻语用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并以关联理论为支点,采用俄语语料,从认知语境和最佳相关原则两方面分析了隐喻理解的语用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隐喻的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隐喻理解的认知因素,旨在能使交际者更好地使用隐喻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9.
程海燕 《考试周刊》2008,(22):117-118
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运用关联理论来探讨话语标记,对话语标记进行认知语用阐释,旨在揭示话语标记在交际中存在的理据及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隐喻的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隐喻理解的认知因素,旨在能使交际者更好地使用隐喻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文章从认知角度对作为认知方式的隐喻及其认知功能进行分析、探讨,从关联理论的角度阐释了隐喻的工作机制,提出隐喻是认知主体在认知语境作用下关联、对话、投射的结果。并指出对隐喻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的修辞现象,而且有助于隐喻学的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隐喻的相似性构成了隐喻的基础,为理解隐喻提供了方便.但Sperber & Wilson在专著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了最佳关联原则,能更有力的解释隐喻,为隐喻的理解提供了新思路,然而究其实质,隐喻的相似性正是最佳关联性在隐喻中的表现,隐喻的理解实际上是寻求隐喻的的相似性,而寻求隐喻相似性的过程就是寻求本体和喻体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3.
语音隐喻指不同的所指借助其能指的语音层面进行的联想/映射。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对语音隐喻进行了语用解读:语音隐喻的使用和理解必须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音隐喻的使用和理解是一种认知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明示-推理过程,它必然受到关联原则的支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借助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框架,探讨了隐喻的语用阐释,从而说明了相对于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语用意义有更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15.
隐喻的相似性构成了隐喻的基础,为理解隐喻提供了方便.但Sperber & Wilson在专著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了最佳关联原则,能更有力的解释隐喻,为隐喻的理解提供了新路,然而究其实质,隐喻的相似性正是最佳关联性在隐喻中的表现,隐喻的理解实际上是寻求隐喻的相似性,而寻求隐喻相似性的过程就是寻求本体和喻体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6.
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以动态的语境观来解读隐喻的理解,认为隐喻理解是在适当的认知语境下寻求最佳关联、获取语境效果的一个动态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不足,为隐喻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与话语衔接的关系问题是隐喻的话语功能研究的核心话题。从认知的层面看,隐喻表达式可以通过概念上的框定或组合在话语中产生各种语义关系和衔接方式。从语用的角度讲,语境因素对话语中隐喻表达的理解和组织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关联理论看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析隐喻问题。首先简要回顾了早期隐喻研究的基本观点,然后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隐喻进行了分析。隐喻的产生、使用、理解和翻译都是受关联原则支配的。  相似文献   

19.
论隐喻在广告语篇中的劝说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关联理论出发,对隐喻现象进行了阐释;然后解析了隐喻的劝说功能,它具有三种诉诸形式:理性诉诸、情感诉诸和人品诉诸;最后运用实例分析隐喻是如何在广告语篇中实现其劝说功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