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旅游业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如何客观科学地认识和评估地震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如何进行地震灾后的旅游重建,如何考虑当今和未来四川地震灾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这些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灾后旅游重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旅游业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如何客观科学地认识和评估地震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如何进行地震灾后的旅游重建,如何考虑当今和未来四川地震灾区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这些都是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汶川经过近三年的地震灾后恢复建设,其旅游业复兴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课题组总结出汶川灾后旅游振兴发展的"三高一统"模式,即高目标引导、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统筹整体推进旅游重建工作,实现以旅游为主导,整体推进交通条件和接待设施升级、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旅游产业关联效应、旅游资源整合和路线打造、民族文化保护和新文化注入、标准规范和品牌树立等重建路径,进而实现了旅游支撑系统改善、特色旅游村寨集镇、旅游带动产业升级、旅游布局科学合理、旅游文化彰显、旅游形象提升等六大突出绩效,最终全面实现灾后旅游产业振兴。"汶川模式"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黑色旅游作为近年学界研究的新兴领域,其实践已先于理论,正在灾区火热开展。文章通过对黑色旅游研究文章的梳理,发现国外关于黑色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及分类、旅游者的行为动机、旅游开发方式与开发黑色旅游的影响等四方面;而国内关于黑色旅游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黑色旅游开发、旅游者动机与利益相关者、黑色旅游资源分类、黑色旅游影响及其伦理道德问题等四方面,文章分别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主题总结。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关系和汶川地震灾区主要民族民俗文化基础上,以非物质文化为代表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区民族民俗文化的地震破坏情况,以及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重建经验和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6.
四川汶川大地震使灾区人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遭受到严酷的双重打击,理性地研究灾区的救灾重建机制,对于科学、规范、有序地推进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文章在阐释救灾重建机制内涵的基础上针对预警应急、协调救助、信息公开、评估监督等机制存在的严峻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救灾重建机制建设的重点是完善法律制度、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资金整合、重视民间组织和强化监督约束。  相似文献   

7.
黑色旅游研究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经龙  郑淑婧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5):109-112,120
黑色旅游是近年来国外,特别是北美地区旅游学界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黑色旅游是指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的一种现象。在对黑色旅游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文章对黑色旅游的类型、旅游动机、主要争论和研究核心4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就黑色旅游未来发展尚需研究的领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区的城镇乡村、道路交通、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水土资源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破坏。本文初步分析地震发震机制及其影响,同时对次生灾害、灾情进行初步的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调查得知,游客探访地震遗址旅游地的最主要动机是灾难体验,体现为对灾难中自救及互助精神的情感认同;其次是获取地震知识和休闲游憩。但在现有旅游开发格局下,游客主要活动特征表现为游览观光,旅游满意度低。因此,应以"感恩.奋进"为核心,大力开发体验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0.
以世界文化遗产地青城山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描述性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初步完成后四川世界遗产地国内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灾后重建初步完成后,四川世界遗产地国内旅游者旅游动机主要以游览观光动机、逃离保健型动机、情感交流动机三种传统旅游动机为主。本研究明晰了灾后重建初步完成后四川世界遗产地国内旅游者旅游动机状态,为世界遗产地旅游恢复发展提供科学的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地居民对黑色旅游开发的态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汶川地震为例,从居民的灾后心理特征出发,将居民对旅游者动机的感知,对旅游地形象的认知,及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作为衡量当地居民基本态度的三要素,并分析居民态度对黑色旅游开发的影响,指出在开发过程中要保护当地居民的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灾区聚落灾后重建评价及其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聚落优化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汶川灾区聚落在重建后的显著发展:聚落空间结构上得到优化;聚落产业发展发生质的飞跃;区域特色城镇化逐渐形成.但聚落重建之后依然面临的严峻问题:一是区域生态脆弱,生态服务功能突出;二是农村聚落、部分聚落无序发展和可持续生计重视不够.为此提出聚落优化建议:发展生态旅游及相关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农业、生态能源业与生态庭院建设相结合,实施生态林业,切实建立起生态补偿体系,以森林碳汇交易作为聚落优化的重要资金来源,以巩固灾后重建的经济社会成果.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给四川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农业具有恢复性强的特点,抓住灾后重建机会积极实施并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有利于四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重建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针对灾后四川的实际情况,就灾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造成儿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形成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在身心、精神、认知以及行为方面均有所表现。因此需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心理照顾以帮助他们度过危机。本文考察了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创伤的阶段性和年龄性特征,提出灾后儿童心理的康复与重建需要开展多层面心理评估,并着重分析了开展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康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辅导策略、活动方式以及服务技巧。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灾变景观是指汶川地震发生后形成的景观类型。这类景观以其强烈的独特性和特别的神秘感对游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汶川地震灾变景观不但具备独特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价值以及缅怀价值,因此对该灾变景观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汶川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经验是我们今后应对巨灾和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吸取和借鉴的教训.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对经验与教训加以总结与凝练.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地震给灾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在汶川灾后重建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岷江上游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优势与自然区住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和目标,组织力量对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加以梳理,以此展示优势的文化和经济社会价值.促进当地旅游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浅议震区灾后旅游市场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12”地震给震区旅游业带来重大损失,特别是旅游产品设施破坏严重。珍贵的羌族文化遭受严重破坏,致使旅游服务质量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影响游客决策,创伤了未来旅游市场。为了弥补震区旅游业损失。重建灾后旅游市场,震区旅游部门必须做好四项工作:加强安全建设和管理,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遗产,改变市场营销策略,做好长远旅游准备。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灾区旅游环境、旅游业生产能力遭受重创,旅游市场遭受毁灭性打击,极大地加剧了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矛盾。在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经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始终以恢复和保护旅游环境为既定前提,满足游客不断提升的旅游环境需求;应该建立合理的旅游经济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当地总体利益的提高;应该发展绿色旅游经济,推动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汶川地震重灾区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灾后住房重建难题及救助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汶川地震对受灾群众造成的最大的直接财产损失是住房毁损。汶川地震的一个社会背景是我国住房私有产权制度已建立,这与此前的重大自然灾害有所不同。因此,灾后住房重建是首要问题,永久性产权住房重建,对受灾群众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不仅仅是财产性的。住房重建面临的诸多难题,集中于如何解决购房建房资金和如何处理毁损房屋所形成的债务,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支持受灾群众进行住房重建;二是如何在住房重建中公平对待受灾群众;三是如何在最大限度的援建中不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其他主体利益。难题的背后,是契约安全与契约公平的冲突。借鉴台湾“921”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住房重建的创新方式主要是对口支援、民间援助、住房联建、先提供购房资金再办理抵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