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 ,物质生活丰富 ,可精神生活缺乏 ,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 ,凡事斤斤计较 ,生怕自己吃了亏。要扭转学生成长中这种缺陷 ,绝非易事。  新学期开始的一天 ,我刚到班上 ,潘立同学找我要求换位 ,不愿跟黄强同学坐。值日班委已告诉我 ,他们昨天吵架 ,差一点打了起来。我不动声色地询问原因。潘立说 :“昨天 ,我整天擦黑板 ,没跟黄强去倒垃圾 ,他就要打我”。我问 :“你为什么不去倒垃圾 ?”。他说 :“我做那么多 ,多亏”。我说 :“我了解一下情况 ,你先回去。”我把黄强叫来。他说 :“我不想和他坐 ,扫地只扫一、二组 ,…  相似文献   

2.
超级垃圾桶     
学校里有一些同学不讲卫生,老是乱丢东西,把校园弄得很脏。所以我想设计一个超级垃圾桶,以保证校园的清洁。超级垃圾桶的外型像个机器人,但脑袋身子是四方的,手和脚都能自由活动。它大约高1.5米。它有一双眼睛,看见有人来倒垃圾时,它就会把头上的盖子打开。之后,电脑就对垃圾进行分类,把纸张等还有用的垃圾和泥沙土块等分开,分装在身体内两个不同的格子里。如果仔细地观察,你会发现超级垃圾桶内有个压缩机,垃圾被倒进去后,压缩机就开始工作了。它把垃圾压得紧紧的,使垃圾的体积变小,不至于占那么大的空间。如果倒垃圾的同学太矮,够不着怎么…  相似文献   

3.
说梦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到班里讲台一侧堆满了垃圾,我问该哪组值日,学生说四组。四组的同学说,二、三组没有倒垃圾,所以他们组也没有倒。上课的时候,我把我的  相似文献   

4.
学做家务     
画外音:每个同学都愿意做个勤劳的好孩子吧!爱劳动的同学在家里常常做扫地、擦桌子、洗红领巾、整理书桌等家务劳动。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你会做了,但你能讲出来吗?擦桌子饭后,妈妈收拾碗筷,爸爸扫地,我擦桌子。擦桌子挺简单的。我拿来抹布,先把桌子上的垃圾擦到畚箕里,再擦桌面。可是我发现,擦来擦去桌面上还是黏糊糊的,擦不干净。妈妈叫我用热水试试,并告诉我,抹布要往一个方向擦,抹布的一面脏了,再换一面擦。整理书包书包是我的好朋友。放学回家,我觉得书包特别重。到家后,我打开书包的拉链,把里面的书本和文具一样一样地拿出来,再把书包里…  相似文献   

5.
奖状生气     
小明在学校里可乖了,课间,他一有空就扫地、倒垃圾、擦桌子,大家都很喜欢他, 星期五放学,一张写着“热爱劳动”的大红奖状,跟他回了家  相似文献   

6.
下课时,我们几个男生在隔壁班卫生承包区玩,有两位同学随手丟了垃圾,我连一张纸屑都没有丟。没想到,那个班的值日生向我们班主任告状。班主任大发雷霆,让扔垃圾的同学自觉站起来,见我没有站,便说我这个班干部带头丟垃圾,不合格。同学们都为我“辩护”,但老师非但不信,还非常肯定地说就是我丟的,并让我写检讨书,并罚扫地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7.
<难倒的垃圾>一文中的情景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面对教室中脏乱差的现象,班主任肯定会着手处理,但文中班主任的处理方式并不可取.首先,班主任亲自清扫教室不是长久之计,现在的学生大多比较自我,他们对老师的苦心未必"买账",甚至有同学会认为这是老师无能的表现.其次,更不能随意指定同学去倒垃圾,否则就可能遇到文中的学生同样的反应:"怎么就叫我?又不是我值日!"如果碰到一个有个性的同学不愿意去倒垃圾,极易引发师生冲突,也降低了班主任的威信.学生摄于老师的权威也可能会把垃圾倒掉,但心里肯定"不爽".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星期五——班级大扫除的日子。放学后,同学们分工合作:男同学有的把桌椅搬到走廊上,有的拿起扫帚扫地,有的去提水,有的拖地板;女同学有的擦窗户,有的擦黑板,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我刚扫完地,几个同学就拿着刷子和洗衣粉来刷地板,他们先让提水的同学把水倒在地上把地板弄湿,然后在地上撒一些洗衣粉,接着就刷起地板来。再看擦窗户的同学,她们先把一些洗衣粉放在水桶里,然后把抹布弄湿,再擦掉窗户上的灰尘。  相似文献   

9.
那是暑假的一个中午。妈妈做饭的时候把烂菜叶和一些脏东西都扔进垃圾斗里,垃圾斗很快就满了,妈妈让我去把垃圾倒了。我拿着垃圾斗,飞快地跑出门去倒垃圾。当我走到我们这一楼的垃圾滑道,一股难闻的气味儿熏得人喘不过气来。我拉开盖子一看。才知道滑道里塞满了垃圾,把滑道都堵住了。  相似文献   

10.
扫地也有学问,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吃过晚饭,我心血来潮地对妈妈说:“今天我来扫地。”妈妈睁大眼睛对我说:“嘿,你到底长大了,能主动做家务了。好呀,扫吧!”于是我一只手拿着扫把,一边看电视,一边东一扫把,西扫把,把客厅地下那些显眼的脏物堆成了几小堆。这时,妈妈走进客厅来抹饭桌,无意中又将我堆的垃圾给踢得到处都是,我只好又重新扫一遍。还没等我撮垃圾,饭桌上的饭粒和菜渣又被妈妈抹到了地上。我一看,唉,又搞脏了。我生气地对妈妈说:“请您注意一点儿好吗?”妈妈笑了笑说:“桌子还没抹,你怎么就扫地呢?”听了妈…  相似文献   

11.
王福明 《教育》2012,(36):8
我作为班主任,经常有学生来告状:"老师,某某今天没扫地""某某今天又没去倒垃圾""某某把我的书弄脏了""谁又多占了桌子的位置"等等。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于学生来讲,看似很小,若是不处理好,处理不当,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对于这些,我的处理办法是,不管发生怎样的事情,先把事情完成了,再来给我汇报情况。前不久,我在杂志看到一则《吃面和吃亏》的小故事,就请了班上的3位同学分别演了3个角色,表演给全班同学观看。第一幕:旁白:星期天,父亲煮了两碗面,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批改了三年级某班的一篇作文,是“我帮某某做家务活”的命题作文。于是一篇篇习作,如《我帮妈妈扫地》《我帮爷爷倒垃圾》应运面生。今天,我看到地上脏了,正准备扫地。我想,我长大了,应该帮某某做些家务活。于是,我说:“某某让我来扫吧。”我把地扫的干干净净,某某夸我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样的作文,这样的教学怎能不令人深思?意大利著名教育理论家洛利斯·马拉古兹的《不,一百种在那里》中说:“孩子有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一百种世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在我们的作文中,…  相似文献   

13.
2004年8月20日星期五周三上午,我对大家说,周五下午是我最后一次上课,大家最好都来,什么也不用带,我们开一个表彰会,表扬在这个暑假里表现比较好的同学;表彰会结束以后,我们还有一个西瓜party,乡政府的沈书记等人会带两个西瓜过来,我们一起把它们分掉。  相似文献   

14.
大扫除结束了,我端着满满一畚箕垃圾迅速地向垃圾箱走去.走到教学大楼的转角处时,突然冲出了一位同学,我们两个自然撞上了.由于他是冲过来的,而我也是快步如飞,因此,我们俩"两败俱伤"——都摔倒了. 原来,他也是来倒垃圾的.我们俩手中的畚箕打翻在地,霎时,垃圾如"天女散花"般落下来,害得我没少吃苦头.我有点恼羞成怒了,正想埋怨他怎么走路也不看一看,可看见他和我一般的"熊样"——狼狈不堪地倒在地上,就忍住了.  相似文献   

15.
我们家约定俗成:衣服是我洗的,垃圾是我爸扔的.我喜欢洗衣服,因为我喜欢穿干净的衣服.我爸妈会把要洗的衣服丢到一个筐里,等着我放到洗衣机里去洗.特别脏的衣服我就拿衣领净喷一下.一般来说我一周洗两三次衣服.我不晒衣服,因为都是晚上洗衣服,一早我就去上学了,没时间.我最不喜欢倒垃圾.我们家住五楼,楼下不能扔垃圾,到小区的垃圾站,要走五六分钟的路.我一想到提着那么一袋垃圾在路上招摇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相似文献   

16.
胡素娟 《家庭教育》2007,(9S):18-18
我儿子今年12周岁了,一直由爷爷奶奶带。老人对孩子宠爱有加,对他是百依百顺.除了学习无法帮忙,别的事只要有机会就全包。小孩几乎从来都不做家务.叫他倒垃圾他嫌脏。让他扫地他胡乱应付几下.就连上学拿书包也是他爷爷代劳。你要是多说他几句,他还理直气壮地说:“你没看我正忙着吗?”  相似文献   

17.
“‘垃圾先生’,垃圾盆又满了,快点去倒!”我放学回家刚打开电视机,就听见了妈妈的喊声。唉,自从我成了家中倒垃圾的“专干”,便得了这样一个“美称”。倒垃圾本来是一件寻常事,可是今天,“垃圾先生”却出了点意外。我端着满满一盆垃圾,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样,一步一摇地沿着楼梯走到垃圾道口。我一手掀“帘子”,一手托起垃圾盆,可是,由于我用力太猛,竟然连垃圾带盆一起扔了下去。呀!这可怎么办?想想妈妈严厉的样子,我不禁有些担心。唉,只有给妈妈承认错误,任凭妈妈处置了。我垂头丧气地进了家门。“妈……妈妈,垃圾盆……掉……掉到垃…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我去德国工作了一段时间。那天我拎着三个垃圾袋,分别装着已经分好的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资源型垃圾来到指定的垃圾摆放点倒掉,却被管理人员拦住了。他看了看我的垃圾袋说:“分类准确无误,但是您倒垃圾的时间不对,我们这里只允许在每周一、周四的晚上九点以前倒垃圾。”  相似文献   

19.
快乐加油站     
《课外阅读》2008,(9):52
倒垃圾某天你去倒垃圾,掉进垃圾坑,怎么爬也爬不上去。这时来了一位捡垃圾的老太太,老太太把你拉上来说:"城里人真浪费,人长得难看点就不要了?"南京市长有一次,我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聊得来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女儿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跳.唱.画、写样样都行,很受周围小伙伴的羡慕。每到双休日,就有同学约她去滑旱冰、逛公园、打篮球,但这个时间,一般是我们一家三口统一行动的时刻,女儿对同学的好意只有谢绝的份了。 星期五的晚上,吃完晚饭,女儿把我叫到她的书房,郑重其事地与我商量“妈妈,明天下午有几个同学约我去公园玩,我们的家庭行动能不能为此让步,因为推掉同学的邀请有好几次了,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看着逐渐长大的女儿,我很爽快地点点头。女儿告诉我这次玩耍有几个男同学,我并没感到奇怪,反而叮嘱她说男同学调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