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居易在渭南居住约十年,其中最久的一次是丁母忧的四年。白居易作于渭南下圭阝的诗篇真切地反映了他复杂的人生情怀:仕与隐的矛盾、重情与忘情的纠葛、生命的痛苦体验与消解苦痛的释然。白居易在渭南的创作对研究唐代社会状况和白居易一生的创作及思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的一生都与下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在故乡是大有所作为:在为母丁忧守孝的四年里,他种树植桑绿化环境;下田扶犁从事农作;深入百姓察看社情;安葬先辈遗骨建立白氏陵园;勤于笔耕,创作了大量诗歌文赋。回顾白居易这一生,在异地做官具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可他在异地作的有关下邽和怀念下邽故里的诗歌多达一百二十三首,加上在下邽故里所创作的一百四十一篇作品,这些怀念下邽故里的诗歌占到白居易全部诗作的十四分之一;充分说明了白居易这一生热爱下邽故里、关心故里下邽。  相似文献   

3.
中国最早设置的圭阝、冀二县考薛方昱公元前688年,秦国出兵渭水上游,伐圭阝、冀戎,在其地始置圭阝、翼二县。《史记·秦本纪》:武公十年,代圭阝、冀戎,初县之。圭阝,即今甘肃天水市秦城区。冀,即今甘肃天水市甘谷县。圭阝、冀二县的设置,为我国置县之始。它比...  相似文献   

4.
《河南教育》2007,(2):F0002-F0002
具茨巍巍,溱洧泱泱,新郑市城关乡里第三初级中学位于黄帝故里的城关乡东郭寺村,这里也是一代大诗人白居易诞生的地方。近年来,城关三中秉承人文始祖黄帝和诗人白居易的光荣传承和深厚的人文积淀,锐意创新,乘新课程改革之东风,努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走出一条农村非寄宿初中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相似文献   

5.
前四史中有关中原往来交阝止的情况记载很多,文章着重分析中原人士去交阝止的情况,虽然他们的人员构成很复杂,有文官武将、移民及商人等,但都不同程度地对当时交阝止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斟寻阝是早夏禹、启、太康、仲康、少康五帝都 ,夏篡臣后羿都 ,夏桀后迁都 ,在今河南孟州。斟寻阝可能也是唐、虞都  相似文献   

7.
斟(寻阝)是早夏禹、启、太康、仲康、少康五帝都,夏篡臣后羿都,夏桀后迁都,在今河南孟州.斟(寻阝)可能也是唐、虞都.  相似文献   

8.
乡心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圭阝 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乡心@白居易!唐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第26课《陈涉世家》中“(陈涉)攻钅至、赞阝、苦、柘、谯……”,“赞阝”,课本注释为“赞阝,zàn,在现在河南省。”笔者查了相关资料,认为此注释有不妥,特举证如下:查看《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上册,第1211页)对“赞阝”的注解:(一)(zàn,又读zuǎn)①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一百家为赞阝。《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阝。”②古县名,见“赞阝县(2)”。(二)(cuó嵯)①古县名。见“赞阝县(1)…  相似文献   

10.
“”字小考湖南潘新华《陈涉世家》里有一句:“攻铿、赞阝、苦、柘、谯,皆下之。”对于“赞阝”的注音,书中注为"zan”,并说明“赞阝、苦、柘,在现在河南省。对于“赞阝”字,自70年代该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以来,一直这么注音,也没有更正。在《新华字典》中...  相似文献   

11.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动荡乱离,《明季南北略》即是记录这一历史时期的作品。作者计六奇心系明朝,试图以此书来总结明朝由乱而亡的历史教训,寄托自己炽烈的民族感情,并希望以此书留名于世。书中保留了明清之际丰富的史料,特别是关于农民起义和抗清斗争的史料,有许多是不见于他书的珍贵记载;同时,书中许多记载是作者亲身的经历和见闻,更加真实可信,为其他史料所不及;计六奇一生湮没无闻,书中有关的写作经历,也是了解作者生平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2.
王路平先生的《贵州佛教史》在探索源头时不强作解人 ,多费笔墨 ,只把贵州佛教之源上溯至西晋 ,而迳以唐代牛腾作为贵州佛教传播之始 ,表现出其学术严谨性。该书大量利用黔僧史料 ,以及贵州各地方志 ,发掘出许多新鲜内容。在佛教史方面 ,注重法脉相传 ,把贵州佛教与全国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方法上 ,本书史论结合颇佳 ,难能可贵。读一本《贵州佛教史》 ,了解西南一方风俗民情 ,知道多民族社会的形成史 ,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一生推崇《红楼梦》在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促成红学成为三大显学之一。毛泽东要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他信手拈来《红楼梦》事例,连类比喻,说明深刻革命道理,异彩纷呈,表现了他的革命红学观。他从文学上解读《红楼梦》,表现了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致的思想。晚年的“吊膀子”是为了“掩盖政治斗争”说,无疑是认识《红楼梦》的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14.
格雷戈里撰述《法兰克人史》时有二个理念,那就是迷信基督教和扬善惩恶,扬善惩恶成为《法兰克人史》的特色。从宗教思维出发,格雷戈里表现出一方面好善乐施,另方面又疾恶如仇的心态。从而在《法兰克人史》书中存在大量的扬善惩恶文字。爱恨既出自于个人因素,也深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格雷戈里的爱憎既来自于他对宗教的虔诚心理,又融汇于当时社会的时代思维,时代思维决定了格雷戈里的思维内容与定势,格雷戈里扬善惩恶思想是信仰上帝的正义审判时代思维在《法兰克人史》史书的回响与应映。信仰上帝的正义审判时代思维正是法兰克王国新生产力与社会文明的反映,这个时代思维有一定的进步性。尽管《法兰克人史》有宗教的唯心性,但扬善惩恶史学思想有积极意义,不啻为是书的亮点。教会史学是世界历史学的组成部分,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为人类文化事业做出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钱希言《戏瑕》载"文待诏诸公暇日喜听人说宋江,先讲摊头半日,功父犹及与闻",学界多以为此材料能够证明嘉靖前即有《水浒传》在社会上传播。然而,通过文献考证得知,"犹及与闻"的"功父"即明末著名画家、藏书家钱谷之子钱允治,他与文征明等一起"听人说宋江"的时间不能早于其出生的嘉靖二十年(1541),实际时间应该更晚,正值文征明的晚年,这时《水浒传》在社会上已得到广泛传播。至于他们听人所说"宋江"是说话故事还是《水浒传》或者兼而有之,已经无法确证了。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这部奇书,问世近四百年来,它的作者是谁一直是个谜。但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这就为研究作者打开了一条道路。张惠英先生的《金瓶梅俚俗难词解》就是研究《金瓶梅》方言俚语的专著。本文就是根据《金瓶梅俚俗难词角》中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做某些拾遗补缺的。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这部奇书,问世近四百年来,它的作者是谁一直是个谜。但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这就为研究作者打开了一条道路。张惠英先生的《金瓶梅俚俗难词解》就是研究《金瓶梅》方言俚语的专著。本文就是依据《金瓶梅俚俗难词解》中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做某些拾遗补缺的。  相似文献   

18.
《诗集传》是苏辙的主要学术作之一,在《诗经》研究史及宋代蜀学研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本考证了苏辙《诗集传》的成书过程及版本源流情况,认为《诗集传》是贯穿苏辙一生的学术作,并结合版本源流情况比较了各版本的优劣,突出了《诗集传》在苏辙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是一部向西方讲述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本文深入分析了《吾国与吾民》中林语堂始终保持的理性立场和客观冷静的态度,阐明了林语堂的中庸姿态和他在东西方艺术上互通有无的开放胸襟。通过探讨林语堂的局外人身份,旨在让人们公正地看待此书,同时引起人们对中西文化异同的进一步深思。  相似文献   

20.
任玉梅 《太原大学学报》2009,10(4):38-40,43
《书店的灯光》利用真切而感人的笔法,描述了作家对书店魅力的美好回忆,对阅读的感受。在恬静的描述中,表现了对书的价值永恒和人性光辉永恒的理解,面对当今浮躁的世界,阅读不仅是精神食粮,更是追求理想,磨炼心志的良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