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自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周的啦啦操教学,女大学生在整体自信、学业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差异显著(P<0.05),啦啦操教学组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组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水平差异显著(P<0.01)。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几个维度上的自信水平影响显著,并且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相比,对提升女大学生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表现为男大学生的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方面男女大学生差异不显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1-2次以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水平;中等及以上强度的体育锻炼者更有利于身体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提高;整体自尊在体育锻炼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身体自尊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认知重评、亲社会行为在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量表对916名(男502,女414)在校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测量,通过中介作用检验和Bootstrap分析对各变量进行研究。结果1)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认知重评、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293,0.394,0.362;p<0.01),体育锻炼与认知重评和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r=0.321,0.425;p<0.01)。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共有3条作用路径:体育锻炼→认知重评→主观幸福感(95%CI [0.056,0.116],效应值为0.085,占总效应的28.15%);体育锻炼→亲社会行为→主观幸福感(95%CI[0.010,0.049],效应值为0.028,占总效应的9.27%);体育锻炼→认知重评→亲社会行为→主观幸福感(95%CI[0.010,0.044],效应值为0.026,占总效应的8.61%)。结论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认知重评和亲社会行为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积极幸福感在不同分数等级大学生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分数等级越好积极幸福感越强;心理烦恼和疲劳的大学生在不同分数等级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生的积极幸福感体验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呈正相关关系,而心理烦恼与疲劳与体质健康成绩呈负相关;大学生的积极的幸福感体验与身高体重、柔韧力量、肺活量、耐力、速度灵巧都存在正相关,心理烦恼和疲劳与身高体重、柔韧力量、肺活量、耐力、速度灵巧方面均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对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部分非体育类大学生进行16周的体育干预实验,以集体项目篮球和个人项目乒乓球为实验教学内容,并创设不同体育锻炼情境。结果:实验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得分较实验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运动项目和锻炼情境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效果不同,集体项目对于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个人项目;竞争性锻炼情境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优于娱乐性锻炼情境。结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成效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武汉体育学院啦啦操教学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啦啦操教学的物质环境方面,虽然整体上呈现积极改进态势,但仍然存在经费较少、班级规模偏大等诸多问题;2)在啦啦操教学的心理环境方面,应整合控制各种环境因素,并统一协调这些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使它们向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保证教学质量的方向发展;3)学校面临着啦啦操教学的物理环境建设和心理环境管理的双重挑战,且各要素相互影响并形成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积极心理学的快速发展使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备受关注。体育锻炼的身心健康效应已经成为共识,它不但能够降低人的压力反应,而且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高校体育改革,探讨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逐渐增多,笔者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指出今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西华大学啦啦操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啦啦操课程教学在高校的开设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体育意愿;制定切实可行的啦啦操师资培养机制;建立教学、竞赛、科研相长的啦啦操教育机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五所本科院校大学生的主观锻炼体验进行调查,分析性别及年级对大学生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研究表明:男女生在积极幸福感维度、心理烦恼维度和疲劳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男生的积极幸福感维度和疲劳维度上均比女生要高,而在心理烦恼维度上女生比男生要高;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积极幸福感维度、心理烦恼维度和疲劳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从体育锻炼的角度,运用内隐认知的研究方法探讨内隐幸福感作为独立心理结构与外显幸福感的分离,以及体育锻炼对内隐与外显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使用IAT程序测量内隐幸福感,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体育活动量表”测量外显主观幸福感和体育锻炼情况.结果表明:1)内隐幸福感和外显幸福感属于两种独立的心理结构;2)体育锻炼不影响个体内隐幸福感的状态变化,但能够调节个体外显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协吉  高佩琪 《体育科技》2022,(2):18-20+24
文章探讨适宜体育运动对贫困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焦虑、抑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理。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对196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相较于非贫困生普遍较低,主要是因为家境贫穷,父母期望值过高所致。不同体育锻炼频次对贫困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呈正相关影响,体育运动可以有效降低焦虑和忧郁等消极情绪水平。不同锻炼频率对贫困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贫困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促进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社会支持,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忧郁自卑等消极影响,从主观幸福感的各个层面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沈阳市高校啦啦操运动员和普通女大学生自信水平的差异性分析,以及啦啦操运动对女大学生自信水平影响的探讨,旨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后的主观体验之间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主观锻炼体验量表(SEES)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后的主观体验各个分量表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并且松驰与紧张因子对心理烦恼有预测性贡献,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疲劳有预测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曹琪 《体育科技》2022,(1):147-148+151
文章从美育角度探讨啦啦操教学对大学生的影响,明确了啦啦操教学美育的实质以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啦啦操教学审美设计的策略,为促进啦啦操美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依据。研究认为,啦啦操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美、技巧美及精神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啦啦操教学的审美设计可从教学前期、教学过程、教学评价3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1)探讨体育锻炼这一社会活动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2)验证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检验这两个变量在体育锻炼预测个体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是否具有链式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的7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两两显著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间的预测效应显著,纳入中介变量后,直接效应也显著。以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别为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显著,以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为链式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同样显著。结论 体育锻炼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考察不同锻炼情境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实验法、心理测查法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锻炼情境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效应显著(Wilk’s∧=0.717,F=3.72,P<0.01)。主要表现在正性情感方面,自主合作组优于合作组,合作组优于独立组。由此可见,不同锻炼情境的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不同,有利于激发锻炼者自主需要、关系需要的锻炼情境,更有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为了帮助湘西地区城镇居民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湘西地区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与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锻炼强度、持续时间、锻炼频率对湘西地区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锻炼项目以技能主导类为主、锻炼强度为低强度、锻炼时间在30-60分钟、锻炼频率为每周3-5次的居民主观幸福感最强烈。  相似文献   

18.
肖冰 《湖北体育科技》2014,(2):113-114,100
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探讨体育锻炼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城市和谐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城市居民素质方面全面提高,提高主观幸福感,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最终实现全社会的普遍幸福。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究太极瑜伽锻炼对普通女大学生WHB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WHB及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总体主观幸福感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对健康重视和紧张与松弛两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主观锻炼体验与锻炼的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等体育锻炼量有助于积极幸福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