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我国的高职教育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在当前我国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进程中,应加快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教育的因应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建求  阮艺华 《高教探索》2002,(2):38-40,7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政府要制定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积极扶持民办和私立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引导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既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规模已经相当可观。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大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然而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大规模扩招的同时,高职教育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某些高职院校出现了生源短缺的新问题,招生状况并不乐观,特别是有些新的高职院校不能完成政府下达的招生计划.致使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很低,直接影响了这些院校的发展。对此,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认真研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此类问题,以保证我国高职教育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教育类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通过“升格”、高职学生通过“专升本”与普通高等教育相衔接,缩小与普通高校的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高职教育的正常发展。然而考察若干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守以看出,这两类教育的沟通与衔接存在一定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因此,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要坚持两手抓,既要承认这两类教育衔接的必然性,更要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层次,进而完善职业教育自身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分支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其真正发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逐步进入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发展的时代,并加入了全球化竞争行列。在这样的背景下,仅有初、中级技术人才已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呼唤高层次的实用技术人才。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应运而生。随着高职的不断发展,其定位和属性日益明确:第一,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它的“高”是相对于中职而言的:第二,高职教育属高等教育范畴,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部分,高职的学历教育可以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多种层次,我国当前高职教育大部分为专科层次。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谈高职发展政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发展的历程可以简要分为兴起、发展和积极发展三个阶段。高职发展是在高等教育政策的指导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践来看,政策环境虽越来越有利于高职的发展,但仍有一些大的政策性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章在回顾高职教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略论现代远程教育在社区高职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教育是高职教育触角的延伸,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展社区教育,是其发展之必然。以网络为主流现代远程教育是社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2005年,我国提前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高职教育规模扩大,有利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有利于高职院校打造自己的特色,有利于高职教育地位提升,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四年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成为当前一段时期内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召开不久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适当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笔者认为积极开展四年制本科高职试点,适度发展四年制本科高职教育,推动高职教育全面发展是必要和可行的。一、发展四年制本科高职是知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教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许多问题亟需澄清和做出回答,本着重探讨了高职教育现状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高职教育的任务,高职教育的属性以及发展高职教育的思想与对策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极大地丰富了高等教育资源,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较好地满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现阶段,全面了解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现状,认真审视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确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对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实现新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数都占到我国高校数和学生数的一半以上。深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举足轻重。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不断推进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努力实现高职教育与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职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批具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发展高职教育是唯一的途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国家经济的保证,通过中外职业教育现代的对比,找出中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探讨高职发展的改革思路,是21世纪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的存在与发展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增添了巨大活力,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深远又积极的意义。本文先是描述了我国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系统地分析了民办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如何开辟民办色彩高职教育新局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为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树立学习的榜样,日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旨在建成一批中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高职院校,凝聚全社会重视高职教育的共识,优化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环境,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引领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注定将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改革、追求卓越、强劲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已经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历史时期,立足于高职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高职,实现高职的创新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高职教育创新实质和核心、创新基础、关键性影响因素以及实现创新途径等方面研究了如何培育高职教育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崛起的一个新的教育类型,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上应该有很大的差别,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成,是以发展学科为导向的“三段式”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职教育层次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但由于目前高职教育仍然仅仅定位在专科层次,高职专科成了终结性教育,既难以满足学生及其家长对更高学历追求的意愿,也难以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对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升高职层次,形成高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齐全的独立的高职教育体系,以促进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民办高校产生的背景及其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作用入手,论述我国民办院校摒弃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坚持高职教育定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民办院校坚持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适应性,同时对我国民办院校建设、发展高职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