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闻爱好者》1989年第12期在题为《“羡鱼”与“网”》一文中,有“报刊杂志”之说。其实“报刊杂志”之说系病语。因为“报刊”即指“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2.
目前,许多报纸和杂志上出现“报刊杂志”之说。其实“报刊杂志”之说系病语。因为“报刊”即指“报纸杂志”。如果“报刊”后面再加上“杂志”二字就成了“报纸杂志杂志”。这岂非蛇足之笔!显然是不妥当的。正确的说法应为“报纸杂志”或“报章杂志”、“报纸刊物”,或干脆就简  相似文献   

3.
博览     
马克思论报刊与人民译文新论有几段马克思论报刊与人民关系的话,经常被引用,但现有中译文有几处明显的不准确,影响到对马克思新闻观点的理解。一、‘出版物是历史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它的公开表露。’(《马恩全集》)第一卷五十页)其中‘英勇喉舌’可译为‘毫无顾忌的表达方式.’‘公开表露’可译为‘公开的形态’。马克思的这句话是要说明,出版物(可译为‘报刊’)本身应该是表达人民精神的可以看得见的物质形态。现在的中译文体现不出马克思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1 不应忽视的“说明”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时,有一个简短的说明(简称《说明》)。这个说明印在大标题之下,位置不很明显,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在《简化字总表》重新发表后四年有余的今天,乱用简化字的问题仍然经常在很多报刊上出现。例如:《说明》中指出:“‘叠’、‘覆’‘像’‘啰’”不再作“‘迭’、‘复’、‘象’‘罗’的繁体字处理”,而有的报刊在该用“像”字的地方,仍然使用着“象”字。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编辑报刊的指导思想,我以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加以认识。一、编辑报刊的一般指导思想:应持“一般的公正”态度马克思在给奥格斯堡《总汇报》编辑部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并不希望也不期待奥格斯堡《总汇报》的‘谢忱’和‘特别  相似文献   

6.
计科宪 《今传媒》2012,(12):153-154
新闻评论作为"报刊的‘眼睛’"和"报刊自己的‘喉舌’",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新闻评论者"思想的力量",具体包括思维力、选择力和判断力。新闻评论者通过自己的选择、阐释、判断,增加了新闻事实的认知价值,提供了一种有附加值的新判断。  相似文献   

7.
书评报刊在各地已办了不少,但广大读者对书评的反映却相当冷淡,甚至有读者直言相告:‘我读书从不看报刊上的书评!’其弦外之音颇令人回味。书评出了什么毛病? 一言以蔽之:患了‘软骨症! 症状之一:吹捧式书评泛滥无庸讳言,各地书评、报刊上刊登的书评充斥了廉价的溢美之词。‘宁说图书百样好,不挑图书一根刺’,似乎已成为书评者的写作准  相似文献   

8.
去年,在我国舆论界、理论界发生了一场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公开争论的时间,从这年的4月到9月达半年之久。这场争论该怎样概括?有的同志认为,这是“改革要不要问姓‘社’姓‘资’”的争论。我觉得这一概括不妥。因为被批评的报刊并没有提出“改革不要问姓‘社’姓‘资’”这样的主张;批评者硬说有的报刊有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虚设论敌。有的同志把它概括为“改革中要不要对每个问题都问姓  相似文献   

9.
“昨日黄花也芳香”;“人们把过去的新闻戏称为‘昨日黄花’”;“……在前线已是昨日黄花了……”;“……也还只能算是昨日黄花……”;“……这毕竟已日渐成为昨日黄花……”;“……传到我们手中时,早已是‘昨日黄花’……”;等等。以上6例分别摘自6家市、省及中央级报刊,其中的“昨日黄花”都用错了,应该用“明日黄花”才对。可是,时下“昨日黄花”之说屡见不鲜,仅从以上列举数例足见一斑。何为“明日黄花”?这是句成语。黄花即菊花。原指农历重阳过后逐  相似文献   

10.
下面是从几家报刊上摘录的文字: “古人说:‘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古人说:‘凡人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古人说:‘大智若愚、大辩若讷、大巧若拙’。”  相似文献   

11.
很长一段时间了,在电视里,在报刊上,‘波黑’一词总是与‘炮火’和一串的伤亡数字相关联。让我们拨开烟雾,看看萨拉热窝一个普通人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日报见报稿: 青年农民乔长军从报刊上找富路三年收集信息二千多条,直接获益三万多元,现已订明年报刊百余种本报讯(通讯员刘存明)通县城关乡盐滩村青年农民乔长军从报刊杂志中寻找致富信息,开辟财源,三年来,直接获益三万多元。十一月十七日,这位受益于报刊杂志的小伙子来到当地邮局,一下拿出七百六十六元,订(阅)了一九八七年度的各地报纸九十一种、刊物十三种,到目前他是郊区订阅报刊最多的农户。今年二十四岁的乔长军现正开办着承印名片、出售名片纸的通县隆昌商店,他高中文化水平,喜欢读书看报,善于从报刊上了解市场信息。一九八三年,小乔在村头开设一家小商店,二次他正在为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广播电台历来称作人民广播电台。当需要用简称的时候则称电台,如果连上地名,往往要在地名后加一个台字,如‘江苏台’、‘南京台’等,但没有简为‘人民台’的。自从经济台等系列的专业电台诞生之后,‘人民台’的名称出现了。它被用来专指原先的那个台,与经济台、文艺台、交通台等并排在一个系一列中。这种用法很是流行,甚至见之于报刊。‘人民台如何,经济台如何’,我们常会听见这样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时针拨回到1997年1月2日上午11时,浙江日报读评小组办公室里静悄悄的。此时,进来一位年轻好学的编辑,他手持我刚刚阅检完毕、准备明天见报的大样,指着一处改动的地方,轻声问道:“为什么要把‘期间’改为‘其间’?‘期间’,(在报刊上)用得很普遍嘛!”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出版改革的浪潮中,要求报刊文章短些,再短些的呼声最高,也最为编辑和读者所关注.舟萍同志写了一篇《王安石、韩愈应得多少稿酬?》的文章,在《新民晚报》发表不久,就被首都某大报转载.不用说,编辑是欣赏这篇文章的。为什么呢?可能认为呼喊已久的问题,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真谛,找到了‘长’的根源.但是,我觉得可能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这篇文章回避了‘刊登在报刊上的文章’之长短与编辑的关系,把‘刊登在报刊上的文章’短不下来的责任,完全推给作者,这样编辑自然感到轻松。这或许才是这篇文章广为转载的真正原因。文章写道:‘要求报刊多登短小精悍文章的呼声,已经听得不少了,惜乎作者的回响并不强烈,水泡馒头式的长篇依然还占了某些报刊的不少版面,除了写作的技巧问题,按字计酬的稿费制度,是否也是文章短不下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不知何故,在一些报刊杂志上,甚至在一些广播电视节目中,时常蹦出一些封建色彩很浓的词来,像麦收以后,“农民喜交‘皇粮’”;“‘土地爷’现场办公,外商用地当场解决”;又如“身为‘父母官’,不知爱‘臣民’”;还有,把县政府机关称为“县衙门”、把县领导称为“县太爷”;在个别电视节目里,介绍一些歌星、影星时,莫名其妙地介绍其“星座”,令人迷茫…… 大家知道,像“皇粮”、“父母官”、“县太爷”等称呼有着特指含义,也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如今农民所交的粮,是国家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税改的意义是“减轻…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9,(4)
所谓报刊批评就是对报刊传播活动及其有关现象的认识和评价。报刊批评是伴随着报刊的产生而出现的,是由报刊传播和报刊阅读发展起来的。报刊的传播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活动,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出版家(包括编辑)“大抵是‘传播文化’的。”因此,报刊批评也可以...  相似文献   

18.
《报刊之友》杂志是全国一万多种公开发行的报刊中唯一的一份报刊评论性刊物。作家李沙铃称她是“议论、品评、研究报刊的一家‘专有公司’”,杭州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桑义燐教授说她“是一本带有开创性的期刊’”。 《报刊之友》是在我国报刊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创办的。我国报刊由1978年的1100多种,发展到现在的1万多种。这上万种报刊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舆论环境,为全国人民不断输送精神食粮,成绩辉煌,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陈勇  刘祥平 《中国出版》2012,(12):39-40
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教育家和报人谢六逸在报刊编辑领域建树颇丰,他的编辑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俗而不媚俗;二是"小中见大,短中见长";三是内容和形式"宜求其‘杂’"。  相似文献   

20.
仅用三年多时间,只读过初中的我就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400多篇新闻作品,还当上了多家报社的特约记者。很多战友让我透透“谜底”,我对他们说:“是连长将俺‘骗’上了成功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