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某教师教五年制小语第八册29课《滥竽充数》,当讲到尾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时,有个学生想象说:“以后南郭先生拜师学艺,日夜苦练,精通了吹竽技能,重新参加了乐队。”教师大为高兴,表扬这个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想象。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试然这个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但想象却不含理.黑格尔指出,想象“要  相似文献   

2.
王祥兵 《语文天地》2015,(10):21-22
《兰亭集序》是千古名篇,历来为读者所喜爱。读者多对"不能喻之于怀"的注释理解存有疑义,近期,宋桂奇老师力驳众家之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喻’并非‘明白’,而是‘开导’之义,‘不能喻之于怀’即是‘不能在心里开导自己’。"(《"固"字释义及其他》)宋老师的新论虽很新奇,但笔者认为仍有待商榷。宋老师认为"喻"是"开导"之义,相关的语句应做如下理解: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  相似文献   

3.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很多老师对此存在偏颇的认识,以为“感受语言的优美”就是多凑几遍课文,于是在课堂上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多读多谈。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忽略了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品味、分析。  相似文献   

4.
“什么清白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选……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芽”人们读到这传神的个性化语言描写时,一定会笑孔乙己的迂腐,觉得这样的辩解完全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胡搅蛮缠。其实孔乙己说这番话也是有他的根据的。在现代汉语中,“偷”是“盗窃”的意思,这是不辩自明的。但在先秦时期,没有用“偷”字来表示“盗窃”的。如《墨子·非攻上》:“今有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则罚之,此何也芽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有甚…  相似文献   

5.
我不能离开     
华灯初上的街头,我与父亲并肩而行。"嗨,帅哥!"一个青年叫住了我。他略略寒暄几句后就开始介绍某种洗发水,从价格到效果,再至防伪标志。他语速极快,我只得拉长耳朵,才勉强听得清楚。  相似文献   

6.
2008年高考已经过去,我研读了20余省的高考历史试题,发现其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材料,富有情境性,如学者观点、报纸评论、社会生活场景、历史图片、大事年表等,重点考查学生获取、提炼、分析、综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但在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命制过程中,有些试题仍有“想当然”之嫌。在此列举几例,姑且作为一种商榷,以祈专家和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7.
现在我们面临着急需培养四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课题。有人认为现在知识成倍增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到毕业后就陈旧了,只有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教学的核心。他们认为苏联教育理论的主要缺点是重视“双基”,不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解放后,我们学习苏联的教育学,不重视智力的发展,所以没有出杰出人才。他们把目前有些学校搞的“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也归罪于重视知识,并认为重视“双  相似文献   

8.
贵刊第3期刊登了李清华老师的《“不能再走“还是“不肯再走”》一文。李老师的观点是要将原文的敌人“不能再走”改为“不肯再走”.以村托出红四团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笔者认为:还是原文中的“不能再走”为好。理由是。  相似文献   

9.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是提供更多人生出彩机会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题中应有之意。在舆论看来,这个规划的最大亮点就是打通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瓶颈",让学习者可以通过考试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甚至可以中职、专科、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诚然,爱是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爱是世上最真诚、最无私、最崇高的爱.教育应以爱为基础、为前提,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这种爱也才会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上得以体现.那么,教师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呢?我个人认为需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正>《中小学数学》于2019年初中版第9期刊出了一篇题为"一道‘不能解答’题"的创新解法的一文.文中对一道不等式组问题给出了运用数轴的创新解法,读后收获颇丰.受其启发,笔者借助函数图象给出两种更加直观的解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生活是不可分的,生活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有人类便有了教育,教育源于生活。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们幸福地生活。就如对于教育的本质所定义的: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培养人的主体性生活经验与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的活动"。教育要面向孩子未来的生活,让孩子生活幸福。本期的《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两颗种子——访陈会昌(上)》探讨的是主动性与自制力这两颗种子的问题,希望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达到两颗种子都发展的结果。这种教育的理想也在于追求孩子的幸福生活。在孩子的  相似文献   

13.
谈离开     
子敏 《教书育人》2004,(8):62-62
我们一生有千百次“小离开”和一次“大离开”。小离开使我们不能跟所爱的人同尝生活的美趣;大离开使我们不能跟所爱的人共享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15.
谈离开     
子敏 《当代电大》2006,(4):64-64
我们一生有千百次“小离开”和一次“大离开”。小离开使我们不能跟所爱的同尝生活的美趣。大离开使我们不能跟所爱的共享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谈离开     
我们一生有千百次“小离开”和一次“大离开”。小离开使我们不能跟所爱的人同尝生活的美趣;大离开使我们不能跟所爱的人共享幸福的人生。 每次小离开总在别人的“心中教室”留下一个空座位。我们怎忍心缺席那么多?为了事业或学业,许多有才华的人在爱妻的“点名簿”上留下许多迟到早退的记号。为了生活的负担,许多父母对爱儿爱女“旷课”太多。 每天早晨,我们这些都市蚁窝里的小蚂蚁、大蚂蚁、老蚂蚁,上学,上班,上工。但是到了我们这一片球面背向太阳的时候,我们又回到所爱的心中教室,规规矩矩地坐好。我“不缺别人的席”,别人也“不缺我…  相似文献   

17.
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相似文献   

18.
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例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辞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士童可坠塞廖矣;百享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瘁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例一中,“矣”与“也”出现在前后内容是转折关系的两个句子中;例二两段文字,除了结尾省略的两个表示结论的句子外,前段文字一组排比句句末用的都是…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皆知:熄火燃着的酒精灯不能用嘴去吹!《化学教学》九七的第七期登载李老师“计算说明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一文对此做了解释.笔者对此别有看法;今提出与李老师商榷.根据文中的理论计算;若酒清灯容积为150mL,内有50mL酒精,则灯内液面上空间为100mL.空间中充满酒精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其中酒精蒸气的体积为:50mL400=20mL那么混合气中酒精蒸气的体积分数为:100%=20%,则100mL当酒精量大于50mL时;若用嘴去吹就不会发生爆炸(因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28%-18.95%).同理还可推得当酒精量为100mL时(即灯容…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阐述什么是想象 ,论证了想象是人们思维的一种方式 ,想象是通过形象进行思维的 ,是一种心理活动 ,并指出想象和人体生理机能的关系 ,及社会实践的关系。重点论述了想象和理性、幻想的关系。说明了想象和理性、幻想之间的内部联系与相互作用和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