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分析了广西区域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能力不足、体系缺陷、观念落后、科技资源分散等方面。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广西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区域技术转移与培育新能力相结合;实施技术引进的“差别”战略;加强广西和先进发达地区之间的合作,共同建立和发展研发中心;发挥区域竞争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创新网络意识,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2.
充分认识新形式下大力发展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论述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由来和发展,然后分析了苏州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苏州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和构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从实践看,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城乡发展不协调有关。单从收入指标来看,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到了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如果再考虑农民与城市居民在公共服务获得方面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部地区发展对国家发展的全局意义重大。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部地区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依靠自主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实现中部地区崛起,必须紧密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主线,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中部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来源与涵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先后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等,并提出了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使迎接知识经济具体化、工程化,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作为欠发达地区,尽管人才、技术、资金等基础条件较差,笔者认为也必须建立既与国家创新体系接轨,又能有效地服务于本地创新需要的地方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中心 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流过程往往是跨国公司在各地整合资源,寻求最具竞争能力区域的过程。新的世界分工不再遵循国家边界或政体脉络,而是按照区域的竞争力来进行。企业的竞争能力不仅取决于其所在的国家环境,更重要的是其所在区域的整体环境。区域经济的  相似文献   

9.
透过十年教育改革,我们发现,农村教育系统内部三块教育的改革虽然卓有成效,但仍然没有形成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农村改革的深化。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经济、科技、教育三者的内在结构和运动规律,探讨“经科教一体化”的合理内核及运行机制,促进农村教育练合改革与经济、科技改革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的关键技术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关键技术选择是区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在界定了区域关键技术的内涵、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关键技术的选择原则,并就中部五省的技术体系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中部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链视角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视角,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分为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与改造两个子系统,运用多阶段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两个子系统及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协同发展度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偏低,其协调发展度也处于"弱协调"状态,且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依据其协调发展度的状态将我国各省区划分为四类,深入分析协调发展度的特征和原因,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熵值法、变异系数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2002-2016年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总体上不断发展并呈现阶段性特征;它们的区域差异在波动中下降;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两元系统跟三元系统协调均呈上升趋势。直到2016年全国各地区三元系统协调等级未达到优质耦合协调等级;科技创新、经济和环境的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增长在2009年之前主要是由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在2009年之后主要是由科技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引领。未来需加大对科技、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以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并缩小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向全体研究人员发起了征文活动,要求大学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特点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撰写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组向全体研究人员发起了征文活动,要求大家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特点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问题,撰写学习体会.本期专题笔谈编发的是部分征文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引入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中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并解读两者复杂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耦合作用强;区域高等教育超前、同步与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共同存在;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程度不佳、整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显著,仅广东和江苏为良好协调发展类,尚未有区域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类。最后,提出政府加强教育与科技资源统筹协调、促进企业与高校互动式发展等方面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已经在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科研管理工作必须实行创新管理的新思路。介绍了我校科研工作创新管理在政策观念、制度措施、完善内部管理措施和建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朱伟珠  李春发 《现代情报》2017,37(5):137-144
区域技术创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研究两者的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变特征,对探讨如何促进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全局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2004-2013年)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借助GeoDa空间分析软件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两者的高水平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呈线状分布。自东向西即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呈阶梯型递减趋势;②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加强,高协调度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和沿江地区;③高协调度区域由点状逐渐扩展为线状和面状。三大沿海地区及长江中游各省份协调度增长幅度较大,而黄河中游、大西南、大西北和东北地区也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8.
于明洁  郭鹏  贾颖颖 《情报杂志》2012,31(4):196-201
以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应用熵权法对二者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我国30个省际区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测算;最后,分别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Jonckheere-Terpstra检验对我国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度的差异显著性和变动趋势性进行了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协调发展度较低,约一半区域处于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失调的状态;省际区域之间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协调发展度差异显著;三大经济区之间协调发展度差异显著,存在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到东部地区呈现依次递进的趋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正确认识和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推进高等教育的科研管理创新研究,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以人文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作了阐述,并对高校科研工作如何实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做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正确认识和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推进高等教育的科研管理创新研究,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以人文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作了阐述,并对高校科研工作如何实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做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