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米>发表十余年来,众评论家从文化、人性、精神等角度加以评说,而无人认识到这是作者苏童有意考验评论界的一个圈套.事实上,作者把"故事"写成了人物五龙的一个梦,故意没把作品写完,所以,有必要解开这个圈套并据之重新予以阐释,而这种阐释方法自然地上升到了一种方法论的意义,以留待诸家评说.  相似文献   

2.
不赞成学生课前预习的老师,说到底就是害怕教学不能按照自己课前的预设进行。他们期望学生都是“零认知”,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然后引导学生钻入一个又一个预设好的“精彩圈套”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呈现热烈的教学场景。对于这种现象,作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从青年到老年都很喜爱阅读《昭明选》,又似乎特别喜爱其中的“赋”,他从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角度出发,对《昭明选》中宋玉、贾谊、枚乘等辞赋家的作品,作了生动而深刻的评说,妙语连珠,引入深思。  相似文献   

4.
"把字句"宾语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把字句”是个很有特色的句子结构形式,黎锦熙、吕叔湘、王力、朱德熙等汉语学家对它感兴趣,并在各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其中对于“把”的宾语的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本文试图对“把字句”宾语的语义特征、指称性、句法性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和评说。  相似文献   

5.
文本意义的阐释中存在着三个误区,它们都不符合对话精神。其一是不足的解释,它追寻作者、文本的原意,把作者视为阐释活动的唯一主角,而忽视了文本语言符号和阐释者也是阐释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其二是过度的解释,它以文本的言说为核心,却没有以一个对话的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去聆听文本的言说,反而以错误的语言观扭曲了文本的意义言说,走到了文本的意义范围之外。其三是漠视文本的阐释,阐释者根本不去听取文本的言说,而只管一个人自说自道。  相似文献   

6.
关于“机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关于“机关”一词,初中语文课本注:“这里是秘密的意思。”凡我所见的参考资料,都是作这样解释。我认为,这个注释是值得商榷的。“机关”不应该作“秘密”解释,而应该作“陷害人的圈套”解释。“机关”,本来是弩箭上的装置,用以捕捉鸟兽,能使鸟兽不自觉地中了圈套。“机关”  相似文献   

7.
朱熹与呈坎     
文章从三件事情上回顾了朱熹与徽州呈坎的历史渊源,对朱熹所题“呈坎双贤”作了重新诠释,对罗汝楫、罗愿等人作了重新评说。  相似文献   

8.
陈祥 《新作文》2004,(4):31-32
把音乐转换为一种作教学方法,是因为音乐与写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第一,从创作目的上讲,二都是用来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活动。第二,从创作过程看.二都存在着选材、立意、构思等思维活动程序,均存留有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辩空间。第三,二在表达方式上均采用叙事,评说,抒情等方法,所不同的是一个用旋律表达.一个用字表达。因而,使用恰当的音乐手段来参与学生的作创作过程,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9.
假如没有萧红,这世上恐怕很少有人知晓呼兰河。在中国诺大的政区图上,它只是针尖大的小点儿,甚至,因其渺小,连作为点的资格,都被理所当然地取消了。然而,萧红独具匠心地赋予了呼兰河以生命。尽管有人说,这生如死差不多。 人可以作传,地也可以作传。萧红的独特在于把地理上凝固的一个点,活化成立体的、充满喜怒哀乐的、流动的一段生命流程,只为了活着。她笔下的呼兰城,俨然是一个人,有他的音容笑貌,神态心理,形形色色。 六十年来,《呼兰河传》的命运,历尽坎坷。贬低、指责、漠视……近年来又升温,重新评说。然而,《呼兰河…  相似文献   

10.
本对黎锦晖 黄自的音乐风格作了简要的评说,同时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后蔚成中国新音乐主流的左翼音乐与黎、黄所代表的两种音乐路向之间存在一种渊源关系,而当代大行其道的通俗音乐则是黎氏风格的轮回。  相似文献   

11.
把一个变压器低压线圈套在(?)型铁芯上,将一个9V灯泡与线圈中联,接上9V直流电源.当把一个——型铁芯架在(?)型铁芯上  相似文献   

12.
罗杰斯的教师态度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忠生 《九江师专学报》1999,18(1):80-83,96
本文对美国杰出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的教师态度观的理论基础、教师态度论,作了简略的评价与评说。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作修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评价建议的写作评价中把“重视对作修改的评价”单列一条,并对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作了具体阐释。然而,只给学生作以一次性评价,而不注重要求学生对其作做反复修改、重作,仍是当前多数中学语教师在作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作训练的有效运作,切实提高中学生作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倡中学生作的“重作”。  相似文献   

14.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一部实录性小说,作把议论引入小说创作之中,注重对事实意义的阐释,一扫其早期小说的诗性特征,语言相当绵密,繁琐。小说的意义在于中国现代作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学表现图式,同时,作创作旨趣的前后变化,也从一侧面反映了一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书缘     
听说苦海中有一艘名为“书”的木船能“普渡众生”。于是,在一个月凉如水之夜,我背上装有斑斓发卡和糖果的行囊,紧跟在匆匆的人群后,偷偷爬进了船舱。懵懂中不慎陷入了一个圈套,从此深陷蜜罐而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16.
《威尼斯商人》写于1596年,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性的一部,是讽刺喜剧与抒情喜剧的巧妙结合,但同时也是一部争论和异议最多的剧作之一,几个世纪以来被不断地“评说”。莎士比亚是说不尽的,对他的剧作的评说也是说不尽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和本内涵更是一言难尽、难有定论的,本试图重新解读和阐释《威尼斯商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沟通问题是聋教育的核心问题,聋教育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关于何种沟通模式对聋人发展最有效。不同沟通模式对一线聋教育工作者而言较多的只是运用,而较少关注不同沟通模式的理论依据,也较少接受过有关聋人沟通模式理论的系统培训。通过将历史上出现过的四种聋人沟通模式逐一介绍,并把学者对这些模式的评价进行阐释,最后,对未来聋人沟通模式做了展望,以期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过往的评说。  相似文献   

18.
<把栏杆拍遍>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梁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这是一篇充满阳刚之气的散文、文章巧妙地把人物的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相似文献   

19.
周爱军 《广西教育》2012,(37):37-38
作文评讲是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说和总结,其目的是综合分析学生作文中的主要优缺点,提升到规律上来认识和评述,以便学生举一反三,最终提高作文水平。作文讲评是作文指导的升华,是一个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为学生今后作文指明了努力方向。一、专题的单一性  相似文献   

20.
凌力与二月河均表现清代帝王生活,但由于性别不同,他们关注点也就不同:一个重点表现宫廷生活,一个重点表现进行斗争;一个把女性作为帝王之师,一个把传统的士大夫作为帝王之师,但他们均具有“中华民族”的观念,批判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肯定了以“仁”治国的作用,通过阐释历史也就阐释了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