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教学文言词语时,总是告诉学生说:“朕”是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别人是用不得的。那么,为什么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开头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并非帝王也可自称  相似文献   

2.
一篇文言文所有的词语都应该理解 ,但并不都要求掌握 ,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都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文言中常见、常用的词语。但是这个要求掌握的“常见”和“常用”的词语范围怎样明确地划定呢 ?下面试以高中语文第五册《促织》一文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请看例句 :“(市中游侠儿 )得佳者笼养之 ,昂其直 ,居为奇货。”句中除了“者”“之”“其”三个常用的虚词外 ,其余十个实词在今天也都是很常见的词语 ,似乎很普通。但是它们组合在这句话中 ,很多高三学生就很难准确地疏通出来了。学生读不懂 ,是因为句中包含了以下多种文言现象 :1 通…  相似文献   

3.
高考对文言词语的考查主要包括两个考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在此,笔者针对考点谈谈对文言实词复习的一点建议。首先,要扣紧课本,牢固掌握课本上的文言词语。这些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虽然考试没有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全国高考命题秘书长张伟在文章《语文高考和教学改革》中指出:“在文言文测试方面,文言虚词和实词的考查与课文联系非常密切。考察文言虚词和实词实际上是对知识内容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学习“如何”“何如”“若何”“何若”等疑问词语的用法,《文言虚字》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鞭辟入里,使我受益不少。只是,说“如何”等同于“何如”,“若何”等同于“何若”之类,作为普遍性的规则提出,一时间,还接受不下来。提出一些意见,同同志们商讨,并请赐教。《文言虚字》说到“何如”“何若”“如何”“若何”“奈何”等,认为“如”“若”“奈”是一音之转,“何如”和“如何”只是词序先后的差别。这个说法同上述《古代汉语》(修订本)的说法,精神上似乎一致。《古代汉语》(修订本)说,“何如”又说成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生要“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怎样使他们具有这种能力呢?这固然要从多方面下功夫,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突破文言词语关。下面,是我对文言词语教学的点滴体会。寻根溯源,讲清本义。有的词仅浮面讲一下“是什么”是不够的,还要使学生明其究竟。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一册共有文言词语解释621条,应当说,其中的大部分是解释得比较确切的;但也有一些解释还有进一步琢磨的必要,如“坚明约束”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分词语应当解释而没有解释。这里,按照课文顺序,逐条列举于后,以就教于教材编者和同行。二二《察今》 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此条有三个问题:(1)答句并列复句中两个分句主语谁属的问题。课本编者认为,“非”字句的主语是“先王之法”,“教参”译文译作“它”;“为”字句的主语是“后人。”  相似文献   

7.
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常遇到如“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两句中加点词语巧合在一起的情况。一些资料,甚或有些教参也不负责任的将此种巧合情况通称为“古今词义的不同”。其实这是一种词语运用中的偶合现象。何谓“偶合现象”?简言之,即指文言文中,两个自成语意的单音词由于表意的需要而偶然巧合在一起,似同现代汉语中同音同形却不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如何做到科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在初中文言词语科学教学方面作了探究。首先,统计出每个文言词语出现的次数,找出每个文言词语有几个义项,然后确定这些词语分别放到哪篇课文归纳讲解最科学。这样做.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例如: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文言文相同篇目的26篇课文中.“以”出现了91次,主要作动词、副词、介词和连词。我认为,总复习时,把“以”放到《出师表》一课中归纳讲解最科学。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语及文言句式。 2.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及运用比喻说理的特点。 3.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就”沛“浡”“御”“夫”“之”等词语及文言句式。 2.理解孟子用设喻阐述“仁政”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学习语文词语,要时刻不忘作古今对比。一方面,学习文言词语时,要努力去发现它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和意义并加以比较,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即“以今证古”。另一方面,学习现代某些词语时,也要力求到古代语言中去寻找它历史上的踪迹,探究它的本采面目,即“以古证今”。 就第一点说,不少古代词语到了现代,意义发生了变化,有的变化还不小。如《口技》:“便有妇人惊觉  相似文献   

11.
来稿摘编     
让学生尝试写作文言文为了让学生从文言中展示能力,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写作文言文。在学了《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马说》几篇文言文之后,我要求学生以班级和学校生活的现象为内容,写一篇文言“说”,题目自拟。学生的文言作文有不少都是可圈可点的。摘录两篇如下:《抄作业说》(沈伟)吾班抄作业数次,校长见而告之班主任,曰:“作  相似文献   

12.
邹联琰《文言词汇基础知识》(天津版)释“河”古义说:“专指黄河。”该书引例从《左传》到《促织》,可见,“古”是指五四以前。邹释忽略了词义的时代性和特殊性,会令初学者如堕五里雾中。 王力《古代汉语》释“河”说: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表示现代汉语代词“我”的文言词有“吾”、“余”,“予”等,这几个词有时在一篇文言文中同时出现。如《黄生借书说》中:“吾不得而见之矣”,“余幼好书”,“今黄生贫类予。”又如《捕蛇者说》:“余闻而愈悲。”“吾尝疑乎是。”请问:出现这种现象,是作者信手拈来呢,还是“吾”、“余”、“予”等同表示“我”的文言词还有意义或语气或用法方面的微妙差别呢?  相似文献   

14.
《<孟子>二章》思考和练习四: 文言的有些虚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把下边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把加点的虚词的意义说出来。第2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人教社编的《教学参考书》(1985年版)答案:  相似文献   

15.
清人刘淇首言“自”有无义的助词用法.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开明文言读本.导言》也说,“自”字用法之一是:“附在‘故’‘正’‘终’‘犹’等副词后,本身无显明意义".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对此问题继作扩大和深人的讨论,意见虽不完全统一,却也十分接近而实际上可以统一一种是认同“语助词”之说.如蒋绍愚先生.他是首先详作讨论的,先后有《唐诗词语札记》,《杜诗词语札记》、《唐诗语言研究》等论著.又如张永言先生主编《世说新语词典《言“助词.无实义”.一种是王(?)先生《诗词曲语辞例释》所言:“自,词缀,多缀于单音副词之  相似文献   

16.
示例有的同志说,学文言文对学生作文有帮助,不但是没有坏影响,不会“不文不白”,倒大有好处:点缀一点文言词语,套用一些文言句法,很有滋味。听口气,大有非此不可的味道,虽然没有说得这么明白。当然,我不否认学习文言在  相似文献   

17.
“孰与”和“孰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两个语言单位,其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但它们到底是什么词,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一、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三个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吾孰与徐公美?③吾与徐公孰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古代散文选》注解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谁美?孰、谁。这样的意思文言里可以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也可以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相似文献   

18.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 ,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 ,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怎样在文言词语教学中 ,更好开展自主学习呢 ?我觉得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其健康情感、濡养其高尚精神作为教学的最大追求。)教师要想方设法 ,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主动去发现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情感美、理性美、情趣美 ,让平面的文字变成可感可触、有血有肉的精魂。下面以《伶官传序》一课为例 ,具体谈谈我对文言词语进…  相似文献   

19.
清刘熙载曾说:“文学皆知炼句炼字,然而单炼字句则易,对篇章而炼字句则难,字句能与篇章映照,始为文中藏眼,不然,乃修养家所谓瞎炼也。”(《艺概·经义概》)这段话概括了一条锤炼语言的原则:遣词造句必须着眼于全文主旨,服从全篇构思,“能与篇章映照”,切不可孤立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文言词语时,不仅要做到“词不离句”,而且还须把有关词语放到整篇文章中去考察、分析,做到字从文意,“映照”篇章,这就是“词不离篇,据篇解词”法。这里的“篇”主要指下列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里,“行行”是文言重叠词,不是文言叠音词;在《论语·先进第十一》的“子路,行行如也”里,“行行”是文言叠音词,不是文言重叠词。文言叠音词,又叫重言词,是指用重叠音节的办法构成的词;文言重叠词,是指单音节词重叠运用的语法现象。二者虽都有字面上的重叠,实质上是根本不同的。如: 甲、洋洋《岳阳楼记》辘辘(《阿房宫赋》)潺潺《醉翁亭记》) 琅琅(《祭妹文》) 乙、熙熙(《捕蛇者说》)坎坎(《诗经·伐檀》)草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区区(《过秦论》) 丙、物物(《孔雀东南飞》) 种种(同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