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沛  王处辉 《教育科学》2012,28(3):54-59
近年来,教育部不断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和大学生就业形势需要。但是大量数据表明,与学术型硕士相比,全日制专业硕士整体报考吸引力偏低,其原因主要在于:学费标准偏高、选拔方式不够合理、培养模式不够成熟、就业前景尚不明朗等。随着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种类和招生单位的不断增加,考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认同能否跟得上其过快的发展速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2016年开始实施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考并轨政策以来,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已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主流.探讨了基于新政策实施三年以来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招生、培养和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包括严格实行非脱产学习的人员才能报考、禁止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间相互调剂、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对首届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首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但是专业认同子项目中的专业情感数值偏低;专业认同程度在教育硕士所学学科、工作经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全日制教育硕士的专业认同受社会评价、学校政策、就业状况等因素影响。在此基于影响因素提出提高专业认同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专业型硕士扩招的大背景下,文章主要简述全日制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存在的就业困境及其原因,并从几个方面探讨全日制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就业破解路径.作为用人单位,招聘要求应与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性.作为高校,要改革课程设置,呼应时代发展要求,要注重搭建合作实践平台,要认真贯彻落实"双导师制",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配备专项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硕士研究生就业逐步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研究型岗位向国有、民营企业专业技术岗位转移。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连年下滑、就业定位不准确、就业压力大等矛盾日益突显。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积极发展符合我国产业结构特点的专业学位,2009年我国全面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文章基于SWOT模型分析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的招生指标与录取人数对比分析,发现该专业招生存在生源不足的问题,结合相关政策及就业现实,指出招生报考条件、就业状况、职称评审、导师队伍现状等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招生的困境。为解决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生源问题,建议废除报考条件中工作年限的限制,设置"教育管理"为职称评审专业之一,打通职称评审的学科限制;加强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培养的专业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由于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各高校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指导和管理工作方面仍有不完善之处。文章通过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其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有效的就业指导与管理工作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2022年全国硕士毕业生离校调查大样本数据,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我国专业硕士心理焦虑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专业硕士的焦虑来源主要集中在毕业设计/论文、就业问题及经济负担等方面,且不同专业类别/领域的焦虑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女性、全日制就读、推免和调剂入学、未婚、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焦虑程度显著更高。第三,专业实践参与情况及其满意程度对焦虑来源存在“双重影响效应”,既显著提升专业硕士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焦虑的发生率,也能显著降低专业硕士就业问题焦虑的发生率,且经管类、人文类实践基地落实率和实践导师配套率存在“双重洼地”现象。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持续扩大,本文通过分析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完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意义,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生源特点,从教学环节、学生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环节等三个方面着手,探索新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专业硕士。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专业硕士与普通硕士有区…  相似文献   

11.
在明确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东北农业大学作物专业硕士培养实际,对全日制作物专业硕士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师资队伍为前提、课程改革为基础、专业实践为中心、创新实践基地为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以就业为切入点,就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影响就业的因素以及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充分就业的对策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国家政策以及国外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深化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细化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及过程:五级培养目标及七级能力体系。建议延长专业硕士的学制,并提出将部分专业课程改编为采用综合课程设计形式的实践类课程,以增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是与学术型硕士同质化现象普遍,二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就业困难。高校联合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联合培养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可以整合企业社会教育资源,大力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分析了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在产学研合作培养过程中通过深入与合作企业的科研合作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为创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专业硕士是区别于学术型硕士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培养具有职业背景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新途径。对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为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要求不同于工学硕士,应更注重实践教学和运用能力的培养。如何开展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活动,确实是一个迫切的、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比较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特点和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开展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作者给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上课的经验,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揭示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类公共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应该基于教育实践的逻辑建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类公共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实践是教育硕士转型为专业化人才的重要环节。研究其专业实践质量评价有利于健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然而,检视当前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实践质量评价现状,存在缺乏制度安排、评价主体模糊、缺乏科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等院校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质量及其评价指标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基于对国内主流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回顾,明确构建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通过问卷法和德尔菲法确定职业性、学术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共20个评价指标,并运用熵值法赋予各指标权重,从而构建完整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丰富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评价的理论知识,促进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规范发展及其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的分析数据来源于H大学对该校2009级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主要研究结论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大部分学生经济压力较重;实践能力培养既是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