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大槐通过总结古人学古的经验,总结出“因声求气”的学文方法,强调通过熟读吟咏古人的作品领会古人的神气,使“义法说”具体化,为中国的古文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姚鼐在学习刘大槐的基础上,深入发展并系统化了“因声求气”的理论,提出了学古的“死法”与“活法”,把诗法与文法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使这一理论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从音节字句上体会古人之神气的"因声求气",是刘大櫆文论语言学转向的必然逻辑结果。凸显以音节为关捩的语言感,使得"因声求气"的诵读之学成为桐城派的不二法门。它所生成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美学:作古文成为桐城派的"行为艺术"。"因声求气"的根本诉求,在于在诵读中复活经典的"义法"而建构为心灵的秩序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中常关注虚词的语法作用,却易忽略其情味。因声求气,读出情味,不失为文言虚词教学的一剂良方。在这方面,黄小伟老师执教的《寡人之于国也》一课做了很好的示范,教学目标避"实"就"虚",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玩味虚词。教学文言虚词时,就应当做到适时而教,立足语境;注重诵读,因声求气。  相似文献   

4.
“因声求义”是训诂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从汉代的“声训”、到宋代的“右文说”,再到清代的“因声求义”理论,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现就其发展过程进行简单概括总结,从而理清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马克冬 《河西学院学报》2008,24(1):80-82,116
广义“因声求义”说是上古的声训、以宋代为主的右文说和清代的“因声求义”说的合称。文章从语源学、词族学的角度来探讨其发展情况以及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语源学、词族学与广义“因声求义”说加以对比。  相似文献   

6.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主要作用有如下三种:①表示停顿;②表示语气;③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文言文最本初的面貌是没有标点的,标点是由后人为方便阅读而点校的。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的一项基本能力。平时,我们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在于能通过熟读,“因声求气,涵泳诗韵”,培养文言文语。  相似文献   

7.
古人论,尤重气,审美活动中应采用“因声求气”。因声得情之法,为达此目的,必须加强对古代诗的诵读;而对作家内心情感的领悟,则需以心揆心,以意逆志,去发掘那些能令人共鸣的历久常新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意趣。  相似文献   

8.
山弘 《教学月刊》2013,(1):49-50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为"因声求气"。何为"因声求气"呢?"文气"概念由何而来?早在多年前,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首次提出了"文气"的概念。刘勰在论"建安文学"时也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相似文献   

9.
吴雪康 《文教资料》2007,(8):177-178
“因声求气”说是中国文艺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对“文气”的探讨也是自古以来文艺评论家们的一个重要话题。语文作为文艺理论的载体,语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局限于文学常识,应更多地传递方法论的知识,提供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以有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学会思维,对语文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语文课堂的传统阅读范式却因线性发展的教学环节、只言片语的阅读感悟而存在着思维缺失。翻转阅读范式,从"求因"走向"求联",通过文本各要素、文本与文本之间的"求联"培养儿童的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11.
李华 《语文天地》2016,(4):75-76
"因声求气"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刘大櫆提出的,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所谓"神气",是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  相似文献   

12.
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形表意”。绝大多数汉字的诞生是有其最初的造字理据的,即为什么用这个“形”表达这个“义”。在语文教学中,“因形求义”法就是通过剖析造字理据,寻根溯源式地获得对字义的理解。高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因形求义”法的具体运用。“因形求义”法在讲解文言字词、归纳一词多义、辨析形近字、解读古代文化等方面均能发挥以简驭繁、事半功倍之功用。  相似文献   

13.
何洁 《现代教学》2013,(1):117-118
初中语文的教学要点,约定俗成为“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的训练,近年来有向“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发展的趋势,教师们视品读文本、获得体悟、落实写作等为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于是将前两者“听、说”逐渐弱化,特别是“听”。然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因声求气”,以文言文的读音、形式来解读文言文的内涵,是一剂教学良方,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4.
郑玄是汉代注释领域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位学者,他把“随文而释”的注疏之学推向了极致。他的训诂实践,不仅包容今古文经学,以今释古,而且首开因声求义之法。本文从注疏的内容上对郑玄的训诂实践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唐文治古诗文诵读法是我国近现代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读文法。在理论上,此读文法一方面传承了清代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说,另一方面它从古代音律之道和曾国藩的作文之道中推出读文的"阴阳刚柔"学说。在实践中,唐文治将读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提出"三十遍读文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今天对唐文治读文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溯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科学地挖掘这种传统语文教学法在文章情感表达和读者认知深化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因声求义法是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破假借、求本字在疑难语词考释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因声求义的方法考释了出现于道经文献中的八个疑难语词的意义,以期为道经的研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对《庄子》散文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解析,表现了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如以"时文之法"解庄,以诗解庄,因声求气,文理并重等。这些特征大大开拓了庄子散文的审美空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先探讨“声训”的内涵及性质问题,然后将《释名》的训释条例归纳为六个方面.认为《释名》是一部以声训为主而兼用了义训、形训的语源学专著.本文还对“声训”和“因声求义”的关系进行了辨析,认为“声训”是一种训释条例,其表现形式多为判断式,而“因声求义”则是一种训诂理论和方法,其实质是“就古音以求古义”,其运用主要是破假借以求本字,探寻连绵字的流变,确认字词的同源、同族关系.  相似文献   

19.
贺涛是晚期桐城派的嫡传弟子,师从吴汝纶和张裕钊.他的古文观既继承二师,又有自己的创见.他对义理、考据之说批判地继承,反对只求一端,将义理、考据、辞章割裂的做法,三者中以辞章为主,义理、考据为辅;强调古文的独立性,认为古文最重要的是文中的精神意趣,而且认为因声求气的诵读法是求得精神意趣的理想方法;于义理、考据、辞章之中尤其强调辞章的重要性,至于辞章之义法则主张辞约义丰、奇而有法的文辞;面对西学时,强调中西学的协调,主张以旧学载新道,追求相得益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汉代诗学是一种诗的解释学。古文经解诗,以礼乐文化为出发点,以儒家经典为理论依据。传、序、笺从整体上反映了汉代的致用精神,但三者的论点和风格又不尽相同,其变化正与汉儒思想、命运的变迁相吻合。古文经有其固定的解诗模式,即于诗中求理、求史。其中,郑玄发展了序为诗确定年代的思路,并进一步确定诗的具体的地理位置。古文经的解诗学体现了一种先验、唯圣的思维方式,使其对诗的解释成为一种牵强的比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