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毕业生具有较明显的职业技能优势。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用职业文化教育和影响高职学生,使其尽快成为"职业人"是高职院构建具有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的客观要求。围绕高职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文化育人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职业素质培养与高职院学生创业教育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研究分析职业素质培养在高职院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以促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与学生创业教育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是高教新类,其专业设置的起点是文化体系的分类,具体到高职院校的应用,首先是院、系设置,因为它涉及分类问题。普通高教是知识文化体系,按学科分类,按学科不同层次设置院、系;高职教育是技术文化体系,只能按产业、行业和部门设置院、系。对社会产业、行业、部门和职业的分类有很多种,可供我们借鉴的有《国家职业分类标准(代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虽然不能直接引用,但可以按它的行业大类作为高职教育的总分类,再依行业、部门实际,以及教学需要逐层分解下去,给高职教育院、系设置提供依据,也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依据这一逻辑思路,研究出我国高职教育的行业大、中、小类分类目录,以及适用于高校院系设置的管理学理论。并试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该院的系、部设置,提出了一套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4.
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社会各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不足,探讨在校企文化融合下学生在校期间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重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其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让学生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素质训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发展"职业行动能力的教育.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也不例外.要构建以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的高职课程体系,必须首先树立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课程观,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得益彰的系统的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课程体系.从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及评价等方面,以"应用写作"课程为例,具体阐释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课程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北工业职院)"双园融合"办学模式为研究平台,探讨了高职教育实现校企文化互融的必要性以及实现途径和措施,提出构建校企文化互融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建设自己的品牌形象对其能否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同,能否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意义十分重大。品牌形象一定要有丰富的内涵,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高职院品牌形象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西方人本教育理念,并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入探讨如何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建设高职院品牌形象,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品牌形象建设研究提供一种重要的参考方式。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点,职业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实现顺利就业,还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与否。当前,高职毕业生在职业素质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性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性不强,互动路径混乱,不能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认识到培养自身职业素质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情感、职业信仰,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具有成本效益的观念、适应企业的管理方法。高职教育要以科技文化为核心,构建融入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实现文化育人。  相似文献   

10.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行业杰出人物精神构建学校文化,形成了特色。高职院应充分重视对校友精神资源的挖掘,充分发挥校友精神在办学中的作用。重视对相关行业突出贡献者的宣传,以便在学校营造一种与行业相关的职业氛围,则有助于高职院职业精神的培育,对高职院人才培养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我国高职教育能否发展壮大 ,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 ,其培养出来的人是否能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 1993年。 1997年 10月 ,经国家教委批准 ,更名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深职院 ) ,成为我国第一所被正式命名的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创办深职院的目标 ,就是要在既尊重和把握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勇于探索高职教育的特殊规律的过程中 ,构建起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 7年多的探索和实践 ,深职院初步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工程学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辽宁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等10多所院校调查,了解辽宁省高职院校教学现状,探究其存在的原因,提出构建高职院校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望高职体育能够具有高职自身特色,让高职体育能够真正为高职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必须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职业人才,通过强化职业规划教育、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关注价值观取向、构筑职业环境有助于高职院校实现其培养目标,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职教育中企业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高职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社会竞争力,是高职教育始终关注的课题.文章以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企业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存在缺失,阐述造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不足的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提高高职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6.
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校园公示语及其英译,其语用功能在于给公众以提示性或指示性的信息,同时又凸显工科特色和高职教育的特性,最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育文化人。文章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校园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三个维度来探究提示性的校园公示语及其英译,追溯其文化渊源、凝练其规约、阐释其人文情怀,以助推工科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育人,并在更深层次和更高意义上实现校地文化和校企文化的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素质教育校本课程是高职教育的一项创新,是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大而有意义的举措,是毕业生尽快融人地方的需要,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学校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相呼应的需要。文章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高职教育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化与知识的内涵差别出发,对当前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育人方式进行了考量,剖析了高职文化育人的的特点,并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提出构建融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态诸要素为一体的文化育人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职业素养教育理论研究滞后;职业素养教育缺乏系统设计;职业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等方面.欲针砭此问题,当务之急是剖析其问题,构建其机制.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建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反思技能至上的高职教育理念,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深化职业素养理论研究;其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建立健全职业素养培养机制;其三,逐步完善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加大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拓宽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其四,强化政校企行协同作用,合力推进职业素养教育,完善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的宁波模式全国闻名。在此基础上,依托宁波区域文化优势,创新职业价值观教育模式,成为宁波高职教育的又一有意义的课题。研究宁波区域文化引领下的职业价值观,深入挖掘蕴含宁波文化内涵的职业价值观念,探索职业价值观教育本土化内容和实践路径,其目的在于寻找一条区域化的、富有成效的、足以满足社会、企业和学生各方需要的教育模式,同时也为一般性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