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桂珠  郭全荣 《科技风》2014,(18):175-175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4~2013.8在我科室住院治疗的46例眼外伤患者的优质护理工作进行总结。结果:对眼外伤患者实施系统化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系统化的优质护理工作对眼外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我院的实施和开展,结合我区实际,我院开展了多项优质护理服务项目。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对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欣 《大众科技》2016,(4):74-7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延续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后,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各项内容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93.0%)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我院的实践,总结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经验,探索出适合高原地区的护理服务模式。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和西藏高原地区病人特点,通过全面动员、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转变工作模式,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完善各种护理职责,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拓展护理服务内容。结果我院的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护理服务综合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0%升至98.89%。示范病房护士自我认同感增强。结论通过"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开展,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对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护理管理职能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高原地区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有自己的特色,应考虑高原少数民族患者的风俗习惯,不能对内地的做法死搬硬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如何通过科学的护理排班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科室根据护士需求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护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高原特点改变排班模式和护士的工作模式,全面落实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规范护理行为。结果改革后的排班方式解决了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护患之间的沟通障碍,使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提高,护理质量均得到了提高(p〈0.05),护士对排班也很满意。结论探讨出适应高原少数民族地区且护士自己满意的护理排班模式,是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确保重点、薄弱工作时段人员的有力保障,有利于提高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保证优质护理的长效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引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高原部队医院住院病人对护理满意度情况,为下一步采取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择西藏军区五所驻军医院,自行设计调查量表,调查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与护理相关问题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满意度普遍较高,其中在谢绝病人请客送礼和按时测体温与脉搏方面满意度最高,但在疾病知识宣教和生活护理方面欠佳。结论在总体满意情况下,还要加强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将研究对象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和针对麻醉苏醒期相关因素采取舒适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离开复苏室的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明显缩短了神经外科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复苏的拔管时间和术后苏醒离开复苏室的时间及住院天数,同时也降低了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躁动的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蒙医辨证治疗以及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优质组患者采用蒙医辨证治疗及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针对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和护理干预后,优质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焦虑和抑郁状态评价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蒙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加强患者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出院。  相似文献   

10.
如今,医患关系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发展形式当中,必须得到重视。对病人的采取何种护理方式一直是值得讨论的话题。优质护理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护理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现应用于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等多方面,得到很好的成效。本文由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出发,通过长时间的分组对比实验,得出真实普遍的实验结果,并对试验整体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得出了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内科护理中,是一种能增加人性化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的较好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肺二科2017年1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对象,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在15-78岁之间,平均年龄(35.28±2.5)岁,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肺结核患者仅给予肺结核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肺结核患者则给予肺结核常规护理上执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基础护理质量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改善肺结核患者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大大提高患者基础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22日,卫生部医政司郭燕红副司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改暨医疗服务监管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任务,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专题报告。该报告指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质,应着重抓好"三个点":切入点、落脚点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人文关怀后的积极效果。方法:对我科100例乳腺癌患者采取护理人文关怀,分析、对比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果:出院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中,95%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价中为满意,80%认为治疗过程是愉快的,96%的患者表示将积极面对生活并完成乳腺癌的各种后期治疗,在病人对科室满意度调查中发现高于对医院满意度调查的平均水平。结论:护理人文关怀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09例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5例,使用优质护理;对照组54例,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50例满意,3例一般,2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6.3%;对照组患者45例满意,3例一般,6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88.9%,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不同护理方式,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多发骨和关节损伤患者而言,使用全面、系统的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在乳腺外科疾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对2015年2月到2016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78例乳腺外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基于护理方式差异随机分成优质组和常规组,每组39例;常规组实施一般专科护理干预,优质组给予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得到一定改善,优质组更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优质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常规组为81.4%,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外科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确保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开展,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18)
目的: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成熟软件技术实现互联网+护理服务,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能最大化利用有限的护理资源,缓解医疗机构的压力。方法:充分调研用户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同时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医疗信息系统,开发互联网+护理服务系统。结果:可实现患者与护士在线实时沟通交流,患者可在线预约护理服务,护士可进行签到、查询、录入护理记录等操作。结论:该系统的应用,惠及广大患者和家属,不仅提高了患者及护士双方的满意度,而且拓宽护理工作的服务范围,为实现护士多点执业提供新思路,但因时间有限,该系统还可进一步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7.
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使医院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护理管理体制,实施有效规范的护理措施,让护理服务更贴近病人,始终坚持“患者至上,质量第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医院宗旨。  相似文献   

18.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为门诊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需要更新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缩短等候时间,并在短暂的就诊时间内使患者尽快熟悉医疗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关注患者感受,持续改进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受到好的服务、好的医疗质量、好的医德医风,提高患者满意度。门诊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需要每一个护理人员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求真务实抓细节,切实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和人性化的就诊服务。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6)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82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9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91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人性化护理。结果:在本次临床资料调查中,采用常规手术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84.61﹪,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97.80﹪。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更好的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减少医护纠纷,对患者病情康复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在今后的手术室护理中要注重人性化护理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当前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强化医院内部管理,改善医院服务,提高医疗安全,促进医患和谐,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也是当前我国护理事业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护理学科迅猛发展的一次机遇和挑战。2011年3月22日,卫生部医政司郭燕红副司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改暨医疗服务监管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任务,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专题报告。该报告指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质,应着重抓好"三个点":切入点、落脚点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