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芝利 《东南传播》2012,(11):23-25
情态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应用较为普遍,新闻报道中通过某种具有情态意义的表达以期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报道者的意图和目的。该论文即是从这一角度欲揭示美国涉华新闻报道中传递的一定的意图,促使英语新闻阅读者学会从批判的视角来看待新闻。  相似文献   

2.
严婧 《大观周刊》2011,(52):11-11
批评性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它以社会为本,探索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也认为语言的选择能够产生意义。本文从《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中各取一例,以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太元功能为工具,来分析潜藏在话语下的中关双方的不同文化结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3.
词汇是语篇结构的基本层级.本研究基于Fairclough提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三维理论框架及西方论辩研究的诉求模式,并参照Van Dijk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对三篇有代表性的美国国情咨文中的词汇进行了量化描述和动态分析,旨在揭示咨文的劝说性与宣传性.研究表明,词汇的使用是总统影响他人意识形态和维护自身权力的一种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4.
韩小聪 《新闻爱好者》2011,(16):106-107
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对英语新闻语篇进行解读,说明语篇中及物性过程的选择、过程参与者位置的安排等因素,都能体现出报道者对新闻事件所持有的态度、观点及其对受众的导向期待,揭示出新闻语篇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对英语新闻语篇进行解读,说明语篇中及物性过程的选择、过程参与者位置的安排等因素,都能体现出报道者对新闻事件所持有的态度、观点及其对受众的导向期待,揭示出新闻语篇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6,(17):58-64
本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美国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的"一带一路"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一带一路"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存在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研究发现,《华盛顿邮报》通过分类、及物性、文本架构、互文性等手段,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塑造成一种殖民扩张、重利轻义的霸权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美国社会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杜婷 《青年记者》2012,(30):34-35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语篇分析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1979年R.Fowler、B.Hodge、G.Kress和T.Trew出版了《语言与控制》(Language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从及物性、情态和分类系统三个方面对美国总统Obama的一篇政论演说进行分析,并将话语与社会历史语境相结合进行解读,旨在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进而指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陈俊  王蕾 《编辑之友》2011,(8):126-128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尽管中国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在国际传媒的核心强势地位,其对中国的环境报道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影响着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两篇分别来自《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中国2011两会"的报道有着不同的视角及表述。本文拟使用批评话语分析及积极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全面解读。在文本层面,从词汇、人称、情态等方面描述报道的语言特征;在话语实践层面,通过新闻来源、转述形式的分析,说明报道语篇的生成过程;在评价层面,探究两篇报道介入、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社会实践层面,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对文本进行了解释。文章对阅读中美新闻报道、了解中美新闻传播差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华尔街日报》借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进行种族歧视,恶意渲染人们的不满情绪,质疑我国数据的真实性和信息的透明度,片面关注和夸大我国在疫情应对中的问题,构建歪曲、偏离现实的拟态传播环境.为提升我国应对新冠疫情的国际传播力,我国应直面西方媒体,积极回应并主动出击,同时要优化传播手段,促进全民参与,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  相似文献   

12.
两篇分别来自《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中国2011两会"的报道有着不同的视角及表述。本文拟使用批评话语分析及积极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全面解读。在文本层面,从词汇、人称、情态等方面描述报道的语言特征;在话语实践层面,通过新闻来源、转述形式的分析,说明报道语篇的生成过程;在评价层面,探究两篇报道介入、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社会实践层面,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对文本进行了解释。文章对阅读中美新闻报道、了解中美新闻传播差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武术是受中国传统儒、道、墨、释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体育文化.近年,传统武术对阵现代搏击的噱头不断在互联网空间发酵,中国传统武术经历着全媒体语境下的重新聚焦和放大式双重审视.在中国传统武术形象危机背景下,通过对纪录片《藏着的武林》为研究语料,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相关理论,从文本话语、话语实践、社会话语三方面辨析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电视化妆品广告和减肥品广告语篇的语言形式,运用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式和Halliday元功能理论相结合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具体从电视广告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体进行分析来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功能主要是建构思维以及简化认知。语言的编码一旦僵化,将会湮灭于潜意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能使语篇消费者发掘语篇和权力的依存并自发地对语篇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何俊 《东南传播》2022,(3):62-65
自媒体发展以个性化、平民化为特征,信息编码解码方式发生改变,传播活动突破传统的时空尺度,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体系产生放下姿态、转变语态、创新样态的一系列转变。同时,不良社会思潮、技术壁垒和泛娱乐化思潮仍不断冲击和束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减弱甚至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自媒体环境中,要守正创新,坚守党性原则,创新内容生产,并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挖掘自身特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黄丽媛 《今传媒》2010,(4):65-66
本文选取了《参考消息》和《南方周末》中有关"绿坝-花季护航"的两篇新闻报道为样本,以消息源作为切入点来分析两份报纸在运用转述内容时的方式、方法,以及带来的结果。研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工具,揭示了日本公共电视NHK全球化纪录片中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与执政党而不是日本民众保持高度一致.将话语视为一种社会实践,本文认为NHK的新自由主义话语是政府干涉或者害怕政府与跨国公司干涉而自我审查的结果,它重新定义了公共电视与日本国民的身份以及公共电视与政府、国民之间新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美国政府对华贸易备忘录,这标志着“中美贸易战摩擦”的序幕正式拉开。本文以《人民日报》英文版(People’s Daily)为研究对象,用抽样选取的方式将该报纸上从2018年3月22日(星期四)到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有关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报道全部摘录下来,根据每篇报道的话语特点将其分成三个阶段,以内容分析和基于语料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为研究方法,分析得出中美贸易摩擦不同阶段的话语特点,进而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同时提出一些富有实操价值的改进建议,为我国主流报纸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思想、讲好中国故事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杨铮 《新闻爱好者》2008,(12):45-46
一、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的构连 在国际传播的博弈中,每一个国家的传播都是为本国的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服务的。国家利益和各自的意识形态是指挥国际传播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尽管各国记者都标榜自己的新闻客观公正,但对政治新闻的不同报道,往往暴露出客观公正只是各自意识形态下的认识尺度。这一点,已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得以印证,即:传播不是单纯的技术过程,新闻也不是对现实的客观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