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交流既是打破本土文化封闭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发文化形象误读的重要途径。回顾西方文化视野内中国形象镜像变形和意义重构的轨迹有助于我们考察关于中国形象的误读现象问题。这种误读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三个原因:(1)西方按照自身社会演变和发展需要来认识和评价中国文化;(2)中国文化信息传播者因其客观条件和主体需要而造成报导与著述方面的某些误差;(3)为了建立各自思想理论体系的需要而对中国文化形象任意取舍。我们只有把西方对中国形象的误读放在其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客观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2.
构建中国文化外交新战略提升国家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应努力构建自身的文化外交战略.具体来说,发展文化外交新战略需要从思想层面和操作层面同时下工夫.在思想层面,中国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在操作层面,中国必须要完善机构、机制,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将此重大战略运用到实践当中,塑造、提升一个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让世界接受中国.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数量的增长,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愈发受到学界关注,对其进行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是深化研究的基础。首先由概念入手,对该领域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其次从适应状况、影响因素和相关建议方面对相关经验研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尽管近十年该领域的研究不断丰富,却未能在理论层面有所创新,依然存在着调研国、调研方式及学科的局限性。为此,进行比较研究或许可以成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形象的衍变历程反映了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话语格局的整体变动趋势.当前,国家形象的文化建构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同步进行的战略平衡行为,应从"传统中国"、"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三种形象的主动建构入手,聚合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加强文化建构与传播体系建设,以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为目标,谋求可持续的结构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方各个时期的中国形象大致来看在两极之间摇摆。西方的中国形象与其说是中国认识自己的镜子,不如说是西方各国观照自己的参照。即使是今天的中国形象也依然受千年历史经验的影响,这种潜在文化心理结构更稳固更具包容性与塑造性,任何外部知识都要经过它的过滤才能变成可理解的形象。我们应该警惕其中潜在的权力结构,进而警惕文化背后的精神殖民陷阱,以期对中国形象的提升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影响日益明显。对于中国而言,要在文化传播中塑造有魅力的国家形象,首先要重视文化输出式传播,同时也不能忽略塑造国内文化形象。而在已有基础上,要更好地在文化传播中塑造国家形象,要充分重视到传播渠道与传播效率的不对称性;文化传播中原创性、时代性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输出不能只满足于量的扩张,更要有精品意识,从而在全球化语境下真正通过文化传播塑造立体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形象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变化,变化原因以及对中国提出的构建美好国家形象的策略。经探究,中国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形象经历了边缘化,负面化到理性化三个阶段。本文认为这些变化源自于美国主流媒体对于新闻客观主义的回归以及中国的日趋开放和自信。  相似文献   

8.
吕品田 《留学生》2010,(6):43-43
今天.我们需要从国际文化战略角度未认识国家形象塑造这个关涉国家和民族利益追求与维护的重大问题。所谓“国家形象”是现代国际关系格局中以现代国家为单位的一种涉及国家利益追求和利益维护的对象化认知、判断或定位。没有国际视野.就没有所谓的国家形象;而没有国际间的利益角逐.也就没有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国家形象翅造问题。  相似文献   

9.
钱宏 《留学生》2010,(6):40-41
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国家形象.是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目标。长远看.国家形象塑造要服从国际发展目标.促进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国际和国内环境。一个多民族意义的国家概念.首先应该是一种文化标识.一种文化形象。在公共外交意义上.每位走出去的中国人犹如一张“文化名片”,而且.公共外交涉及的人群远远大于政府外交。  相似文献   

10.
张业清 《考试》2011,(2):1-1
中国国家形象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片中有各行业的国际知名人物,也有名不见经传的街头巷尾百姓.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题材.目的是让世界全面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国际上公正媒体对此事的评论是,中国制作中国国家形象片,是回击外媒对中国形象的“偏见”,今日中国有这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应从狭义的角度研究化问题,把化理解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论述了中国传统化和现代西方化与社会主义新化的关系,说明了在当代中国如何把握先进化的前进方面问题,认为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讲话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慢慢走入了现代社会,是西方全盘化的标志,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渐渗透,日本的传统文化也开始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在女性形象这一方面。随着文化的发展,日本也开始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而且规定了夫妇同性等政策。这些变化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比较明显,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作品来分析日本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形象在西方世界由来已久,18世纪以来中国无疑被定义为黑暗、腐朽、没落的象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展开,中国形象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于世界舞台。重新构建中国形象日益成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义不容辞的使命,而进一步研究近代西方对中国形象的丑化、恶化,细致梳理近代西方的中国形象建构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而在国家形象的构建尤其是大国形象的构建过程中,传媒又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主要阐述传媒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功能及其原因,具体分析大国国家形象构建过程中传媒的强大作用力,并对在中国建构大国形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发挥传媒的作用提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研究亟待持续探索、深化和提升,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测量与评价将在境内外调研中强化其跨文化的实证检验.在梳理和整合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体系和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关联基础上,提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测量维度与测量模型,初步构建"中国国家旅游形象识别系统4+1维度模型",并倡导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测量.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必须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和实证性调研,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在全球传播实践中应克服"自我东方化"、规避跨文化误读与障碍,以实现良好的国家形象传播与国际旅游营销.  相似文献   

16.
通过资料调查,得出世界其他国家针对中国崛起的看法与观点,分析中国崛起给其他国家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提出建议,对当今中国的"全方位外交"战略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西方作品对中国男性形象的建构大致分为两类:"乌托邦化形象"和"意识形态化形象",而这两类刻板形象并不是西方对文本之外的中国男性真实情形的原样复制,而是欲望化的他者、一种幻想、一个虚影。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总体认识与主体情感,另一方面,又代表着整个西方对中国文化的集体想象,同时也是作家和本民族的精神关照。直到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作品的兴盛,才逐渐打破了这一刻板形象,塑造了全新的华裔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巾,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成为西方自身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西方看到的不仅是充满异国风味的梦境,而且也看到自己的影像。因而形象基本上有两种类犁:乌托邦形象,是作为一种异己力量质疑现存秩序,期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进行调整;意识形态形象,是按照本国价值观塑造的,通过调解异国的现实来符合本国群体的认知,以维护和整合本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象征模式。本文反观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变迁,解析这两种功能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形成具有两大文化渊源:神话与宗教,知识分子被视为知识与理性的化身并赋以神性的尊严。十九世纪美国小说家霍桑对这一传统认识加以颠覆与超越,塑造了来源于新英格兰工业化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系列:痴妄的科学家、疯狂的复仇人与软弱的救赎者,并藉此对西方文化精神进行了一次现代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构筑与传播的系统研究已迫在眉睫.国内外学者就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定位与构筑、营销与传播等主要议题展开讨论,但局限于定性的思辨性分析,缺乏实证性的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定量分析,且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体系、形成机理、模型构建、测量评价等纵深命题,尚待持续探索、深入和完善.在梳理和评述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建构与完善国家旅游形象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探讨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研究设计,为跨文化的中国国家旅游形象的战略性系统研究和实证调研做开拓性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