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教育信息处理的能力,媒体(资源)开发、应用的能力,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研究的能力和管理的能力。其中,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是教育技术人才的核心能力。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是由教育技术学专业来培养的,因此,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系统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作为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方式,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未来的培养方向。基于此,文章首先对设计思维的内涵进行解析,并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能力培养三个维度阐述了设计思维在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价值意蕴。之后,文章分析了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设计思维培养的因素,指出专业知识经验、行动中反思、设计信念等内部因素是设计思维发展的底层支撑,而设计刺激、设计工具、能力要求等外部因素是设计思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文章从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提出教育技术学专业设计思维的培养路径,以期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指导,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设计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现状,初步提出了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对培养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黄冈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根据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并创新了实践教学的方法,促进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适应了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在信息化进程中的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开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备受关注。作为未来电教领域的实践者和开拓者,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应具备创新实践型信息素养,具备以信息意识为前提、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信息搜集处理能力为核心、以正确信息道德观为导向的综合的信息素养,其具体内容包括具备熟练掌握教育技术学课程内容,掌握多媒体技术知识,具备教学系统设计能力,现代化教学系统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网络系统构建能力等等。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要迎合信息时代特点,细化培养目标,结合现今信息化教学要求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系统方法在教育技术中的引入,产生了一个独特的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从它一出现就显示出非凡的魅力,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对教学设计产生的必然性、它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因进行了论述,同时也分析了教学设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目标是探究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教育网络工程方向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专业现行培养方案与实际就业情况,得出教育技术学专业主流就业方向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高校信息中心,需要具备网络技术能力;通过分析,得出教育技术学的技术组成主要应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前两者已在教育技术学中得到体现,而网络技术在教育技术学培养体系中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过程,得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是沿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主线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包括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工程技术;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开展网络技术方面课程的现状,得出部分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已开设网络技术方面的课程,但课程开设不足,特别是网络硬件方面。基于以上原因,教育技术学应将教育网络工程纳入培养体系,作为新的发展点和专业方向。本文最后给出建立教育网络工程课程体系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8.
湖北大学教育学系现设有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学、人口学三十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教育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的应用知识与技能,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能适应现代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教育技术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掌握教育技术设备系统的基本原理,并具有相应的应用、维护能力和开发教学  相似文献   

9.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教学设计能力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然而,作为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主阵地的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为此,笔者从活动理论的视角对现行的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了重新审视,结合笔者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重定位、课程内容体系重建构、课堂组织策略、学习与实践共同体构建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对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以期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教学设计技能培养提供策略支持与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需求进行了探讨,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真实项目拉动,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教学设计发展现状,及当前教学设计师就业行业分析,进一步探究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以期为教育技术专业探究新的培养方向及就业方向.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决定了实践能力是该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为此,创建一套多维度、多层面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发展的要素之一。笔者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现存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在构建多元化新体系方面做了一定的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本文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分析了本专业学生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对地方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企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方高校实践教学现状,尝试对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方向实践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以期能更好的帮助实践教学。重点设计了课程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在这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普遍难的情况下,培养出高素质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拓宽教育技术专业的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的从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该文结合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与知识结构能力要求,针对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的现象,探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建议教育技术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紧跟社会发展趋势,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优化整合,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6.
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去探讨,使专业办学从经验走向科学。作者以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在"211工程"三期建设过程中的实践为例,讨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思路与该校的具体做法:坚持高等教育共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考虑当前的市场需求,又要考虑长远的社会发展;专业教学体系要符合教育技术学科内涵,适应对外交流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利用的资源和自身办学优势,正确制定培养目标,培养以教学系统设计、培训与开发为主要专业方向,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围绕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与管理的环节设置主干课程,加强每一门课的教学设计,主干课程用英语或双语教学,采用优秀原版教材,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评价方式从单一评价转变为多元综合评价;努力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办出特色,打造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不可替代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师范院校本科生教育技术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 ,提出高校教育技术学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等文件,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强调应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内容,根据学科特征和新课程设计内容完成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文章详细分析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从课程思政、综合能力、媒介素养这三个角度探讨如何加大培养力度,解决现存问题,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分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能力构成,确立了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能力定位,详细解析了地方师范院校三大能力的具体能力要求,确定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与同行探讨地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发展及其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师范院校本科生教育技术学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提出高校教育技术学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